歙砚石品欣赏 来自:衡石程书博客 之一,眉纹。之二,罗纹。之三,金星金晕。之四,鱼子纹。 (说明:相关图片为歙砚样品,不代表所有的歙砚品种。) 歙砚的石品之一-------眉纹 眉纹也称眉子,如人的眉毛,成条状,以产自婺源县砚山眉子坑的眉纹为优。质地好的眉纹石,石质坚润,并有强烈的折光。眉纹有粗细、长短、疏密、聚散之别,各具风采。根据这些形态,分别称它们为: 一:粗眉纹;又称阔眉纹,眉纹宽阔,长短不一。 二:细眉纹;眉纹纤细,有长友短。如美人的柳叶眉一样妩媚动人。 三:长眉纹;眉纹修长,自然洒脱,疏密有致,有的贯穿于砚面两端。线条优美、意境深远者如书画之笔法,直入画境。 四:短眉纹;眉纹短小而更具神采,质好形优者如画龙点睛之笔。 五:重眉纹;两条眉纹大小相同,呈上下紧密排列,与对眉纹略有不同。 五:对眉纹;眉纹工整清晰,平行成对排于砚面,酷似人的双眉,是眉纹中的珍品。 六:雁湖眉纹;其纹理状如飞雁群集,又如一池湖水,是眉纹中之精品。 七:水浪眉纹;水波罗纹、眉纹的混合石品,以婺源县砚山水舷坑所出位典型。 八:金星、金晕眉纹;眉纹与金星相间者,称为金星眉纹。眉纹中有金晕相间者称金晕眉纹,有称紧蹙眉子。 九:枣心眉纹;眉纹两头尖细,中间粗且有斑,犹如枣核状,称为枣心眉纹,短小者为上。 十:线眉纹;眉纹细如线,长短不等,极富欣赏性。 十一:虎斑眉纹;由多条长短粗细不等的眉纹组成,状如老虎身上的斑纹,逼真者为上 十二:鳝肚眉纹;石色黄中有黑点,如鳝鱼腹部之肤,眉纹多为线眉纹,排列均匀,呈紫黑色。另外,纹理与鳝肚眉纹相同,石色青黑如泥鳅背者,称为鳅背眉纹,也称鱼子眉纹。 十三:白眉纹;眉纹的色彩为白色,多数伴有龟甲纹。 苏东坡酷爱歙砚,“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榖理,金声而玉德。厚而坚,足以阅人於古今;朴而重,不能随人以南北。” 是他对歙砚的极高评价。 歙砚的石品之二-----罗纹 罗纹就是状如丝绸般的纹理,以产自婺源县砚山的罗纹为最优。纹理有粗与细、疏与密、明与暗的区别,呈现出多种形态,按罗纹的形态划分,主要有: 一:粗罗纹;纹理交织明显,石质结构较粗松,同一石中,色深处硬度大,色浅者硬度小。 二:细罗纹;纹理细密坚实,石质纯净细腻,纹理之间无明显的软硬之分。 三:暗细罗纹;罗纹均匀,细微而密集且隐而不露,一般需放入水中方可见到。石质软硬均匀,发墨极佳,是罗纹中的珍品。 四:刷丝罗纹;纹理细密整齐,如刷子刷过留下的痕迹。有密友疏,有长有短。长的称长刷丝,短的称短刷丝。 五:牛毛罗纹;牛毛罗纹比刷丝罗纹纹理短而疏密不均,酷似水牛身上的毛,容易与短刷丝想混淆。 七:水波罗纹;也称水浪纹,纹理相互交织,排列均匀。如湖面上微风吹起的水波,极其传神。有小水波罗纹(细水浪),大水波罗纹(粗水浪)之分,小水波罗纹是罗纹中的珍品。 八:泥浆罗纹;纹理状似泥浆,石质温润程度超过细罗纹,纹理细密但多不甚实。 九:乌钉罗纹;乌钉罗纹石中有细小的黑点,分布均匀,隐而不露。 十:金星、金晕罗纹;金星罗纹由罗纹与金星两种石品组成,罗纹为底质,金星点缀其上,是一种混合石品。金星与不同的罗纹结合,产生不同的石品,如金星刷丝罗纹、金星水浪罗纹等。 十一:松皮罗纹:也称松纹罗纹,其纹理较粗,如松树皮一般。 十二:算子罗纹:也称算条罗纹,其纹理呈条状,疏密均匀。按条纹细分,又可分为粗算子罗纹和细算子罗纹。 十三:龙鳞:纹理如龙身上的鳞片,折光较强,看上去起伏不平,实则平整光滑。优质龙鳞因数量少,纹理奇特而成为罗纹中一种特殊石品。 罗纹的品种非常多,除上述品种外,还有石心罗纹、卵石罗纹、倒理罗纹、瓜子罗纹等。 罗纹歙砚因其发墨益毫,历来受文人墨客青睐。苏东坡《赞罗纹砚诗》赞道:“罗细无纹角浪平,米丸犀壁浦云泓;午窗睡起人初静,时听西风轻瑟声。” 注:罗纹石品详细介绍参见《歙砚新考》。 歙砚的石品之三---金星、金晕 金星、金晕等都属于金属纹饰,因砚石中的矿物成分在岩石的形成及变质过程中受外力作用及岩石本身凝固程度的不同,使岩石呈现出丰富多变的纹理及色彩。金星、金线、银星、金晕、金花、银晕都属此类。 金星;金星是黄铁矿呈星点状分布在砚石表面,因色泽金黄而得名,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十分耀眼。金星点有大有小、有聚有散,按其形态细分为多种品类。 一:雨点金星:金星呈长条状,或密或疏,方向基本一致,如同飘落的雨滴。 二:雨丝金星:形状多为斜势,长短不一,成片分布,如急雨洒下。 三:粟米金星:金星细小,状如粟米。 四:谷粒金星:金星点稍大,像谷粒形状。 五:绿豆金星:星点状如绿豆,疏朗分明,且有立体感。 六:凤眼金星:金星形状为圆圈状,中间有点似眼瞳。 七:金星金晕:金星和金晕纹理共生一石所产生的石品。 石品 九:水浪金星:水波罗纹和金星的混合石品。 十:玉带金星、刷丝金星、满天星。 十一:金线:金色如线的条纹,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曲有直。 十二:金花:顾名思义就是金色如花般的纹饰,呈不规则斑点状、朵状,多为金星、金晕的混合状态。其色泽金黄而亮丽,层次分明;晕染入画,观之如花似锦、花团锦簇。 十三:银星;银星是一种白铁矿物质,形状与金星相似,颜色为银白色,硬度比金星略高。 金晕;金晕和金星一样,由黄铁矿或黄铜矿构成,矿物结核后形成各样的形态。“晕”的含义是指太阳、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金晕形态万千,变化无穷,不可一一具象而名之,故归纳成山水金晕与物状金晕两种类型。 (一)山水金星;金晕的形状如山川、河流、云烟等。 (二)物状金晕;金晕的形状如人物、动物、植物等,惟妙惟肖。 金星金晕石品,因其纹理色彩、形状丰富,为历代文人墨客追捧,欧阳修有诗赞金星歙砚曰:“徽州砚石润无声,巧施雕琢鬼神惊。老夫喜得金星砚,云山万里未虚行。” 注:金星、金晕石品详细介绍参见《歙砚新考》。 歙砚的石品之四----鱼子纹 鱼子纹;砚石中均匀分布着密集的小黑点,状如鱼子(鱼卵)。以婺源县砚山眉子坑与济源坑所出鱼子纹最优。由于石色不同,具体有以下几个品种。 一:鳝鱼黄;砚石颜色偏黄,分布细小黑点,如鳝鱼腹部之肤,称为鳝鱼黄。 二:鳅背纹;“又称满盆鳅,与犀角纹共质”。砚石颜色呈青灰色,分布细小黑点,如泥鳅背上的斑纹,故称鳅背纹。 三:茶末绿:砚石颜色青绿,石中密集小点的颜色比底色略深,如茶叶末状,故称茶末绿。 四:鱼子金星、鱼子金晕:属鱼子纹类石品。 五:婺源县济源坑中还有两种比较罕见的品种,一种是碎冰纹,即石中有不规则的白细线相互交织,如受外力冲击下的冰裂纹。另一种是石眼,亦称石核,圆或长圆形,色深于砚石底色,外围有淡黄或淡青的色边。 鱼子纹歙砚,不仅有文房砚,更有学童砚、商旅行囊砚,以及晚清铜墨盒发明之前的匣式砚等等市井民间砚的样式,故鱼子纹石,对于宋以降传统商业的发展、民间文化的兴起与传承,功莫大焉。 宋赵清献《歙砚诗》赞曰:“多谢君持重见珍,砚从黟水濯来新,持当夏画南窗下,玉发光晖冷照人。” 注:歙砚石品详细介绍参见《歙砚新考》 歙砚品种丰富,不仅限于图中所示。从网上截取些典型图,供参考。 描述:细水波罗纹(水舷坑) 描述:细眉纹(眉子下坑) 描述:乌钉罗纹 描述:卧蚕眉纹
描述:线眉 描述:眼眉 描述:雁湖眉纹(因其状像一片大雁飞过湖面,因而得名) 描述:雁湖眉纹(因其状像一片大雁飞过湖面,因而得名)
描述:玉带(金星坑)
描述:松皮罗纹
描述:紧足坑龙眼:金晕 描述:紧足坑眉纹、金星、金晕 描述:阔眉纹....(眉子中坑) 描述:眉纹坑带状眉 描述:眉子上坑:鱼子金蛋 描述:眉子上坑:鱼子金晕
描述:鳝肚眉子(桥头坑)
描述:水浪金星(水舷坑)
歙砚又称龙尾砚,制作歙砚的石材通常称为歙石或龙尾石,歙石绝大多数都有内在的天然纹理,且纹理形态多种多样,美妙异常。古人对歙石的天然纹理十分看重,按照纹理的特征———赋名,称有五品二十五种(实际更多)。根据史料和现存的实物对照,除无纹理的光板外,可将歙石的纹理分为罗纹、眉纹、金星、金晕、鱼子等五大类。 描述:凤眼金星(金星坑) 描述:光板 描述:白眉龟甲纹 描述:彩带(金星坑) 描述:柴林石(金星坑)其底板也称黑龙尾 描述:带眉 描述:对眉 描述:古犀罗纹(罗纹坑) 描述:龟甲纹(金龟) 描述:灰龟甲纹(金线) 描述:角浪罗纹(水舷坑) 描述:金花(水舷坑) 描述:金花罗纹 (水舷坑) 描述:金皮眉纹子石 描述:金线(金星坑) 描述:金星金晕罗纹(罗纹坑) 描述:金星眉纹 描述:金晕(金星坑) 分享: 【琅琊临沂青驼夏坑紫金石紫金砚】 编号:366米东参制作 仿制明代紫金砚 含有金色颗粒 新作一批紫金砚 试墨 有点紫砂壶的感觉 【琅琊临沂红山莲花唐坑紫金石和智圣铁山曹魏坑紫金砚】 编号:499云根制作 银星明显 暗红色 有端砚宋坑和水麻坑的感觉 【琅琊临沂紫金山砚台岭民国坑紫金石】 编号:399,胭脂制作 深红 有白色斑点 瞎摸 还可以
【兰沂交界处沂河汉坑紫金石,紫色纹如祥云,带星,又名紫云砚、紫气东来祥云砚、凤凰涅槃砚】 编号1266,云南制作 紫金砚之紫气东来祥云砚 【琅琊金星砚大白菜】 编号:998米 自然型 试墨 风蚀效果 白菜百财 难得 吃白菜了 金星散落 夜空不寂寞 有你的研磨 这份光泽 背面自然 有点像灵璧 实际上是进行时 【夹谷山宗山朗公寺朗公砚】 编号:599 试墨 祥润 豆绿小点 祥云造型 有黄标 泛黄 韵味十足 侧面 标签纸没有擦掉 沐浴去墨,学名“涤墨” 【苴却砚,日月同辉】 编号:54456450399 苴却砚,起来黄云白日讯 千里黄云白日曛 别风吹雁 试墨 背面
吃龙纹 富贵黄 高级黑 应该是深紫色 龙入水中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