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个多民族国家,想要在如此复杂环境生存,必须要有一定能力,否则你连脚步都站不稳,锡克族之所以能站稳脚步,就是他们足够足够强大。 多数人谈起印度,总会想到头裹头巾的样子,实际上在印度,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打扮,一般情况下裹头巾主要是印度锡克族。 印度是个多民族国家,其中被人视为和印度形象最符合的民族是锡克族,然而印度主体民族是印度斯坦族、锡克族不是印度国内主体民族,仅占印度总人口:2%左右。 锡克族人数不多,可他们在印度国内有非凡的影响力,由于较高战斗力,不少人觉得锡克族是印度战斗民族,正因为他们武力值极高,所以锡克族人从英国殖民期间,就是印度军队王牌。 “锡克”一词,来源于梵文,意思是“学生”、“弟子”、“信徒”。锡克教徒被称为锡克人,长发、梳子、钢箍、匕首、短裤是锡克教徒的五大信仰标识。 锡克族其实没有什么民族概念,主要是信印度锡克教的民族群体,这些人中不仅有旁遮人,同时还有一些其他民族的人。 锡克教,作为印度教改良分支,形成于十六世纪,大多数锡克族教人姓名中都有“辛格”,雄狮的意思。 锡克族人觉得留胡须,裹头巾,可以彰显自己彪悍勇猛的作风。 锡克教建立初期,穆斯林在印度处于混乱时期,德里苏丹和莫卧儿帝国相继诞生,穆斯林统一印度后,不允许其他宗教裹头巾,锡克人不听号令,我行我素,因而头巾成为锡克教的标志。 锡克族之所以会有较强战斗力,主要是当年反对穆斯林统治,以至于他们练就了极强的战斗力,这个族群驾驭难度增加不少。 英国征服印度后,看重锡克人较强战斗力,将他们拉入自己队伍担任雇佣兵,前往海外为自己作战,他们和世界闻名雇佣兵,廓尔喀人齐名。 民国时期,中国境内租界区的印度人,多数都是锡克族人。 由于,锡克人凝聚力很强,不敢轻易得罪锡克人,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主要是锡克族不仅全民信教,更为惊奇的是锡克族既然没有自己传教士和神职人员,崇尚男女地位相同,简单说也就是男女平等,这事情若放在印度教、伊斯兰教身上完全不敢想象,正是因为超强团结力,才练就了锡克人强大的战斗力,以至于外人不敢小看他们。 印度独立以后,锡克族人口并不占优势,可你不要小看这些人,他们在印度军中有极高的地位,印度军队中高级军官多数是锡克族人。 除了军界以外,锡克族也是印度政界、商界的主人,这些人名字中多数有辛格两个字,由于这些精英都姓辛格,这让不少外人觉得印度人就是裹着头巾的假象,殊不知锡克族仅占印度全国人口2%。如果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印度叫“辛格”的人有可能超过千万。 锡克族叫“辛格”多没错,可实际上叫“辛格”人不一定是锡克教,当中有不少人信奉印度教,所以我们不能将所有辛格人都归纳为锡克人,为什么这样说,主要是“辛格”姓氏很早就在印度教中存在,他们属于印度种姓制度刹帝利姓氏。 因而,我们看待事情要多方面分析,才能知道一些不能知道的事情。 锡克族历史伴随着不断战斗,不管是曾经的莫卧儿帝国还是英国殖民者,以及如今印度,锡克人面对他们从来不手软,所以我觉得锡克人是印度人眼中的战斗民族。 锡克族在印度国内是有很大影响力,但他跟印度教支持者时常发生矛盾,会出现这情况,主要是两个民族的宗教信仰不一样,锡克族人反对种姓制度,这让他们跟印度教产生巨大矛盾,印度教徒在印度国内属于多数派,这让印度政府在处理双方矛盾,多数会站在印度教一旁,这让锡克人十分反感。 由于,锡克族人在印度国内影响力巨大,印度政府不敢跟他们完全闹翻,多数时候会采取恩威并用的方式,希望他们不给自己惹麻烦。 以上我们可以得知,锡克人之所以在印度国内有巨大影响力,主要是强大武力值以及不屈服精神,才让他们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不断刷经验,最终建立了崇高的威望。 我觉得很多时候要迎难而上,这样才能让自己击败全部困难,成为人生的赢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