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明语录 任何一个使用人格关系的人,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中,得到的一定都是最终失败的结果 “人格关系”的概念源于“移情”这个概念。 很多人在学精神分析,包括初学咨询师的人都特别容易把移情这个概念泛化。 比如,有些人学了客体关系,就把某个概念泛化,认为一切都是关系; 有些人学了自体心理学,就把自体心理学里婴儿自大的状态泛化,构成了巨婴。 01 ![]() 泛化使用的“移情” “移情”这个概念也经常在心理咨询中被泛化使用。 一般而言,我们指移情的时候,主要指的是咨询中出现的现象,不能随意地说你生活中的某个朋友对你发生了移情。 如果这样说的话,我们就无法分辨移情和爱情有什么区别了。 如果泛化地使用“移情”这个词,我们会说一切爱情都是源于移情。 这样说,虽然没有错,但是也没什么意义。因为有人也会说:我对他的爱也许会有移情,但是也有一部分是非移情的成分。 我们不要泛化使用“移情”这个概念,特别是在生活中,在非咨询的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咨询中出现的概念。 如果任何时候都把咨询中的概念用在生活中,比如:一个人爱你,或者你爱任何一个人,就说你发生了移情。这样的说法,是对“爱情”这个神圣词汇的玷污。 如果非要把咨询中的概念用到生活中去,那就要做一个区分:如果一个人把你当作早年,或者他内部想象出的某一个形象,而并不在乎你真实的性格、真实的模样、真实的人,那就可以认为这是一个百分之百的移情关系。 ![]() 02 ![]() 人格关系的使用 一般而言,一个人使用一种人格关系时,指的是在咨询中。来访者把他部分人格结构中有关的人物形象、人物态度投射给了咨询师。 这时,来访者与咨询师发生的关系,其实是一种典型的移情关系,而这种移情关系的背后,就是来访者把他内部的人格构成投射到了咨访关系中。 生活中的人,尤其是工作中、职场中是不会使用这种方式的。因为这样会让对方觉得与你打交道非常的反感。 职场中人与人之间,一般使用的是正常的人际关系。 事实上,一个人在职场中使用人格关系与你打交道,他的职场生涯也不会长久。 任何一个人如果在职场中、在生活中,试图使用人格关系而非正常情境反应下的人际关系模式时,都会极大地损害他与别人正常的人际沟通。 比如,有人对你特别友善、特别亲热、或者特别迎合,你会觉得这人有一种人来就能熟的感觉,好像没有人和人之间的任何一种陌生感。 也许,刚开始你和这样的人打交道熟得挺快的,但很快会发现,他对你背后深藏的操纵性和想要控制你的那种动机,因为,他把你当作了他内部人格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和你正在发生人格关系。 一个人做销售,如果使用这种人格关系,能迅速打破人与人之间的边界,能够帮助突破人和人之间冰冻的防御,也许对于刚开始建立关系,有时会有一定的益处,但是,随着和别人的交往的深入,他频繁地想要去操纵别人,对方就会越来越警惕起来,这时人格关系就会成为他职业生涯的阻碍。 ![]() 03 ![]() 职场中如何处理关系 在职场中,处理关系正常的人,要么是具有极强的人格面具和极强的人际情商,一个藏起来的人格障碍,或者是一个健康的人格。 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娴熟的人格交往的面具,没有娴熟的人际情商,那么,在生活中、职场中,甚至在婚姻恋爱中,都可能会把别人吓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