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本书叫《工作、消费主义与新穷人》,书里面有个观点: “工作伦理的本质是对自由的摒弃”。 我对书中“新穷人”的概念更有感触。今天的穷人并不是马克思笔下绝对贫穷的工人,而且指“有缺陷的消费者”。 从这个意义上上来说,消费社会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新穷人。 就如有人所说的那样,我们的社会把消费欲望作为主要的社会动员力量和整合力量,作为解决社会冲突和维持秩序的主要手段。当今社会乐于制造“人为的、主观不满足感”,因为本质上“满足自己拥有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恐怖。于是,人们拥有的东西被淡化,被贬低,生活的本质被比较富裕的人的消费所掩盖。 所以,在社会制造的崇尚消费的情况下,是不是只有时时满足自己拥有的才能做“消费主义逆行人”。 不因物质而产生欢愉,不消费就消解疲乏与焦虑,不需要新衣服新鞋子豪华大餐贵妇护肤品就能庆祝特别的日子,你能做到吗? 很多人会说,我不能。 这就是所谓消费主义的陷阱。 人被欲望驱使,其实有时候像玉米地里的黑瞎子,左手掰玉米,夹在右胳膊下;右手掰玉米,夹在左胳膊下,从田这头,掰到田那头,最后手里只剩下一个。 02 有位人在深圳的读者朋友,每每留言,就喜欢王安石的这首诗: 欢乐欲与少年期,人生百年常苦迟。 白头富贵何所用,气力但为忧勤衰。 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在贞观开元时。 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两不知。 仔细想想,我也愿意过这样的生活。 但是,TMD,什么事一旦是,就完蛋了。 有时候,真听不得但是这个词。 昨天晚上,我和朋友聊天,就说起自己这段时间的心境:以前再苦再难,都不会觉得是社会的原因,是自己不努力,是其他的原因,可是现在,你会发现,就像墙塌了一样,很多事情是你无能为力的。 无奈。这是很多人的心境。 认真想想,网络上所谓人生中十种无能为力的事: ①倒向你的墙。 这十条,其实,除了时间的流逝,很多是可以自己改变的。但现在的困境,是很多个人所不得不承受的。 03 我从2022年的元旦第一天开始,就在朋友圈里做一件事,就是把每天看到的值得记录的,发一条朋友圈,九宫格,每天一条,反正是随意选的。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只要不出意外,我希望一直记录到这一年的最后一天。 今天是第75天。 然后有人看了,建议我,你为什么不把它写成文,稍加评论,也是一种态度。 于是我就做了个新号《日日是好日2022》.但我对名字不满意,所以一直想找到一个更好的名字。 大概就是这个调性,我想要的,和我想表达的,懂的人,自然懂的。 所以继续征集名字。如果遇到合适的,被采用了,就馈赠下面的礼物: 酒,因为政策的原因,被下架,但如果你的建议被采用,我还是给你快递过去。 04 最后推荐两篇文字: 还有一篇,是一位读者翻出来的,去年写的。他留言写到: 终于找到这个作者了。是从一个网页看到的这篇文章,然后去微博搜索id也搜不到,然后我下了知乎,发现好像有这个账号,里面有提到这个公众号。冥冥之中能找到作者是俺的幸运!——郑正好 我想对这位郑正好朋友说:你能来,也是我的幸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