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一章基本规定中应学习了解的主要知识点有哪些?

 岱青法治文案馆 2022-03-16

题记

《民法典》是公民生活的法律全书,涉及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强民法典宣传普及,护航美好新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一章基本规定共十二个条文,应学习了解一下  个知识点:
 
第一,应学习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立法目的立法依据是什么?
立法目的:
1、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2、调整民事关系;
3、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
4、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
5、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立法依据:宪法。
 
第二,民法调整的对象或者说范围是什么?
民法调整的对象或者说范围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民法典主要保护的民事主体哪些方面的权益?
民法典保护的民事主体的权益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即1、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2、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3、民事主体的其他合法权益。
 
第四,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遵循哪些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
1、平等原则。
2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3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5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原则。
6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这里有又称为绿色原则。
 
第五,处理民事纠纷,如歌法律没有规定的怎么办?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六,两种“依照其规定”的情形:
一是,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里奉行是特别法优先。
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里确定的是地域效力。
 
拓展学习:
1、编撰《民法典》,健全民事基本方略制度,可以强化全社会的契约精神。应当强调在民事活动中中华优秀文化,大力弘扬自由、、平等、公正、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人身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基于人格和身份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包括①人格关系,如人的生命、健康、姓名、名称、肖像、名誉等方面的利益。人格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人格权关系,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等关系。主要是指人的生命、健康、姓名、名称、肖像、名誉等方面的利益。人格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人格权关系,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等关系。②身份关系,如配偶之间的婚姻关系,父母子女之间抚养和赡养关系等。
 
3、财产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基于物质利益而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包括静态的财产支配关系,如所有权关系动态的财产流转关系,如债权债务关系。
 
4、人身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等。
 
5、财产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股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
 
6、什么是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民法典中所讲的法律地位,是指法律规定的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的实际状态。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一是体现为自然人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二是体现为所有民事主体之间从事民事活动时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三是体现为所有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应受到法律的平等对待和保护。
    
    7、什么是公序良俗?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所谓公序,即社会一般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所谓良俗,即一般道德观念或良好道德风尚,包括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社会良好风尚。

声明:转载推送此文目的在于公益宣传和知识分享,如有不妥或涉及侵权,请联系维护人员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