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 清洁工小胡领工资时要求把百元大钞都换成五十元,他解释道:“我发现女人数钱时最美丽,也许这就是男人们发了工资,都急着交给老婆的原因,我的工资不多,所以要设法让老婆多数一会儿。” 原载《新民晚报》1998年11月1日 发现人才 某人下岗后通过人才市场找到了新的工作,于是对人说:“一直不知道自己是个人才,埋没了这么多年,下岗了才被承认是人才 。 原载《新民晚报》1999年3月28日 小姐的儿子 小明去妈妈单位回来后一直心事重重,妈妈追问究竟怎么了?“老师说,没有结过婚的人叫小姐,结过婚的人叫太太,可是你们单位的人都叫你小姐,我不就成了小姐的儿子了吗?被同学知道不要笑死?” 原载《新民晚报》1998年6月21日 打赌 某医生去过很多国家,有人问他:“和其他城市比,上海什么最少?”“怀孕的大肚子妇女最少。我敢跟你打赌:无论站在哪条路边,一天都看不到十个。”午饭后,那人拉医生坐车停在了某妇婴保健院门前。医生不动声色地道:“不必费心了,这里一、三、五下午门诊,二、四、六上午门诊,今天正好逢双。” 原载《新民晚报》1999年2月7日 笑容滞后 某人不爱笑。“微笑服务”中,对他进行了微笑的重要性、必要性教育后有所改进,但笑容总是来得比别人慢一拍。于是领导问他:“你这是怎么搞的嘛?”“我得先找到客人的可笑之处后才笑得出来嘛,所以有时客人走了才笑得出来。” 原载《新民晚报》1999年1月10日 “才貌关系学” 某小姐在变相选美中一举成名,有人对她的熟人说:“不愧是财贸大学的高才生啊。”熟人道:“只知道她学的是'财貌关系学’,从来没听说过她上过什么大学啊!而且那还是一个自学不考试的特殊专业。” 原载《新民晚报》1998年12月27日 怕人尿床 某人第一次进城住宾馆,晚上有人敲门问“要不要开夜床?”刚把人打发走,又有人打电话来问:“要不要小姐?”便大怒道:“我又不是小孩,难道怕我尿了床不成?连要不要小解都要提醒!” 原载《新民晚报》1998年12月20日 走而不战 单位里有了个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领导要求希望得到这个工作的人提出申请。可是话还没有说完,很多人就都溜了。事后有人解释:“这种事情早就有内定的人选了,你提出申请是有求于他而不得;你不提出申请是表示自动放弃,所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走而不战是不算输的。 原载《新民晚报》2001年5月26日 司机经验 两个出租车司机在交流经验,一个说:“停车有讲究,一是客人上车要急停;二是客人下车要找地方慢停。”另一个说:“行走路线要按客人口音定,本地人老实走,外地人按所在距离远近比例走,遇到外国人,环城线上走半圈再问:“你到哪里去?”。 原载《新民晚报》1998年5月10日 六十识相 老林三十岁开始当秘书,明年要退休了,夫人要求他用最简洁的语言,写一个他担任工作以来的概括。于是他这样 写道:“二十离乡;三十露相;四十吃香;五十白相;六十识相。” 原载《新民晚报》1998年2月22日 讲不清 一位老外告诉另一位老外: “今天参加汉语考试,有几句话怎么也讲不清楚。” “哪几句话?” “'骑马妈妈骂!’'妈妈骑马吗?’和'四十四不是十四,是十四就是十四。’” 原载《新民晚报》1998年1月18日 会搞错的 婆婆从庙里烧香回来,媳妇问她:“在给老头子烧香时,跟他说了些什么?” “告诉他,你们待我不好,让他不要给好日子过。” 不久,她喜欢的小儿子突然病故了,于是媳妇对婆婆说: “我早就告诉过你,在老头子面前不可以乱说的,他年纪大了,会搞错的。” 原载《新民晚报》1998年1月11日 抱歉 某女士四十年后第一次回中学参加校庆,依稀认出一位当年的同班同学。便对她说:“这么多年,我一直想向你道歉,当年没东西吃,我偷过你的钱。相互间连名字都记不清了,但对那时做过的坏事一直深感内疚。”对方说:“没什么,我还抢了你的初恋情人呐!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三十年过去了。 原载《新民晚报》 2003年6月29日 为人失败 日语系的新生报到后,本地学生相遇还是讲上海话,有一外地学生很沮丧,对前去关心他的同学道:“我已自学了多年日语,原以为到学校可以领先一步,没想到上海同学讲的日语一个比一个流利,而且我一句都听不懂,所以觉得为人很失败。” 原载《新民晚报》 2003年5月25日 导游之理 游客责问导游:“为什么带我们到高价商店来?我们刚才在小贩这里买的,和这里的价格竟相差近十倍!”导游听出了其中的潜台词,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回答:“小贩处卖的衣服回去洗一回,就变成了小孙子的了;小贩处卖的丝巾洗一回,就变成了手帕。如果买了送人当然不错,我带你们来买的,是给你们自己用的。” 原载《新民晚报》 2003年5月3日 抬轿子 干部轮训,收上来许多论文,题目是《如何当好科长》。秘书在整理时发现一篇奇文,是这样开头的:“人生如登山,上山气喘,下山退软,要想轻松,最好坐轿子。科长是最基层的干部,其作用就象抬轿子,平时要练好铁脚板,最重要的是保证安全……” 原载《新民晚报》2002年12月29日 天国夜话 两孝子烧头香,半夜等在庙前交流经验。一个道:“现在东西不实在,所以我只给老的烧冥纸,让他们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另一个道:“冥纸不行,那边通货膨胀很厉害,前几年用的都是万元票,现在你看:都用上了亿元票!这次我给老的烧了辆轿车,对他们说'我们还没用上轿车,先买一辆给你们享受享受,’我想:他们一定会很感动的。” 原载《新民晚报》 2002年12月8日 处女团 去泰国的一车客人,在走过一个城市后导游病了。换上的第二个导游向第一个导游询问后知道:这团人还没有去过购 物时,大为惊叹:“没想到这个团至今还是个'处女团’!真佩服你能够做到柳下惠坐怀不乱。”“别提了,我是 '病叟床前对美人’这是个考察团,根本没有时间去购物。” 原载《新民晚报》1999年5月16日 烦死他 某人接到秘报说:其对手有了外遇,建议他利用这点做不利其人的文章。他听到后立即制止道:“一个女人就够烦的了,两个女人不烦死他才怪呢。这对我有利,用不着再做什么文章了。” 原载《新民晚报》 2002年10月20日 未婚待遇 总工程师未婚,与异性交往很谨慎,同时看不惯厂长对漂亮女性的见一个爱一个。于是厂长让他不要多管闲事,对他说:“你是博士后,我是离婚后,你和我一样享受厂长待遇,我和你一样享受未婚待遇。” 原载《新民晚报》 2002年6月30日 故地重游 三个旅游者相遇,谈起故地重游的见闻。一个道:“前日去虎丘,入口处不再让人出来了,非要人走满是商家的半里地才能出来。”第二个道:“那还算是客气的,大禹陵等好多地方停车场越来越远,都必须另外付钱换乘他们专用的车才能到达!”最后一个道:“还有更甚者:前日去成都看川剧'蜀风雅韵’,进了厕所门却是场外,只见停着辆三轮车,牌上写着'上厕所,坐三轮,小费随意’!” 原载《新民晚报》 2002年5月12日 一丈之夫 某女士当了领导,经常在外应酬,夫妻间不免有些不愉快。女士嫌丈夫称她“夫人”,没有情调,丈夫道:“那是提醒你:你是有夫之人。”女士道:“你总是管得太宽,所谓'丈夫’不就是管管家里一丈范围以内的男人吗?出了门就什么都管不着了。” 原载《新民晚报》 2002年1月6日 妇女比例 集团公司老总们开会时,清一色都是男士,于是有人认为:应该适当增加妇女比例。第二次开会时,有二个公司的老总被刑事拘留了,于是副总升了老总来参加会议,主持会议者见有了二个女士参加,很满意。但二个公司年轻女老总却抱怨说:公司内部各部门经理都是原老总提拔的女士,希望上级同意他们增加男士比例。 原载《杂文报》 2000年8月10日 特殊经验 某单位招聘特殊人才,领导要求必须对某事物能够长期孜孜以求,锲而不舍者。他认为:这种人往往能够成功,至少是经验丰富的人。于是来了很多应聘者,一个说:自己是最佳观众,对某出戏几十年如一日,每场必看。另一个说:自己有二十年求爱经验,而且专心致志从来没有移情别恋过。 原载《新民晚报》 2000年10月7日 皇帝 顾客与态度恶劣的营业员发生了争执,顾客指着墙上“顾客是皇帝”的条幅质问他:“你们就是这样的态度对待'皇帝’的吗?”“没想到至今还有人封建思想严重到真想当皇帝!即便这样,我手下也只有'顺帝’和'哀帝’,要不就是刘阿斗,谁把你放在眼里?” 原载《新民晚报》 1998年10月4日 成色不足 某人字写得不错,于是招工时让他帮助填表格。表格上有一栏为“本人成份”,有人填了“学生”,抬头一看是位四十左右的下岗工人,“这么大年龄还是学生?”“那怎么填?要不填工人吧,我已经做了二十年工人了。”“那也成色不足啊!”于是帮他填上“工人48%”。 原载《新民晚报》 1998年9月13日 怕他们不长进 小张和小李已是心照不宣的一对,同事小王却老是要掺和到他们中间去。有人对小王说:“怎么?你想做'第三者’吗?”“多难听,怎么叫'第三者’呢?'三人行,必有我师’嘛,老是两个人在一起,我不过是怕他们不长进嘛。” 原载《新民晚报》 1998年8月23日 动态人生 早晨老人们在公园相聚时经常回顾自己的一生,有人自我总结:“幼年时多动;少年时盲动、冲动;青年时激动、躁动,经常被卷入运动;中年时经常心动、感动、却总是被动、又不肯多劳动;老年时出来走动走动、活动活动、算是每日也有点行动。” 原载《新民晚报》 2000年12月24日 老外与假币 老外在小摊购物,随从翻译见小贩特意从箱底翻出一张五十元纸币找钱,便道:不用说,那是张假币吧!”摊主有点不高兴地说:“那老外一定是多给了你小费吧?”翻译道:“原本未必有小费,但你那张假币如果在别处被拒收了,他就一定会把它作为小费塞到我口袋里来。” 原载《新民晚报》1998年8月16日 餐馆斗富 某个体户偶遇同窗,相邀共进晚餐。同窗见其点千元“XO”酒时,略显犹豫,便对服务员说: “尽管拿来,我买单,只要有发票就行。” 刚举箸,见窗外有熟人走过,硬拉其入席。熟人见布菜直摇头,并招呼小姐:“麻烦你到对面小店买包榨菜来,钱不用找了。” 随手递过一张百元大钞: “最近餐馆总是老一套,实在叫人难以下咽,还是榨菜爽口。” 众人肃然。 原载《杂文报》1993年12月21日 女孩与游泳 有人问一小女孩为什么学游泳?小女孩道:“男孩子将来遇到的母亲和太太一起掉进水里的情况,他救谁只有一个选择,这样女孩子将来就有两次被淹死的可能,所以就一定要先做好准备!” 原载《青年报》2007年7月15日 三岔路口 嘟嘟小姐追星十分疯狂,可是令他失望的是:她始终没能满足和偶像合一次影的愿望。 多次失败的打击,竟然使她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可是服毒后却又被医生救了。等她醒来发现还是没有来到偶像身边,身边只站着一个护士!于是茫然问道:“白衣天使,请告诉我,我这是到了天堂还是地狱?总不会是原路返回吧?”护士很认真地对她道:“现在还不清楚,正在三岔路口呢!” 原载《青年报》 2007年10月14日 反应过度 经理一向薄情,快过年的时候死了丈母娘,爱面子的妻子却想让他在众人面前流点泪。事先两人从数目不菲的年终奖中,抽出几张放进另一个信封,是要交给大舅开销的葬仪。 葬礼进行到就要与遗体告别时,妻子拉他到身边,悄悄告诉他:刚才送葬仪的时候,拿错了一个信封,把年终奖都交给了大舅子!经理一听此话,突然大叫一声:“妈呀!”就一头栽倒在地不省人事了!众人见了无不感动地说:“谁说他薄情?这种平常深藏不露的才是真感情呐!” 原载百花文艺出版社《致命一击――闪小说500-1001篇》 称呼有别 爸爸:“你怎么把李叔叔叫作处长叔叔了?” 小明:“不当官的叔叔才叫李叔叔、张叔叔。当了官就不同了,不然你看我们少先队,从小队长到大队长星期天都和我们一样不戴红领巾,但队长标志总是要戴的。” 原载《新民晚报》1997年12月21日 飞鱼 某人才华横溢,但因此也处处受到挤压。于是他形容自己:“象飞鱼一样:出了水面要受到海鸟的威协;入了水面又要受到大鱼的追杀,只是因为看上去比别人本事大一点。” 原载《新民晚报》1999年5月2日 中心 某商务中心开张后,附近开始热闹起来,先是出现一家理发铺,挂出一个牌子是:“美容中心”,厕所则为“解忧中心”,然后出现一个自行车停放点,挂出一个牌子是:“自行车管理中心”。 原载《新民晚报》1999年5月30日 点名 新学期来了个新老师,第一次点名时,有名字里用了生僻字的学生对邻桌的同学说:“先试试他学问如何?看他能不能读出我的名字?”可是点名点到最后竟没有点到他。老师将点名簿一收:“看看有没有没有点到名的?……哦?你叫什么名字?什么?大声点……” 原载《新民晚报》1999年11月21日 K姐式收入 小孩爱攀比,阿勇的爸爸是外资企业的经理,月工资近万元,爸爸在亏损企业当厂长的小明却不服气:“我爸说:他的收入就象'卡拉OK’里的小姐收入一样,不在乎工资多少,只在乎工资以外的收入,这种'K姐式’收入,别人是没法比的。” 原载《新民晚报》1998年9月27日 大款妻 某大款被绑架了,绑架者打电话给大款妻,要她送五十万元来赎人。电话里传来一个冷冷的声音回答:“我会马上报警的,如果你把他杀了,正好省得我去办离婚手续了;如果你把他伤了,反正与我没关系;想让我不报警,你得先给我送十万元来。” 原载《新民晚报》2002年6月30日 成功人士 有人问某成功人士:“最大的感慨是什么?”他答道:“拼命工作,放弃了许多,最后发现:以前想玩而没玩的游戏,现在没人玩了;以前想要得到的东西,现在没人要了。” 原载《新民晚报》2003年6月22日 帮爷爷做媒 爸爸每次带着阿勇去他爷爷家时,还总劝他爷爷再找个伴儿,免得一个人寂寞。说得多了,阿勇也受到了影响。 一天阿勇兴高彩烈地对爷爷说:“我对我们家的保姆介绍过你了,我告诉她:我爷爷是个很优秀的人。”爸爸笑问道:“那么保姆对你说什么了?”“保姆问我:你爷爷长得什么模样?” “我告诉她:'我爷爷眼皮一层;下巴二层;肚子三层!’” 《青年报》2007年7月22日 贬值 妻子对丈夫埋怨道:“你说对我的感情会像储蓄一样利滚利地增加,可是一结婚你就不把我不当回事了,原来你是在欺骗我啊!”丈夫却理直气壮地道:“这怎么能叫欺骗呢?难道你不知道利滚利总是赶不上本金的贬值这个道理吗?” 原载《青年报》2007年8月5日 “妈妈的丈夫” 儿子经常被问:“妈妈好还是爸爸好?”一天又有人当着我的面问他:“爸爸和妈妈啥人好?”儿子脱口道:“妈妈好。”我有点不死心,就问:“那么爸爸不好吗?”“爸爸嘛,马马虎虎(mamafufu)。”他用上海话说。“怎么马虎(mafu)了?”“马虎(mafu)嘛,就是妈妈的丈夫,妈夫嘛!” 原载《青年报》2000年6月17日 奇怪的病 双胞胎中的老二经常生病,所以打个针什么的已经不甚在意。一次一向体质较好的老大也偶然病了,去医院打了一针也就又活蹦乱跳了,老二侧着头对他说:“奇怪!这药水从屁股上打进去,从眼睛里出来,这病怎么就好了!” 原载《青年报》2007年5月29日 不够意思 自助餐厅的伙计向老板报告: “本星期每天都来的那个大肚汉今天又创新记录,他的一餐足够给五个人吃。” 于是老板走过来拍了拍他肩膀: “朋友:如果我给你十块钱,你到别处去吃不是更好吗?” “你不够意思!对面那家的老板给我二十呢!” 原载《故事会》1998年2月 侨商投资 侨商回老家准备投资,各部门都来欢迎,于是侨商请大家在当地最有名的饭店共进晚餐。席间佳肴满桌,结帐时饭店经理为了配合招商引资,只收了成本费。事后有人问他:何以不再谈起投资的事了?侨商道:“那天这么多人吃掉这么多酒菜,竟如此便宜!可见没什么赚头,所以打消了在这里投资的念头。” 原载《新民晚报》1999年6月27日 减肥皂 有人在街头推销减肥皂:“这种新产品一擦就有效,而且立杆见影,擦得越多瘦得越多。”围观者中有人怒气冲冲地质问他:“别吹了!我们很多人用过后怎么都一点也没瘦?”“不会啊,我的'减肥皂’谁用了都会瘦啊,不过你不要以为人会瘦,是肥皂自己瘦了。 原载《新民晚报》1998年6月14日 超毒 某人心狠手辣出了名,有人向他的熟人打听:“听说那人很毒,究竟毒到什么程度?”“最近他被毒蛇咬了一口,没来得及送医院抢救。”“那他就有生命危险了。”“哪里,他倒没什么,那条蛇反被毒死了。” 原载《新民晚报》1999年6月20日 不明财产 某人欠债不还被起诉了,经了解:发现他在银行存有巨款,于是被强制执行了还款。事后他老婆要他交代:“还有多少隐藏的财产?”“这哪是我的钱!一定是哪个有权势的亲戚贪污了,又不敢用自己的名字存钱,用了我的名字又没告诉我。” 原载《新民晚报》 1999年10月10日 老姜 领班把经验丰富的老王派去当视察团的导游;把新来的小张姑娘派去接待中学生旅游团。经理又把他俩对调了一下,他解释说:“葁还是老的辣,但视察的领导并不要你们去告诉他们许多不知道的事,让小张去向他们多请教,会显得很可爱;至于学生团,则正好要老王这块'老葁’去煞煞他们的'腥气’。” 原载《新民晚报》 1999年9月19日 劳力士表 劳力士表都由技术最好的师傅修理,几个徒弟都围着他学技术,但送修者却说:这是只假货。师傅不经意地道:“也许不是你自己买的吧?”回答是:“别人送的。”师傅很认真地道:“请相信我,这是只真劳力士表。”事后有徒弟忍不住请教:“这显然是只假货,你为何说是真的呢?”“真笨!一只假劳力士的价钱还没有修一次真表贵呐!” 原载《新民晚报》1999年8月22日 真没办法 某人包车三天,司机却连续迟到了三天。第一天他解释道:“真没办法,今天路上特别堵。”第二天道:“真没办法,车子在半路上出了故障。”第三天还没等司机开口,客人道:“真没办法,我知道你没错,可是我有个重要的会见,不能迟到,所以把出发时间提前了一个小时!” 原载《新民晚报》 1999年7月11日 童子鸡 有个老外去市场买童子鸡,可是不知道中国话“童子鸡”怎么说?为了让人明白,他解释说:“我要买一只没结过婚的鸡。”卖鸡的乐了,道:“我卖的鸡都是独身主义者,随便你挑哪只,都没结过婚!” 原载《旅游时报》2004年8月26日 超级妈妈 幼儿园的家长会时,大家都称爱小狗胜过爱小孩的家长为“超级妈妈”,有人解释道:“因为她超越了高级动物和低级动物的界限。” 原载《新民晚报》 2000年7月15日 新式招呼 离婚多次的某人是个愤世疾俗的前卫人物, 不久前又在大庭广众下大谈中国人招呼用语:“饭吃过了吗?”的不上品:“我们应该选择一个符合世界潮流的招呼语言。”有人接口道:“那就说:'婚离过了吗?’好了。” 原载《新民晚报》 2000年9月10日 房产谜案 有前科的老板忌讳“案件”,见购房资料上标有“本案”两字,心里就有点发毛:“怪不得房产官司这么多,原来都是做就的圈套让人往案子里钻,而且都是些谜案,连地图方向的标识也与正规地图相反,南在上'东在左,西南变成了东南,真可怕!” 原载《新民晚报》2000年4月16日 不易成熟 阿勇问爸爸:“为什么男人都喜欢称'老子’、'老汉’,而女人都喜欢说她们小,称'女孩子’、'小姐’?”爸爸道:“那是因为她们不容易成熟。” 原载《新民晚报》 2000年2月7日 家庭会议 大家庭经常要开家庭会议解决问题,一次男成员都不在的会议上,出席者都是婆媳、姑嫂、妯娌关系,事后父亲问列席那次会议的女儿:“会议的情形如何?”女儿道:“春光明媚,妇女开会,没有女人没有人类;没有男人,女人作对。” 原载《新民晚报》 1999年12月12日 “朋友”新解 节日里老同学聚会,酒酣耳热之际,一位问另一位:“什么叫朋友你懂吗?我当了经理,来我家的人就躲起来了,来了都是朋友。”“朋友多自然是好事,但做朋友也有不太妙的时候。动物园门口写着'动物是人类朋友’,好对付的动物成了家禽家畜,难对付的就没了自由,你到动物园看看就明白了。” 原载《新民晚报》1999年2月14日 发现人才 某人下岗后通过人才市场找到了新的工作,于是对人说:“一直不知道自己是个人才,埋没了多年,下岗了才被承认是人才!” 原载《新民晚报》1999年3月28日 发胖要诀 某人长得瘦,请教一位胖朋友:如何才能胖一点?朋友告诉他:“饮食要吃得热、多汤、多糖分;还要多躺下休息。总结起来就是四字真言:汤糖躺烫。” 原载《新民晚报》1999年4月1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