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朝衰亡不应忽视的原因:关陇贵族势力排斥隋炀帝

 渐华 2022-03-16

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被公认为中国古代最有才识和颇有仁义的帝王之一,他建立了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混乱局势,统一南北,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推行改革,创造了隋初的繁荣。而继承帝位的隋炀帝杨广没有能保住隋朝,把天下弄丢了,因而,隋炀帝历来被谴责被骂,这当然是有理由的。但是,杨广并非一无是处,他在协助隋文帝统治时,是有军事才能有军功表现的,他继位之后,在政治、军事等方面也曾表现得很出色。比如,他领兵打仗,多次获胜;他酷爱读书,琴棋诗画皆通;他恢复太学,立设科举,整理经典;他兴修大运河,建造东都洛阳城;他剿灭陈国,击败突厥,侵占林邑,驯服契丹,进攻琉球,征服伊吾,占领吐谷浑,竖起了隋朝的威严。

总之,继位之初,隋炀帝杨广的政治表现是相当不错的,他多才多艺,有雄才大略,懂军事,会管理,可是,曾经威服四方,树天朝威严,在军事、文化方面有杰出成就的隋炀帝为何不久之后便成了亡国之君的呢?

文章图片1

隋炀帝(剧照)

一般说来,传统史学观点都认为,是由于隋炀帝好大喜功、荒淫无度、霸道专制,奴役民众,不切实际,导致了隋王朝的衰亡。

文章图片2

隋炀帝画像

当然,史学界也有不同看法,比如胡戟教授就对杨广有很高评价,而且为杨广鸣不平:

“秦始皇做过的事,他(隋炀帝)多半也做了,但是他没有焚书坑儒;我们还可以说,隋炀帝做过的事,唐太宗多半也做了,但是唐太宗贞观时代远不及他大业前期富庶,然而,秦始皇、唐太宗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誉,隋炀帝却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参看胡戟《愿天下人还他一个公道》)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对杨广的评价也很高,他说:

“地凭宸极,天纵神武,开运握图,创业垂统,圣德也;拨乱反正,济国宁人,六合八纮,同文共轨,神功也;玄酒陶匏,云和孤竹,禋祀上帝,尊极配天,大孝也;偃伯戢戈,正礼裁乐,纳民寿域,驱俗福林,至政也。”

可是,在隋炀帝的统治下,为什么隋朝却灭亡了?

有观点认为,杨广的丰富才情影响了他的政治功业。(参看《剑桥中国隋唐史》)称隋炀帝骨子里就是一位美好事物的鉴赏家,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是一位有独特风格的散文家,他以艺术想象来搞政治,很有想象力,有野心勃勃的计划,试图让现实来服从他的计划,结果失败了。

其实,仔细分析,隋朝灭亡不能只将责任算在隋炀帝头上。

第一,隋朝的衰亡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大规模的建设项目,使民众无法承受。隋朝在长安、洛阳两地大兴都城建设,并开拓大运河,修建数量很多的仓库,以及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征战等等,征调民力过大,民众无法承受超负荷的奴役,激化了统治者和民众的矛盾,“官逼民反”。

(二)隋朝“国富民穷”的政策,是致命的政策误区。隋朝建国初期,由于改善均田制,开大运河,修义仓等,积累了巨额财富,朝廷是富裕的,但是,隋炀帝没有藏富于民,而是藏富于朝廷,放肆地享受“国富”,大修宫殿,无视“民穷”惨状,财富只用于统治者享受,民怨沸腾,民众无法生存下去,就只有造反了。

其三,隋军攻陷了健康,征服了南朝陈国之后,并没有能落实安抚政策,南方豪强口服心不服,一直在待机摆脱隋的统治。隋军攻陷建康之后,南方豪强表面上接受了隋的统治,但心里根本就不服,一直在暗地里寻找机会挣脱隋的统治,在从江淮到岭南地区的原南朝统治的地区,有众多原南朝豪强地主的支持者,隋朝建立后,这些豪强其实仍是隋朝潜在的异己力量,后来,当南方爆发大规模反隋叛乱后,原陈国的故境,都反了,而隋炀帝在扬州,哪里还会有好日子过呢?

其四,隋炀帝个人确实有诸多缺陷:他依恃富强国力,野心膨胀,好大喜功,因而自以为是,骄傲自满,听不进不同意见,一意孤行;他穷奢极欲,荒淫无度,丢了节俭作风,使朝廷风气败坏;他重法治,施重刑,却忽略了德政;他持续发动战争,加重民众徭役,使民众租赋负担过重,致使天下大乱。还有,危机时刻,他放弃关中战略要地,远游扬州,最后惨死于叛军之手。(见魏征《隋书》)

文章图片3

隋炀帝剧照

第二,史学界大都从上述几个方面来分析隋朝衰亡的原因,可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原因是不应该被忽视的,那就是隋朝建立时,军阀世家的等级观念非常浓厚,关陇世家贵族中,很多贵族都不能容忍杨氏占有天下。

(一)在关陇贵族集团中,杨氏的地位并不那么受重视。

关陇集团起于北魏,在西魏时壮大,至北周、北周、隋、唐仍有重要影响,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这个集团的成员之后辈。

关陇集团的形成主要是起因于西魏宇文泰为了对抗东魏的高欢势力而设立的“府兵制”,这一军政体制以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为其军事要员,而这些柱国、将军皆是武川出身,他们成了西魏甚至后来的北周统治层的军政重臣,他们共同掌握着西魏的朝堂大权。

西魏建立时的“八柱国”是:

使持节、太师、柱国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安定郡公宇文泰。

使持节、太傅、柱国大将军、大司徒、广陵王元欣。

使持节、太尉、柱国大将军、大都督、陇右行台、少师、陇西郡公李虎。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赵郡公李弼。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河内郡公独孤信。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南阳郡公赵贵。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常山郡公于谨。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少傅、彭城郡公侯莫陈崇。

其中,宇文泰掌管西魏最高军政大权,是八柱国的首领。而李虎勇猛善战,以战功立名,他是后来建立唐朝的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唐太宗李世民的曾祖父;而李弼颇有军事韬略,以智略领兵,他是隋末瓦岗军首领李密的曾祖父。

十二大将军分别是:

广平王元赞、淮安王元育、齐王元廓、平原郡公侯莫陈顺、章武郡公宇文导、高阳郡公达奚武、阳平郡公李远、范阳郡公豆卢宁、化政郡公宇文贵、博陵郡公贺兰祥、陈留郡公杨忠、武威郡公王雄。

其中,陈留郡公杨忠就是隋文帝杨坚之父,隋炀帝杨广的祖父。西魏的府兵制是军政合一的组织,而八柱国、十二大将军都是出将入相的显赫人物,他们不只是军队的统帅,而且同时也是政治方面的的核心领导成员,而且,他们还是关陇地区最显赫的二十大家族的首领。不过,来自关陇地区的这些军阀世家,他们的等级观念是很重的,杨坚的父亲杨忠只是十二将军之一,比八柱国差一大档次,尽管杨氏也属于“关陇集团”的贵族世家,但是,在八柱国世家贵族看来其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仍是比较低的,八柱国的贵族们对于杨氏抢夺天下一直是很不满的。

当杨坚的隋军灭了南陈之后,统一南北,关陇贵族集团从整体上看就没有劲敌了,于是,关陇集团内部的矛盾便加剧了。

之前,宇文泰掌权时有东魏的高欢为敌;宇文护掌控着关陇集团和北周的军事实权时,有北周孝闵帝宇文觉皇室权势的制约,而隋朝统一南北之后,特别是在杨坚杀了宇文家族的多位北周的王之后,关陇集团贵族内部其实便分裂称掌握皇权的杨氏势力与其他势力的两种势力,杨坚、杨广都担心关陇集团贵族尾大不掉,不得不采取措施来削弱关陇集团贵族的势力。但是,关陇集团中的原八柱国贵族后辈依然看不起只是十二将军之一的杨氏,矛盾自然就很难调和了。

(二)隋文帝、隋炀帝担心关陇集团贵族威胁到杨氏皇室集团,采取措施削弱关陇集团的势力。

首先,杨坚采取了两项重要措施削弱关陇集团贵族势力:一是有意识地提拔和录用山东和江南各地的士族寒门子弟,让他们进入官场,委以重任,以此来压制长期掌权的关陇贵族集团成员;二是关陇集团成员中老资格权臣去世之后,杨坚便限制新成员进入重要的权力部门,使关陇集团贵族成员权力逐步减弱。

文章图片4

隋文帝画像

其次,隋炀帝杨广采取了多项更有效的措施来削弱关陇集团贵族的势力,但却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一是在洛阳建新都城,使朝堂远离关陇贵族的地盘,削弱关陇贵族的影响力,但这却与关陇贵族积怨了。

隋都长安属关陇之地,这里历来是关陇集团的势力范围,而杨广在洛阳建新都城,这使朝堂远离关陇贵族们原来的地盘,在族群血缘力量的地缘根基上,关陇集团的势力无形中被大大减弱了,在新都城洛阳,杨广能比较顺利地掌控朝中局势,这样的措施自然使关陇贵族们感到失落,因而,他们对杨广的积怨也越来越大。

二是推行了封爵勋官制度方面的改革,打破了北周的“关中本位政策。原来,北周宇文泰一直重视在封爵选官方面坚持关中本位政策,依靠关陇贵族集团来巩固皇权,而隋炀帝在大业年间推行了政治改革,打破“关中本位政策”,以限制、削弱关陇集团的强大势力,这自然损害了关陇传统贵族的利益,加剧了杨氏最高统治集团与关陇集团贵族们之间的矛盾。而且,杨广还剥夺了高熲、贺若弼、杨素等关陇集团的顶级成员家族的权力,加强皇权专制。如此一来,原本的关陇贵族对杨广就更加不满了,他们暗中积蓄力量,搞抵抗。

三是发动了三次东征高句丽的战争,并征关陇集团成员率家族子弟从军征战,而在战争中,自然有死伤,这也削弱关陇贵族的实力。如此一来,杨广与关陇贵族结下了仇恨,这仇恨是不容易解开的。后来,关陇集团中的唐国公李氏家族,即西魏八柱国李虎的后裔崛起,之所以得到拥护,与他们仇恨杨广是有关系的。

四是在中央政府实行“三省五部”,并将地方政府三级变郡县两级,强化中央政府权力,这削弱了关陇贵族在地方上的专权。隋炀帝将隋文帝关于地方政府的改革推进,将原来地方大员的人事权收归中央,剥夺了在地方的贵族们任命官员的权力,这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可是,这些措施却使关陇集团贵族们在地方上的霸权地位丧失了,这当然使贵族们非常恼火,不恨隋文帝才怪。

五是在杨坚去世之后,杨广无法胜任关陇贵族集团首领之位,隋朝整个统治集团表面上看是合力在统治整个国家,其实,其内部的派系矛盾在加剧。原本八柱国的后辈,对杨广不满的人不少,杨氏皇室根本无法彻底控制整个统治阶层,等到隋朝皇权动摇时,统治集团内部的三股势力便公开分化了:以李渊、杨玄感为代表的隋朝高官显贵是一股势力蠢蠢欲动;以萧铣、沈法兴为代表的南朝残余力量伺机摆脱隋廷的统治,内心是不顺从的;以刘武周等为代表的地方大族也或明或暗开始反隋,如此一来,大小反隋力量彼伏此起,隋炀帝离开了洛阳,坐镇在扬州,怎么可能掌控隋王朝的全局呢?

文章图片5

隋炀帝(剧照)

当隋朝杨氏皇室与广大民众的矛盾加剧时,统治阶层内部各种势力,以及江南豪强等都跳出来搞事了,大隋政权根基再也稳不了了。

在此局势下,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于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举兵起义,达官子弟踊跃参加,带动全国各地纷纷发动叛变;翟让、李密的瓦岗起义军攻破距都城洛阳的粮库兴洛仓,翟让让位给李密,李密自封魏公,国号魏,以洛仓为根据地,挥师直逼都城洛阳城下;河北窦建德领导叛军转战河北各地,占据冀州部分地区,后来自封夏王,各地起义或反叛大大打击了隋王朝,最后,宇文化及司马德戡裴虔通等人发动兵变,杀了隋炀帝,拥立隋炀帝侄子杨浩为帝。

义宁元年(617)5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随后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第三个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李渊自任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618)6月12日,李渊逼迫隋恭帝禅位,6月18日,李渊正式称帝,隋朝灭亡。

值得注意的是,杀死杨广的是北周上柱国宇文盛之孙、左卫大将军宇文述长子宇文化及,以及北周都督司马元谦之子司马德戡等,而夺取杨氏皇权的是八柱国之一、陇西郡公李虎的孙子李渊。显然,军阀世家的等级观念,以及关陇贵族势力与杨氏皇族矛盾的激化,特别是八柱国后辈对于隋文帝杨广的仇视是导致隋朝灭亡的重要政治原因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