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手游遍地开花的时代,许多孩子的家长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上发声,要求下架一款名为《王者荣耀》的手机游戏。他们认为这款游戏让众多孩子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那么现在,让咱们从科学实验的逻辑出发,仔细分析一下,一个孩子沉迷于游戏之中,到底是谁的责任。首先,我们认为可能的责任方一共有三个:游戏,孩子本身,以及家长。先来说说孩子吧,作为一个小孩,他在刚来的这个世界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他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会不会沉迷游戏,大概率是由周围的环境对他的影响所造成的。沉迷游戏也是如此,不会存在一个孩子从出生起就注定沉迷游戏,因此,在我看来,在沉迷游戏这件事情上,孩子的责任可忽略不计。那么,在手机游戏和孩子家长两方中,到底是谁的责任更大呢?首先,让我们从一个科学实验的角度出发来思考这个问题。咱们先把玩手机游戏的孩子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孩子沉迷游戏,对照组则不沉迷于游戏。那么,造成这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时候,就得从实验的变量因素来分析。实验的变量是什么呢?是游戏吗?当然不是,为什么?因为游戏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存在对于每一个孩子都是相同的,它当然不会是变量,同时,如果导致孩子沉迷的原因是游戏本身的话,那么现实中的结果,应该是绝大多数玩这个游戏的孩子,都沉迷了才对,但现实是,大部分的孩子并没有沉迷,所以,唯一的变量,只能是不同的家长。为什么面对同样的一个游戏,你的孩子会沉迷游戏而其他孩子不会?那是因为,在他玩游戏即将沉迷之际,缺乏家长对他的正确引导,这才导致了孩子沉迷游戏的结果。作为孩子的家长,你不单没有在他快要陷进去的时候拉他一把,同时在他已经沉迷的时候,又把责任推给了游戏,这难道不是你作为家长的失职和可悲吗?游戏本身并不是原罪,真正应该反思自身的,是家长才对。正如几年前许多家长举报《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是一样,孩子们之所以会模仿动画片做出那些错误的行为,不也是正是由于家长的疏于教育吗?难道真是动画片本身有诱导性的问题?那又为什么其他同意看动画片的孩子没有做出那些错误的行为?很明显,问题的责任在于家长。如果家长没有在自己不想陪孩子的时候,扔给他一个手机,让手机里的游戏和动画片代替自己陪伴孩子,他又怎么会沉迷游戏。家长们一边希望游戏和动画片能让自己的孩子安静一会,一边又举报动画片,并希望游戏下架,这难道不是既可悲又可笑吗?同时,再让我们分析一下游戏本身,为什么会有孩子沉迷其中呢?答案是,游戏对他们来说,是好玩的,是有吸引力的,而一个游戏,本身就要给用户好的游戏体验,这正是它所存在的意义。莫非它好玩也是一种罪?因此,对于孩子沉迷游戏这个问题而言,更多的责任在于家长,而并不是游戏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