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业特辑 | 新媒体小白经验帖(三)

 xni39o7x8pg1d6 2022-03-16
新媒体小白经验帖
文/霖火i
11月初,我在棕榈大道开始实习。
首先从面试说起,老师一说要实习后,我便开始搜索工作信息,思考自己适合怎样的岗位。设计我做的一般,所以不太愿意去通常的广告公司,我一直都比较喜欢新媒体,认为新媒体的发展前景很大,能玩转线上的广告也很厉害,所以决定去做新媒体运营。先在知乎看如何找工作,下载了58boss直聘、实习僧等一系列APP,整体用下来感觉BOSS直聘相对好用些,在面试前可以与人事做直接的沟通。我也学着做漂亮的简历,去面试时也会带上一份,很多公司会要求当场写简历,但有准备总归是好的。
图片
面试也是对一家公司的初步探索,我当时准备面试四家公司。第一家公司是做房地产广告的,人事是个比我年长几岁的小姐姐,她问了我一些专业问题,我觉得自己当时回答得非常差劲。她说回去等通知,两天过去了没有等到通知,我便知道自己没被聘上,于是又开始找下一家。
第二次和第三次面试都是在同一天。第二次是一个集合性广告公司,人事跟我说工作内容是在公众号里播入商家的软文广告,但在对话中,我觉得人事连各部门的职责都不是很清楚,不免对这个公司产生了些许怀疑。下午我接着去了第三家。我已经基本摸清了招聘者会问些什么问题,就新媒体这个话题和人事进行了一番热烈交流,发现跟公司的理念比较契合,日常工作也是经营微信公众号、微博号,写策划案、做海报等,与我的专业吻合,于是爽快确定工作意愿。
上班第一个星期,基本上都是在熟悉公司产品。公司主要是做线上和线下课程,类似于网络公开课那种。公司的结构分为人事部、技术部、销售部和网络运营部。网络运营部有两个新媒体编辑,两个做动漫的,一个剪视频的,一个做搜索引擎,分工比较合理。刚开始部门经理就让我们查资料、看文件,然后把每天的收获写下来给他做总结。我在查看公司所有的自媒体平台后,还去看了同类型商家的制作,给经理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他对我挺满意的,我终于得到了认可。晚上回去时,我仍会与经理做一些工作上的交流。刚入职场,工作进度远远赶不上其他人,只能用下班后的时间来弥补。
图片
这三个月实习,我学会了什么呢?
一是微信公众号的排版。虽然公众号的红利期已经过了,但大多数公司还是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发布资讯、福利。我学会了使用公众号编辑器,如秀米,135。版面设计要美观,大到封面图,小到字体字号都要讲究,一个注重细节的公众号才能有高质量高粉丝粘度。每天发两篇推文成了我的日常工作之一。在发文后我注重数据的收集,隔几个小时就看一下文章的浏览量、转发量和吸粉数。渐渐地,摸索出了客户群喜欢看哪样的文章,哪种福利对他们有吸引力。
二是自媒体平台的扩充。以前在学校学的就是双微一抖,但出来后才发现自媒体平台远远不止这些,要根据产品性质不同选择不同平台。除开公众号外,还有大鱼号、百家号今日头条等。做线上课程的更有音视频平台荔枝、FM、干聊、抖音、火山小视频快手……每个平台的客户群也不同。抖音现在是最红的,每个商家都想去分一杯蛋糕,公司的领导也在每天强调做抖音引流,但我们做出来的效果一直不是很好。
图片
三是海报制作。跟学校课程不同的是,公司的海报基本都是每天两张,而时间只有一两个小时,所以根本不可能自己去慢慢摸索设计。公司要求也不会很高,要我们去千库网、创可贴之类的网站找模板,改内容。这样的效率确实很高,我想大多数非商业性公司应该都是这样操作的。但我途中也挨过批评,因为套模板,比较敷衍,字体跟模板不是很配。经理教育了我一番,我觉得他说的很对,即使是模板也要认真做。
四是建立社群,做粉丝裂变。这是最有意思的一个环节。互联网营销和普通营销最大的区别就是裂变,它的传播不是一个挨着一个,而是成几何倍数增长,短短几个小时就能从几个人做到上百人。但我没有什么把握,公司之前也没做过这个项目,于是我在操作之前查了很多资料,如何冷启动,如何管理群,如何找到裂变的原始粉。这个项目最开始因为上层不同意被暂停了,但在十一月又重新开始操作,我们从三四个人做到了上百人,并且粉丝较为精准。中途也遇过问题,如粉丝中会混入其他商家造谣,这就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维护。还有定时投放点小福利,保持群的活跃程度。
图片
五是独自生活。因为学校距离上班的地方太远,一个月后我便决定搬出来租房。我先用租房的APP,发现大多数都是中介,工资微薄的我无力也不愿承担高昂的中介费,于是到理想的小区楼下挨着看出租广告,最终选择了一个距离公司车程十分钟的小区。上班时间缩短后,就有更多时间属于自己,可以用这些时间来看书,看视频学习。也学会了计划用钱,每分钱都来之不易,柴米油盐酱醋看起来不贵但是买起来还是肉疼。每个月交水电费煤气费物管费,真的让我提前感受了一番精打细算的日子。
七是与同事交流。实习期间我算是被迫进行人际交往,还好同事大多是刚毕业或者毕业没几年的人,所以也没啥代沟,和他们聊起来会比较轻松。可以提前预知到自己毕业后会出现哪些问题又该怎样解决。再者是与其他部门的人交流,虽然我们的工作不同,但我对他们的工作也有极强的好奇心。毕竟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本质都是销售,从不同的工种中也能得到一些新的灵感。和人事部门的交流,了解人事部在招聘时会倾向于选择哪一类人,这对我将来的面试会有很大的帮助。
图片
八是怎样和领导交流。领导都想要一些有新想法的人,而不是循规蹈矩的二愣子。新媒体这一行,想法和行动力是最重要的。不要畏惧领导,要积极回应领导的提问。
九是勤奋和责任心。实习第一个星期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公司微博的运营,既要符合网络安全的标准又要符合公司的形象,同时还要吸引人们有点击的欲望。这样的三项指标看似简单,但对于我这样一个菜鸟却是很难。每天上班都会提早半个小时到公司,大量浏览新闻,观察和总结各栏目的内容风格,查看点击量。闲暇时间我也会积极询问其他实习生,听取建议。三天后我已经掌握负责的栏目风格,找到的新闻也基本符合要求。
而第二个星期则进行原创微博,这让我痛苦了很久,我常常难以取舍哪个是重点,哪个都想放在标题吸引眼球。在学校和单位的很大一个不同,就是进入社会以后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要对自己的岗位负责,对自己的业务负责。如果没有完成当天的工作,那必须得加班,如果不小心出现了错误,必须尽快纠正和承担后果。有一次我在工作期间用电脑看电影,受到了批评,让我感到很羞愧。坚守职业道德和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做一行就要懂一行,我从同事那里看到了。有的事务办理需要工作证件,虽然对方是自己认识的人,同事们也会要求对方出示证件资料,而当对方有所微词时,他们也总是耐心解释。
图片
第十,虚心学习。在公司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我的老师。我虚心学习经验,多思考,多总结,多请教。实际工作中,学历只是敲门砖,个人的业务水平和交际能力才是决定性因素。一张证书只是代表你接受的文化教育程度,并不能展现你的能力。也许你能说出很多新兴词汇,可客户不懂,那你就算不上是个优秀员工。我要感谢我的同事们,当我在业务上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们都会悉心帮我解答,这对职场小白来说十分重要。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实习,我体会到了新媒体工作的大致内容和艰辛,提前了解了社会,有利于自己以后少走弯路。
【完】
图片|网络
编辑|曾美丽 恍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