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正:初中生必看!如何理解环境描写题中的烘托人物心理的作用?

 小令! 2022-03-16

很多同学不知道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即使知道了,也机械性地去把它们一条一条背下来。

描写了、、烘托了、、、推动了。、、、,那就显得非常的生硬。真正考试的时候,并不能很好地判断出是哪个作用,有体现的没体现的,管它呢,写上去再说。那扣分了那也是必然的

文章图片1

马老师说过,环境描写有七大作用,“两情两景、渲染主人”,虽然都能轻松记下来了,但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用呢?

文章图片2

今天马老师就分析一下环境描写中烘托人物心理的作用。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有什么关系呢?作者又是如何通过环境描写表达人物的心理的呢?环境描写怎么就能烘托人物心理了呢?

俗话说“境随心生”。

环境描写是作者写作时常用的手法,环境描写题型也是中考常考的知识点,一般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拿自然环境描写来说吧,风花雪月,春生夏长都是自然规律,花开花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人是有感情的,如果带着感情色彩去看这些自然景物,就有不同感受。

林黛玉看到落花就悲从中来,联系自己在宝玉那里受的委屈和孤苦伶仃的身世,凄凄惨惨去葬花“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林黛玉寄人篱下,虽与宝玉情投意合,却又前途未卜,看到落红满地,自然愁绪满怀。

但同样是落花,清代龚自珍却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充分表达了自己的爱国壮志和对新生命的向往。

因此,同样的景物,以不同的心情来看,感受当然是不一样的。因此人物的心情可以通过环境描写间接表达出来。

那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如果通过环境描写去抓住作者的情感基调呢?

你看,在下面这篇文章里,作者就通过描写环境的阴沉、昏暗来表达他倦怠和阴郁的心境。

你总不会读到兴奋、喜悦的心情吧?

文章图片3

你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你是不是看什么景色都黯淡无光?天空是灰色的,树叶也是耷拉下来,空气也是灰蒙蒙的,仿佛停止了流动,自己快要喘不过气来;

当你心情好的时候,同样的景物,你会觉得天空是可爱的灰蓝色,树叶间流淌着一种静谧,雾蒙蒙的空气有它独特的神秘感。而这一切让人心神安宁。

文章的作者也是这样的,都要通过环境描写表达他不同的情感,所以把握情感需求是第一重要的。

还有老舍的《骆驼祥子》里的这段话,其实这段话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热!

在夏天,我们都知道热,但如何酣畅淋漓地展现其热的程度,我想很多人都不得要领。如果真的要说写到极致的环境描写,展现夏天温度的最佳作品,我首推下面这段,老舍先生作为著名的写作大师,功力可见一斑。

你看,当你能把握住了作者的感情基调,你就很容易能读懂文章的内容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

再比如“破旧的小屋里昏昏暗暗,死气沉沉的.打开灯,油腻腻的桌子在浑浊的灯光下更加破旧,几只大苍蝇懒洋洋地躺在桌面上,好像被桌上的脏油粘住了腿.”

通过这些环境描写,能体会到主人公很疲惫、很烦躁的心情.

再来看一段描写:“江南三月,杏花如雪,江水如歌,些许的微雨润了青石板路.满目满目都是嫩绿的春色.“

这段文字读下来,会让我们觉得神清气爽,对这样的景色也满心向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