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便﹙偶尔﹚翻翻之夜读三国--孟德新书

 新用户3951uudG 2022-03-17

孟德新书

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这是我们最早从香港的那些录像中看到的。八九十年代,那可是在中国大陆很风靡的东西。

多了,就粗制滥造,都是黑社会的打打杀杀,难免会有雷同,连据说计算机也可以写小说,把世间关于爱情的书,输入到里面,还真的揉成了一本不错的小说。我在想,世间的爱情写穷尽了吗?

所以曹操就曰:莫非古人与我暗合否?令扯碎其书烧之。这曹操倒很干脆,处理问题迅速果断。那象我写些粗制滥造的文章,还好意思贴到网上,期待别人的好感。别人回个贴,就像宝贝一样。

不管怎么样,我们目前是看不到这本书了,据说曹操真的写过一本书,至于是不是叫《孟德新书》,首先这个名字就不好,新自然就有旧的,还是脱胎古人的,所以张松非难他就有道理了,应该说是罗贯中编排他,偏偏起这样的一个名字,是暗含深意的。一字寓褒贬,不只孔子一个人会。有人考证说他写的书叫《孙子略解》,《三国志·魏书》中说他“自作兵书十万馀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看来,人家老罗也真不屈说他,还是拾别人的牙慧。

拾人牙慧,我就想起了我的“抄喷学”:天下东西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天下东西一大喷,看你会喷不会喷。我还可以把老子《道德经》的开篇“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改为“抄可抄,非恒抄,喷可喷,非恒喷。抄也,万物之始,喷也,万物之母。”

人人都在做着这样的工作,只是不想承认罢了。我是喜欢高举这个旗帜的。

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

这就是张大嘴说瞎话了,十来岁的小孩去背这个,这个比喻太夸张了吧。但反正这位额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的蜀中别驾一字不差的背诵了一遍,真是人不可貌相,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地位马上就上去了。

那在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英雄是看不上眼的,曹操可以烧书,也可以揍他,一顿乱棒,就把文人的一点点自尊赶到了爪哇国去了。

突然想到小孩应该读什么书的问题,这真是一个大问题。

一段时间,鲁迅是不是应该被请出教科书网上网下一片讨论声,说是瞎说,有关部门拿出了实际行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小学的课文中,外国人的作品明显增加。

曹操先生说的两个字最能说明我们的处境:鸡肋。

洋洋兵书十万馀言,不敌这两个字意味深刻,有人就批评了:八十年代的时候,披肩发、牛仔裤不是我们也看不惯吗?现在连老先生们也看的顺了。

历史是十年、百年算的,说让历史去检验真理,虽然有点泄气,但的确不是几年就能解决问题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有个政府的一揽子刺激和救助计划一年半载就过去了,那些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们也太天真了吧,就这么不复杂,经济也太简单了吧,再说,他们早干什么吃去了。

68回,左慈表演幻术,取金盆一个,以衣覆之。得紫芽姜满盆,进上操前。操以手取之,忽盆内有书一本,题曰《孟德新书》。操取视之,一字不差。

呵呵!操应感到高兴,三教九流也会暗藏此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