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宋第一人:10首经典绝唱,写尽了风流写尽了悲欢写尽了生死

 昵称18013950 2022-03-17
原创2022-03-02 10:12·读诗词歌赋

苏轼(1037年-1101年)作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更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为豪放派词人代表,论其诗,苏轼被誉为“诗神”;论其词,苏轼被誉为“词圣”;论其文,苏轼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论其书,苏轼被誉为'宋四家'之一;后世更是把他誉为“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苏轼一生可谓是命运多舛,悲惨坎坷,但其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历来为世人所赞颂。

今编辑综合整理出10首苏轼历来备受世人推崇的经典词作,这10首词无一不是被誉为“经典绝唱”的佳作,你最喜欢哪一首呢?不妨让我们一起来品读下苏轼这10首经典之作。

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千古绝唱: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作品赏析:这首词是苏轼最为世人乐道的“古今绝唱”之经典,作者借古抒怀,通过描写了万里长江的壮观之景与追忆英雄豪杰周瑜的非凡功业,以此抒发了对祖国大好山河无限的热爱情怀,以及对古代豪杰的崇尚羡慕之情,更是感慨了自己仕途不顺未能建立功业的凄凉心境。

历史评价:真古今绝唱。


公认中秋词中的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品赏析:苏轼一生也是“诗酒”不分家,其“诗酒”人生更是留下了无数的千古佳话。

君不见“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君不见“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睛”,君不见“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把人生的得失与追寻之理想,把月的阴晴圆缺之哲思都写进了词篇,可谓是境界高逸,哲理深刻,读来朗朗上口,思来哲理无限,是为耐人寻味的绝唱。

历史点评: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

传诵千古最脍炙人口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二日夜记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二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作品赏析:说到悼亡诗,自《诗经》就出现了,君不见“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不过在中国文学史上,能算得上千古绝唱的悼亡诗并不多见,西晋潘安有“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唐朝元稹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等,至于悼亡词,也就只有苏轼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二日夜记梦》最为经典了。

这首词是苏轼悼念原配亡妻王弗的词,其哀思和思念之情,可谓是字字是血,句句是泪,十年了,作者对亡妻的那种情感“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厚爱显得多么真挚多么深沉。

纵观全词,上下阕采用了虚实结合的白描写作手法,从现实的追思到梦境,又从梦境回到现实,一切仿佛如初,一切仿佛如昨,一切仿佛生与死的情思并没有距离,却又阴阳两隔,却又相隔千里,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和亡妻话家常,读之让人潸然泪下,何况是作者本人呢?

全词处处着显悲伤基调,却又显得是那么地自然,自然中又显得那么地平淡,平淡中又显得那么地深刻,深刻中却又显得那么地自然,境界层出,耐人寻味。

苏轼最经典的伤春之作:《蝶恋花·春景》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作品赏析:这首词历来被称为是一首伤春之作的婉约词,作为豪放派的苏轼,难得也有“柔情”的一面,君不见苏轼写给亡妻的悼亡词之情深?君不见“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的多情?其实不尽其然。纵观苏轼一生多经被贬,虽说他能豁达面对,但不可能不对当朝者有怨情。

这首词应该是作者借伤春而自伤之作。上阙作者通过描写暮春之景,道出了自己被贬在外,仕途失意的郁闷惆怅之情。词人自比枝上之柳棉,任凭被“风”吹之又吹,天涯何处无芳草,道出了自己不被“重用”的弦外之音。

所以这句词“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最好的解释是,像我这样有才华的人,被打压的少之又少,其“枝”有喻指“当朝者”,而“芳草”并不是喻美人,而是喻那些被皇帝喜欢的那类“草臣”,这样的“草臣”天下多的是,苏轼还是含有讥讽之意。

而下阕,墙里墙外更是“隔墙有耳”的影射,苏轼不曾就因“乌台诗案”被贬么,御史就是弹劾他上奏表中语暗藏讥刺朝政,也许苏轼因此学聪明了,我不暗藏,我干脆隐藏了。

所以作者在词中干脆以“寻佳人而不见”来影射,这里的“佳人笑”与“声渐消”可能是暗指“变法”?不得而知,但细细品来,实是耐人寻味。对于“当朝者”想读出弦外之音,却也难。即使能读出,也难再定一个“乌台诗案”来。

当然了,真正伟大的词人,就是如此,比拟的了无痕迹,这才是苏轼的境界。为何这样说?你试想,一个能对亡妻“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词人,岂能又自顾“多情”去寻“无情”呢?显然,这并不符合苏轼的“胸怀与壮志”。当然了,这种言论是笔者站在另一个角度姑且妄言之。

如果按常规把这首词当伤春的婉约词来讲,但这也不失为一首经典的“伤春之作”。君不见“天涯何处无芳草”已然成为后世之人喜欢的经典绝唱了。

苏轼最具老当益壮的哲理词:《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作品赏析: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后的作品,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困境却也能及时调整并适应。所以词人通过描写三月兰溪的美好风光即景取喻,抒发老当益壮那种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人生感悟与精神状态,一句“谁道人生无再少?”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苏轼最“小题大做”我行我素的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品赏析: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第三个春天,作了此词,全词通过描写野外途中偶遇风雨生活中的小事,先写雨中之景,后写雨后哲思,这也许与作者一生仕途多次被贬的“风雨”经历不无关系,人生何尝不是,总能“小中见大”才是智者,总能困境中显豁达才是圣贤,但无论如何,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作者却又能依然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值得世人学习,这便是苏轼的超逸胸襟,同时也寄寓了作者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与信念。

苏轼总能“以小见大”,生活中醉归偶遇的一次风雨也能悟出人生的哲理,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这也是苏轼的超然格局。

苏轼最具豪情壮志的“狂”作:《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作品赏析:这首词作为苏轼极具开拓性意义的爱国词篇,词人以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的艺术手法,把自己那种想忠心报国的豪情壮志与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完美地结合了起来。

纵观全词,作者把自己的“狂态”抒写的淋漓尽致。词中通过以孙权自比,围猎”亲射虎“,又希望自己能像魏尚一样被赦免并希望能得到重用,奔赴边疆挽弓”射天狼“,展现了作者虽英雄迟暮但却宝刀未老,更是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苏轼最具孤独高洁品质的佳作:《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作品赏析:苏轼被贬黄州后,虽然生活困难,但却已然乐观旷达,不失气节。词人借月夜孤鸿来表达自己“孤高清傲”的高贵品质,同时对那种流俗之辈充满了蔑视的姿态。

作者通过“孤鸿”自比,在遭遇被贬之后,不肯栖息寒枝,宁愿承受“寂寞沙洲冷”的孤独之高洁,全词营造了一种“孤独之人在孤独之景中寄托孤独之情”的孤独却又不孤独的超凡脱俗的超然境界。

苏轼最具独树一帜的词作:《望江南·超然台作》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作品赏析:作者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抒发了自己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惆怅之情,可却又表达了自己那种豁达超脱的襟怀,这就是苏轼难能可贵的旷达乐观的心态,纵观苏轼一生的仕途生涯,多次被贬,他也总结出了一种“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哲学与处世的超然之态。

“诗酒趁年华”既是一种自我宽慰的无奈,更是一种超然豁达的境界。

苏轼婉约词的经典之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词,是苏轼最为世人乐道的一首婉约风格的词。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又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把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离愁之情写的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尤其是“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之句可谓是神来之笔,历来被世人赞誉,更是耐人寻味。

读了以上10首苏轼的经典词作,你最喜欢哪一首哪一句呢?如果你有更经典的作品推荐,不妨写下留言,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谢谢。

注:本文词作等部分内容均为引用,全部来源于网络,其他内容为作者原创,仅为个人见解,不代表任何观点,以飨读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