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本人在抄录各地方志方言部分里的词汇,收集了很多词汇资料。在整理词汇的时候,我发现「意疼」和「巴结」两个词作为上海方言区的核心词汇,在上海方言区各地的意思差异较大,于是撰写了以下两段文字: 一 「意疼」是上海县本地话的一个特色词语,但是本人作为浦西长征乡人,只了解「可怜巴巴的样子」这一释义。最近才知道它在泛上海县的不同地方其实有截然不同的意思。对该词的第一种理解是「可怜巴巴的样子」,涉及地区有七宝、梅陇、鲁汇、杜行、三林、北新泾、真如、杨园等;第二种理解是「龌龊,肮脏」,涉及地区有南汇县大多数地区和川沙县的王港等地。曹路、张江、合庆一带属于词义的过渡地带,两种解释都可以。我画了一个草图,可以发现两种释义的过渡位置相对比较明确。
![]() 二 上文谈到「意疼」一词在上海县方言的两种解释,接下来讲一个类似的,「巴结」这个词。本人填了个示意图,认为各地对该词的理解大致可以分成三个片区: 第一区,理解为「勤俭」,主要是上海市区周围西郊和浦东近郊,这个释义与嘉定片大部分地区一致。 第二区,理解为「勤快、勤奋」,主要是上海西南郊、南汇中南部,这个释义与松江小片大部分地区一致。 第三区,双解,主要是川沙县一带。*江镇和施湾合并成机场镇,故两块区域按照机场镇的情况填上了相同的颜色。 记录了原南市区上海县城本地话的《上海方言词典》这样描述“巴结”这个词,显然属于第二区,与虹桥、龙华等地一致: 对各地方志方言部分的摘抄 巴结的不同含义分布示意图自绘 填色原则:1984年上海县+南汇县+川沙县+嘉定宝山说上海市郊方言的乡镇 可以观察到的是,跟上次一样,过渡区也在川沙县中部。 *以上均不考虑与汉语其他方言相同的「阿谀奉承」这一释义。 三 地方志上的方言记录虽然可能存在很多表述不专业、记录不详尽的问题,但也大致反映了以上两个词的分布情况。经过向各地朋友询问,以上对于该词含义在不同地方的差异的描述大致属实。 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南汇县在公元1726年从上海县析出,浦东各地方言从上海县城方言分出的历史最多只有约两三百年,上海方言区内部语音词汇至今仍比较统一,互通度很强;另一方面,各地都有对本地方言的创新,并且可能受到临近地区的影响,即便是使用相同的词汇,对词汇的释义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2021年元月30日 如有疏漏,还望大家不吝赐教~ 往期精彩: 【沪郊乡音】《青浦商榻志》《雪米村民俗志》方言选读(青浦商榻) 【沪郊乡音】老古闲话|金橘、金柑、金孵蛋(浦东北蔡、崇明陈家镇、金山卫、南汇三灶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