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实的包公是个贪官?1973年墓中出土一宝物,包家后人愤怒澄清

 曾真菜鸟图书舘 2022-03-17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在人间”。一直以来,荧幕上的包公身材魁梧,面色黝黑,头上有一个象征着青天的“弯月牙”,俨然一副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形象。

这个经典形象伴随着“陈州放粮”、“铡美案”、“包公掷砚”等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留下了美好深刻的记忆。

然而,在包公离世近千年后,却有人根据墓室中发掘的一口棺木,断定包拯也没有从一而终,两袖清风。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是否“包青天”一说,真的只是人们的溢美之词呢?

龙图包公,生平若何?

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中,宋仁宗赵祯与贵妃张氏的爱情令许多观众津津乐道。“帝御飞白书,温成影帐牌。”一向谨慎的仁宗对张贵妃的偏爱甚至已经到了大臣们纷纷劝说“断以大义,稍割爱情”的程度。

生前宠冠后宫,首创封妃礼;死后追封为后,辍朝达七日,成为了史书上都记载的偏爱。

而这份朝野皆知的宠爱在当时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抨击,许多名臣如唐介、欧阳修等公开表达了反对与不满,他们言辞激烈者甚至遭到了贬谪。

在宋仁宗已经深陷爱情,不听劝告的情况下,只有一人敢站出来,针锋相对,直犯天颜。

这个刚正不阿的谏臣,就是素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名的龙图阁直学士——包拯。

《宋史·本传》中记载,包拯在听说了宋仁宗为博张贵妃高兴,执意要把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越级提拔为宣徽使后,带领御史团体前后六次上书直谏,甚至直接在《上仁宗论张尧佐除四使不当》的奏折中严厉斥责张尧佐“惭羞不知,真清朝之秽污,白昼之魅魅也”。

这些谏文都被收录在在包公文集《包孝肃公奏议》中,至今得以保存。

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一中也曾提到,包拯在仁宗不采纳自己意见的情况下甚至拉着仁宗的衣袖一边不让他走,一边激动的滔滔不绝,口水都溅到了皇帝的脸上,逼得宋仁宗下不了来台,提拔张尧佐一事只能作罢。

宋仁宗下朝后回到后宫,张贵妃立马迎上来询问事情进展如何,仁宗正在不快之时,举袖拭面曰:“殿丞向前说话,直唾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岂不知包拯为御史乎?”

宋仁宗的意思是,宣徽使,宣徽使,你只知道要宣徽使,难道不知道现在的御史是包拯吗?

但事情过后,仁宗虽然生气,却并没有像之前对待唐介等人一样将包拯流放或贬官,而是最终无奈地采纳了包拯的意见,放弃了提拔张尧佐。

事实上,包拯此人之所以能受到仁宗的重用,不仅因为他一视同仁,刚正严明,还因为其人严于律己,廉洁公正。

时端州以产砚著名,而端砚历来又是文人士大夫寻觅的珍品,“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来到端州的大大小小官员无不以“贡砚”之名中饱私囊,加征数十倍。

而据《宋史·包拯传》中记载,包拯在出知端州时,不仅革除了前任流弊,而且任满离去时“不持一砚归”。

故而,当时士大夫有云:“富公真宰相,包老真中丞。

宋仁宗也赞叹他“公而忘私、不邀阴幸”。在1062年包拯病逝时,仁宗亲临吊唁,并为其辍朝一日,两人君臣相契,一时传为美谈。

但在九百多年后,包公却因为墓室被发掘而被人怀疑是个“伪君子”,也有人反驳包公墓的真实性,认为只是包公故设疑冢。

那么,究竟包公墓的发掘带来了怎样的问题呢?

墓室疑云

1973年,合肥当地要建造一座工厂,因此各界决定发掘包公墓,将它挪挪位置,为工厂建设腾出空间。

于是,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一支考古队伍迅速地组建了起来,这支队伍中既有精通历史的考古学家,也有技术精湛的发掘技工、博学多才的高材生等等。

大家都对这次工作充满了热情和信心,怀揣着对包公的好奇投入到了工作中。

由于是第一次对包公墓进行深度发掘,大家不敢贸然行事,选择了一个距离墓群最远的小墓进行探索。这个小墓的位置可不同寻常。

与其他十几个包家的墓葬群不同,这个小墓位于主要墓室的西南方,乍看起来似乎平平无奇,只是个小小的土坑墓,没有封土,也没有常见的夯土层和盗洞,似乎墓主的身份并不高。

然而开工不久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这个貌不惊人的小小墓室里,居然抬出了一口极为精致的金丝楠木棺材

要知道,金丝楠木又被叫做“皇帝木”,资源珍稀且又成材缓慢,古代往往多用于皇帝的宫殿、少数寺庙等地,有“国木”之称。

这口棺材可以说是价值连城;不仅如此,棺材的底板两侧还有6个大铁环,用来固定丝带帮助牵引棺木。

在古代,这叫做“执绋”,是给朝廷重臣的极高待遇。

在场的部分人员产生了疑问,是否这里就是苦苦寻找的包公之墓呢?

如果是,那么这口价值非凡棺材的存在,是不是也就暗示着包公并不像一直以来人们所说的一般清廉正直,而是也有着自己的私心,为自己及后代谋利了呢?疑问笼罩在了整个考古队的头上。

疑冢再现,水落石出

当考古队打开棺木后,里面的尸骨早已不成人形,散乱非常,只有请专业机构鉴定才能分辨。

而这座古墓里最有价值的,莫过于两块墓志铭了,时隔太久,墓志铭早已破碎,依稀可见一块上面刻着“宋故永康郡夫人董氏墓志铭”,另一块刻着“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志铭”。

这居然就是包公墓!而那些遗骨此时也被鉴定出属于中年男性,这与包公去世的年纪再次吻合,而包夫人董氏的遗骨则不翼而飞了,是否原来的墓室受到了破坏,尸骨才在慌乱中被匆匆转移到了这个小墓中呢?

为了一解墓室之谜,考古队专门请来了包公的后人,请他们拿出了《包氏族谱》进行比对。族谱上清楚地标出了墓图,包公就被安葬于主墓之中,而不是这个偏僻的小墓。

包公后人也不相信,自己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族谱会有错误,一直以来,自己的家族祭拜的都是墓群中的主坟。而且,这座小墓中出土的金丝楠木棺材也不像是包公的随葬品。

包氏后人在听说了包公因为墓中出土的金丝楠木棺材而受到了质疑后,表达了自己的愤怒与不平,认为这座小墓一定是包公的“疑棺”

其实,早在发掘工作开始前,合肥晚报的记者赵泉就曾采访过包公的几位后人。

这些人中,有的放弃了外出打工,默默地守着包公祠,免费为游客们讲解包公生平;

有的保护包公墓不受侵扰,一呆就是一辈子……对他们来说,包公的形象跟随着他们的一生,时时刻刻勉励着自己的做人做事,这样一位清官,怎么可能私自享受这样一件奢华的宝物呢?

为了解答包家后人的怀疑,也为了查明这座小墓是否真的只是“疑棺”,考察队决定检测一下墓室附近的泥土。

很快,结果就出来了,墓室周围的泥土经检测,都是较新的,有过翻新回填的痕迹,就算是包公墓曾经被金兵所盗,似乎也与包公墓近千年的历史对不上号

就在团队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神秘的老人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此时,距离开始包公墓发掘已经过去了近半年,附近人们的新鲜感也逐渐褪去,不再常常围在周围看热闹了。

而这位老人却几乎风雨无阻,天天在现场徘徊。据合肥《包公廉政展》的专家组成员吴胜调查得知,这位老人姓夏,自我介绍说因为祖上曾经受过包公的恩,为了报答包公,世世代代为包公守墓。

一日,在与考古队员的闲聊中,老人诚恳地说到:“真正的包公墓不在这里,在最大的那个墓室后面不远处的油菜地。”

考古队看老人一脸忠厚,本着宁可信其有的想法,再次回到了原先的墓群,令人吃惊的是,在主墓的不远处油菜地里,真的找到了一座规模最大的墓室。

在这个墓室里,专家们还发现了一个木俑,高35厘米,头戴道士冠,外穿方领衣,双手合于胸前,专家们认为是宋代墓室中的一种明器—十二辰神中的一个。

要知道,宋代的墓室等级森严,随葬品不能随意使用。

十二辰神俑要二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使用,而整个包家就只有包拯享有这个资格。这个发现已经足以证明真正的包公墓就在这里。

此外,令人吃惊的是,整个墓室毁坏十分严重,被人用一种狠毒的“大揭顶”方式,将券形顶全部破坏,随葬品几乎不见踪影,墓志被破坏成了五块,而地砖和基石几乎都没有完整的,让人不免长叹出声。

杲杲清名,万古不磨

事实上,一般的盗墓贼只贪图钱财,何必采用这么费时费力的方法将墓室全部破坏,丝毫不留情面呢?究竟是权贵寻仇,还是世事变迁,似乎也不得而知了,等到考古队再想寻找老人踪影时候,老人已悄悄的离开了。

而在这个墓地里,后续又逐渐找到了用来摆放墓志铭的砖台,与前面所出的两块墓志铭恰好契合。

整个墓室十分简陋,出土的一方砚台,也是极为普通的种类,与宋史中“不持一砚归”的形象不谋而合。环顾整个墓室,最有价值的恐怕就是那些被毁坏的墓志铭了。

真相大白后,一生致力于研究包公的程如峰老先生考察发现,在包拯去世60多年后,金兵南侵,一路肆意敛财破坏。

著名的包公墓自然也未能幸免,被金兵损坏严重,为了迷惑他人,包家的子孙在金兵退后悄悄把包公墓迁葬至偏远的角落,而原墓则逐渐废为了耕地。此举令迁葬后的包公墓清静了800余年。

然而随着时间飞逝,这个秘密在包家后人和专门管理墓葬的“包氏恩生”中都已经失传很久,错误的墓葬反而被祭拜多年。

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据专家组的吴胜调查得知,守墓的不但有包氏本族人,还有世代以耕种墓田为生的护坟人和周围的百姓。事情到这里已经水落石出,金丝楠木棺内的并不是包公,而是其他人。

他们虽然对包公墓的迁葬不知情,却清楚地知道被金兵所毁的包拯原葬墓的所在地。这才在让千年后的今天,让真相得以揭开,守住了一代清臣最后的安宁。

今人常思,气节千古

横跨多个世纪后,从这个简陋的墓室中,我们仿佛还可窥见一个明敏刚正的背影,一代代安贫乐道的后人,一个高洁清廉的家族。

时间的长河会带走许多,可是终究带不走千秋的沉淀,也带不走人们的敬意。正气慑王侯,铡恶除奸传万世;遗风昭日月,蜀山淝水庆重光。享堂前的这幅对联似乎就是对这位千古名臣一生最好的注解了。

《包孝肃公家训》曾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

而在整个包氏家族的墓葬中,没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有的只是寻常的日用品和文字记载。

甚至后代的不少包氏子弟,都因为贫寒而终。

《包公(绶)墓志铭》中记载,包拯的小儿子包绶为官多年,遗物中“除诰轴著述外,曾无毫发所积为后日计者”,死后竟无葬己之财,还是由后代们凑了多年的积蓄,才得以落叶归根。

而在包公墓被发掘后,安徽当地也重拾了对包公精神的重视。近几年来,越来越多包公的纪念活动在这里兴起。

廉政文化展、包公文化研究会、包公诞辰等等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包公墓前也不再是门可罗雀,人数寥寥。从“一路清廉”景区到地铁包公文化墙,从《千年包公》纪录片到“包公杯”作品展演。不同的形式下,包公赋予这片土地的精神与内涵始终不变。

在提及包公时,当地的人们脸上充满了自豪:“包公就是我们这最好的一张名片。”

“三国故土,包公家乡”不再只是一个单薄的字眼,而是通过包公墓、包公祠、包河、清风阁等元素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将包公文化真正推向了人们的视野,让包公精神真正成为了文化交流发展的纽带。

结语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世上多碌碌之辈,追名逐利为求一世的荣华;而像包公这样两袖清风、爱民如子的官员就格外可贵。

也正是因此,历朝历代包公的故事被改编成无数的版本,流传在大街小巷。朝代越是黑暗,人们就越是怀念那个敢“上打昏君,下斩佞臣”的包青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