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195:历经磨难的包公墓

 meiqingji 2023-09-21 发布于山东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195:历经磨难的包公墓

梅庆吉

从清风阁西行不远,登上几十级台阶,就到了包公墓园。走上台阶,会看到巨大的雪松下立着一块巨石,上面写着“包公墓园”四字。包公墓入口处,是一座三开间硬山式结构大门,门楣上方悬挂着“包孝肃公墓园”横匾,抱柱上书写着一副对联:“嘉祐溯贤臣,待制直声,济美乎富欧韩苑;庐阳留正气,阎罗威望,当昭于河岳日星。”这道大门也收票口。

进门之后是一道影壁,上面书有“包孝肃公墓园”。转过影壁,就是子母双石阙,从阙门走进去,是一条笔直的神道,直通“神门”。右手方向立有一通神道碑,门楣上方悬挂着蓝地金字竖匾,上书“神门”二字。抱柱上的对联是:“正气遗文传稗史;清忠初绩著端州。”门的另一面上方书写着“弊绝风清”四字匾额,抱柱上也有一副对联:一身正气冲天地;两袖清风鉴古今。”

走进神门,迎面就是享堂,甬道两侧有望柱、翁仲、石羊、石虎等石相生。享堂正门前立着一个巨大的香炉,香烟袅袅。抱柱上的对联是:廉吏可为来者是式;故乡更美公乎其归。”外侧柱上亦有一副对联:“正气慑王侯铡恶除奸传万世;遗风昭日月蜀山淝水庆重光。”堂内正中的神龛内供奉着包公的神位,上书:“宋枢密副使包孝肃公拯之神位。”上方悬挂着“为政者师”牌匾。上面还悬挂有“清正廉明”、“正气凛然”两块牌匾。堂内金柱上亦有一副长联:“十五卷谠论排阊,江河不废,仰止高山,正道自千秋,宇宙声名尊孝肃;九百年明德在世,人物凛然,长留生气,凌云应一笑,岁时乡国荐芳馨。”享堂背面门楣上有“峻节风清”四字匾额,两侧四根抱柱上书有两副对联,一曰:铁面贮黄泉,清声远播,墓侧犹张三宝铡;赤心化紫气,明镜高悬,民间记念一青天。”另一曰:“执法不阿如镜之澈;铁面无私乃冰其清。”

神门

享殿

正对着享堂的,就是包公的墓冢。前有一碑,上书“宋枢密副使包孝肃公拯之墓。”碑后是巨大的封土堆,上面长满了萋萋芳草。墓冢的下面就是墓室,入口在侧面。向下有数十级台阶,就进入了拱形墓道,全长34.6米。门框为石制,上有浅浮雕缠枝牡丹和吉祥如意云鹤图。墓道两侧有仿古灯具,还有宋代石刻《二十四孝图》和《接引图》。墓室在墓道的尽头,入口处摆放着吴奎所撰那方极其珍贵的《墓志铭》,当然是仿制的,真品在文物主管部门。墓门处用玻璃挡住,游客是进不去的。隔着玻璃,可以清楚地看到那具巨大的金丝楠木棺材,在昏暗的灯光下,放射出幽暗神秘的光芒。那里面存放着20块包公的遗骨。棺材两侧,还放着当时出土的十二时神木俑。

楠木棺材

包公墓志铭

区旁边有一道小门,上方有“公正无私”匾额,抱柱上有溥杰所书对联:“忠正刚毅;清介廉明。”门的另一面门楣上写着“万古不磨”匾额,两侧抱柱上的对联是:人皆称铁面;公真是青天。”这个区域,是包公墓的附葬墓,这里有包公夫人董氏的墓冢,墓碑上写着“宋永康郡夫人董氏之墓”。长子包繶与长媳崔氏合葬墓,墓碑上写着“宋奉议郎潭州通判包公繶、节妇永嘉郡君崔氏之墓。”次子包绶与次媳文氏合葬墓,墓碑上写着“宋奉议郎潭州通判包公绶、蓬莱县君文氏之墓”。长孙包永年墓,墓碑上写着“宋宣教郎知崇阳县事包公永年之墓”。以及包拯近裔无名氏合葬墓,墓碑上写着“宋包孝肃公近裔合葬墓”。墓区立有一碑,上书包公留给后裔子孙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碑文为赵朴初书写。

包公夫人董氏墓

包公长子包繶墓

包公家训

其实包公最初安葬的地方不在这里,而是在合肥市东郊大兴集黄泥坎。1973年,文物考古部门对包公墓进行了抢救挖掘,1985年在包河边兴建包公墓园,1988年竣工。

包拯于北宋嘉佑七年(1062)五月十三日发病,同月二十五日逝世。包拯之死,引起了朝野震动。吴奎在《包拯墓志铭》里写道:七年五月己未,方视事,疾作为归。上遣使赐良药,辛未,遂以不起闻。车驾幸其第临奠,辍视朝一日。”又写道:公之薨也,其县邑公卿忠党之士,哭之尽哀。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衢路,若相属也。包公去世后,由他的女婿抚柩,回合肥老家,即以嘉祐癸卯八月癸酉日,葬公于合肥县公城乡公城里”。即合肥东郊大兴集公社双圩大队黄泥坎小队。

肥东县包公镇包公故里

包公去世以后,皇帝考虑到他的功绩,特给他的后代赐了一个“恩生”,负责管理包公祠墓及相关文物、资料,同时接待来访人员。墓旁有祭田数亩,“世奉免征”,由世袭守家户耕种,用以管理墓地、清明祭扫,以及一些相关事宜。从北宋开始,每年春秋两季,由庐州府学校长和合肥知县率师生前往祭扫。虽经元、明、清改朝换代,相沿不替。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包公墓遭到严重破坏。之后一直处于荒废状态。南宋庆元五年(1199),淮南西路安抚司干办公事林至写有《重修孝肃包公墓记》一文,记下了他当时看到的情景:“合肥,公之乡里也。中更兵火,子孙流离,故宅废为民居,独庙祀存焉。然而土封荒废,宰木剪拔,担夫牧竖,往来莫禁,甚者蹊其墓田,欲夺而有之。”于是拨公款进行修缮:“教授丁君端祖、县令潘君友文相与鸠工敛材,次第修治。不逾月,斥公帑助其役费。”修复后的包公墓,“祭享有堂,墓道有门”,“植艺松桧,立表树阡”,并且修了围墙,“缭以周墙,方一百五十步。”墓道上有石人、石马、石羊、石碑和香炉。清道光年间,包拯后裔还曾在墓前树立一通石碑,高约2米,上书:“故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龙图阁直学士谥孝肃包公讳拯之墓。”

原来的包公墓

1973年,有关部门对包拯家族墓群进行了抢救发掘。此事导源于1973年3月10日《安徽日报》的一则通知,是合肥第二钢铁厂发的,说是要在包公墓这个地方建石灰窑,请长眠于此974年的包公挪挪地方。通知全文如下:

合肥市革委会冶金建设指挥部因建设需要,在东郊大兴公社双圩大队征用土地一片(包公墓处),东起合肥造纸厂道路,西至黄泥坎土路,南自铁路专用线,北到双圩大队办公室,上述范围内坟墓急需迁移,希各坟主于一九七三年三月十二日至三十一日前,持当地革委会证明前往大兴公社双圩大队办公室办理迁坟事宜,逾期按无主坟墓处理,特此通知。

尽管早在1956年,包公墓就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这并不重要,“抓革命,促生产”才是第一位的。“文革”期间,安徽省博物馆更名为“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简称“万岁馆”。负责文物工作的吴兴汉同志看到《安徽日报》上的《通知》,他的第一反映就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怎么可以随便挪动?”为此,他专程跑了一趟包氏家族墓地。呈现在眼前的情景,让他感到无比的心寒:“虽然尚有十几座大小不一的土坟丘仍原封不动地凸现在那儿,包公的墓丘却分明已经被挖开,坟头不见了,原来是坟头的地方,现在成了一个面目狰狞而丑陋的大坑,坑里盛满了肮脏不堪的秽水。”(陈桂棣《包公遗骨记》)他下意识地感觉到,省级文物单位的包氏家族墓群,是该做些什么了。

包公墓位置示意图

这份《通知》也放到了当时安徽党政一把手李德生的办公桌上,他对此事十分重视,明确做出指示,由省“万岁馆”、市文化局、合肥钢厂、大兴公社以及包公后裔联合成立一个“包公墓清理发掘领导小组”,由“万岁宫”领导吴兴汉和文物考古学家程如峰具体负责。并拨了3万块钱,作为活动经费。

包公原墓示意图

考古工作者来到现场,看到在东西64米、南北52米的范围内,散布着十余座大小不一、高低不等的墓冢。这就是包氏家族墓地。在这些墓冢中,有一座最大,据包氏后人讲,那就是包拯墓,其他都是包拯后裔子孙的墓。他们每年都要在这座墓前举行祭拜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一个考古方案,先从最小的墓做起,积累经验,权当作一次“预演”或“彩排”,逐步由小到大,先易后难。

包公墓出土时的情景

这座小墓的编号为M1,封土高约3米,底径约7米,长方形竖穴土坑。考古挖掘工作由这座小墓拉开了序幕。可当把墓挖开的时候,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竟然是一具价格不菲的金丝楠木棺材,大家一下子惊呆了。《合肥东郊大兴集北宋包拯家族墓群发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写道:“墓室中部稍偏南处置一楠木棺,全长2.1、大头宽0.7、小头宽0.64米。全棺以四块整板拼成,棺盖全部朽烂,四壁大部烂掉,唯棺底板尚好,厚10厘米,呈咖啡色。原髹黑漆,漆面大部剥落棺底两旁。棺底部东西两侧发现排列有序的铁环六个,直径均为10厘米。”这样高规模的棺材,与这样简陋寒酸的墓冢,简直太不匹配了。你知道这个金丝楠木是什么概念吗?在我国历史上,楠、樟、梓、椆并称为四大名木,而楠木为冠。在中国古建筑中,金丝楠木一直被视为最理想、最珍贵、最高级的建筑用材,在宫殿苑囿、坛庙陵墓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就是说,金丝楠木基本就是皇家用品。可包拯的棺木竟然也是金丝楠木,这不是超标了吗?有人还借题发挥,说包拯根本就不是清官。若就包拯本身情况来分析,他不可能给自己准备这样高贵棺木,但仁宗皇帝呢?包拯死后,他亲临祭奠,并辍朝一天。用高规格来安葬自己特别倚重的大臣,这个可能性是有的。另外你注意棺材两边那六个铁环了吗?那是牵引棺材时所用,古代称“执绋”,也不是一般人可以用的。

仅凭这些,还不能确定这口棺材就是包拯所用,接下来的发现,则毫无疑问把这个问题给坐实了。在墓室里,发现了两方墓志铭,一方为包拯的,为与包拯同朝为官的吴奎所写。《报告》介绍说:“包拯墓志一盒,志盖长1.23、宽1.22、厚0.13米,四周有斜坡,中部阴刻篆书《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志铭》十六字,志铭长1.26、宽1.25、厚0.14米,刻文51行,每行五十九至六十三字,共约三千二百字……可惜此墓志铭出土时已碎为五块,有明显打击痕,一些字迹漫漶不清。”

包公墓志铭出土时的情景

另一方为包拯夫人董氏墓志铭。《报告》说:“董氏墓志一盒。盖与铭均长1.13、宽0.85、厚0.10米。志盖中部阴刻《宋故永康郡夫人董氏墓志铭》十二字。志盖出土时碎为七块,有明显的打击痕。其中右下方的一个拐角出土于董氏原墓葬的墓道填土中。志铭二十四行,满行三十五字,共七百七十三字。”这些足以证明,这就是包拯和他夫人的合葬墓。接着人们在棺材里发现了一些遗骨。《报告》又写道:“由于棺盖腐烂,棺内已填满淤土,在棺材的中部发现一些零碎的人骨,大部朽成粉末状。从极少数碎片可以看出是头盖骨和四肢骨,较大的一块头长6.3、宽5.3、厚1.12厘米。一段肱骨长9.6,宽2.3,厚1.7厘米。”起初人们以为是包拯夫妇的,可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这些遗骨全是男性,年龄在40岁以上,这与包拯的年龄基本吻合。又经安徽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进一步检测,确定包公为中等身材,约165公分左右。

包公夫人董氏墓志铭缺的一角在另一座墓里找到

这个鉴定结果,又让人们陷入了云里雾里。既然是包拯夫妇的合葬墓,为什么会这么寒酸?棺材为什么会那么高档?为什么会有两方墓志铭?下葬时墓志铭应该是完整的,可这两方为什么破损的这么严重?既然是合葬墓,为什么只有一口棺材?为什么只有男性遗骨而没有女性?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正在人们疑问重重的时候,“柳暗花明又一村”,又有了新的线索。有一个神秘人物来到考古挖掘现场,对工作人员说:“这根本就不是包公墓!”他的话立马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他。见此情景,他自我介绍说,他姓夏,叫夏广宏,他们家世世代代为包公守墓。接着他又说,包公墓在前边那片油菜花田里。这让考古人员为之一振,大家跟着他向那片农田走去。他指着一个地方说,包公的墓就在这。按照他的指点,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很快,一座高规格墓室出现在了大家眼前:墓室是用条石砌成的一个拱形地宫,宽5米,进4.8米,面积25平方米。受到严重盗扰,放置棺材的砖台还在,长2.15米,宽1.3米,高0.33米,但棺材已经不见。在墓里发现了一个砖台底座,是放置墓志的,与小墓出土的包拯墓志铭尺寸吻合,说明那方墓志铭就放在这里。还发现一件男木俑,高34.6厘米,头戴道冠,正面刻了一“王”字,身穿方领外衣,腰束宽带,双手叠于胸前。据考证为“十二时神”之一,在古代,至少应是二品以上官员所用,也与包拯的身份吻合。根据以上两件事情,大家一致认定,这就是包拯原墓。

包公遗骨

包拯的棺材与墓志铭为什么又移到小墓里去了呢?人们自然会向夏老先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他讲了这样一件事,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一路烧杀抢掠,对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墓葬进行大规模挖掘,包公墓就是那时候被破坏的。事情过后,其后裔及乡亲把包拯墓剩下的东西,如棺材、遗骨、墓志铭等进行清理,为防止再次被盗,安放在了一个不显眼的小墓里。

包公墓出土的文物

那座被当作包拯墓的大墓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座墓也曾遭到严重破坏,他们挖掘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封土,形成了一大坑,里面全是污水。此墓在墓地中轴线的正南,北墙与包拯原墓葬的南口紧接。是一座拱形石墓室,南北长4.44米,东西宽4.49米,高3米。里面基本上空空如也,没有什么陪葬品。但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是在西南角发现了一个残破的砖台:“长2米,宽60、高14厘米,用四层薄砖砌成。在砖台的东北部发现棺木一小块,长10、宽4.5、厚约1厘米。观其颜色与质地,可能是楠木。”其尺寸与小墓里的董氏墓志铭吻合。还发现了一块墓志上的拐角:“在墓道中除发现一些碎砖外,还在地表之下2.2米,北距墓门1.5米,下距墓道底部1.25米的填土中,发现一块董氏墓志盖上的一个拐角。”这个拐角,与小墓里出土的董氏墓志铭缺少的一角完全吻合。这个极其重要,充分证明这座长期以来被当作包拯的墓,原来是董氏的原葬墓。这就是说,金兵破坏的墓葬,也包括董氏的这座墓。事后,人们把她的墓志铭移到了小墓里,与包拯的墓志铭放在一起。董氏的棺材与尸骨去向不明。

包公墓出土的文物

这次考古挖掘,从1973411日开始,到811日结束,历时4个月。共发掘墓葬12座,出土包公和夫人董氏、大媳妇崔氏、小儿子包绶、小儿媳文氏、大孙子包永年等墓志六方,还出土有瓷器、银器、陶器、铜器等50多件陪葬品。《报告》里,介绍了包拯家族墓地的基本格局:“包拯原葬墓及董氏原葬墓居北居中,即位于中轴线上,东南侧上下两排埋葬着包拯的子孙墓,上排为包绶夫妇墓及一座无名墓,下排为包繶夫妇墓、包永年墓,及两座无名墓。西南侧也有两排,上排为包拯夫妇迁葬墓,下排为三座无名小墓。”

包公墓出土的文物

在这些墓中,除包公棺材里的那些骨骼外,还出土了许多骨骼。文物法有规定,骨骼不算文物。所以考古挖掘结束后,这些骨骼都交由包公34代孙包遵元保管。他们把骨骼装在12口小棺材里,可能是按人分的,运到包公出生的肥东县文集公社(今包公镇)大包村,准备安葬在那里。却遭到了公社书记的蛮横制止,他说:“搞封建宗教活动,大包村的土地不能让封建社会的孝子贤孙给抹黑。”无奈之下,包遵元又把这些骨骼拉了回来,在房山头修了个披厦,暂时存放在那里。对于存放在披厦里的那些遗骨,包遵元一直心怀不安,时刻想着让这些先人入土为安。

包公墓出土的十二时神木

惦记这些遗骨的,还有肥东县文集公社大包村的包公后人包先正。19751223日,包先正和女婿赶着毛驴车到合肥来运饲料。他见到包遵元,商量说,趁现在风声较松,还是应该偷偷运回去安葬。可是要将12口棺材都运回去太显眼了,只能采取合并的方法,除了装有包公遗骨的棺材没动,其他的合并到了1口棺材里,把两口棺材偷偷运回老家。一天深夜,大雪纷扬,一行人潜上龙山,将包公等人遗骨偷偷地埋了。为避免发生意外,坟头只隆起不足二尺。当他们离开山坡时,大雪已慢慢覆盖了一切。

装包氏族人遗骨的12个小棺材

“文革”结束后,重修包公墓的事情又被提上日程。当年负责挖掘工作的合肥文物管理处的程如峰,找到了负责安葬包氏遗骨的包先正,在他带领下,找到了那座包公墓。后来程回忆说,那次没有向包先正讲明此行目的,或因此留下了永久的遗憾。1986年,新包公墓在包河畔的包公祠旁建成,人们期待着将葬在大包村的包公遗骨迁来,让更多的人走近这位廉正为民的千古清官。可当大家来到当初偷葬的那块墓地,把土挖开,意外的事情又发生了:先前的两个木棺不见了,从墓穴里露出了粘满泥土的陶罐,总共11个,最上面1个,下面2个,再下面41排,摆了2排。但陶罐里什么也没有。这到底发生了什么?可这时,负责安葬的包先正已经去世两年。程如峰赶紧找到包先正的亲子包训祥询问,可他对此事一无所知。当年,偷葬祖宗遗骨的事只交给包先正一个人,他为人正直,守口如瓶,从未跟任何人说过。那些遗骨,成了永久的谜。

打开临时安葬遗骨的地方,11个陶罐里空空如也

好在当年送审的那35块包公遗骨,一直保留在文物部门。新的包公墓建后,人们从那里取出20块,安放在那口珍贵的金丝楠木棺材里,剩下的15块,被保存在省博物馆。经过毁墓、迁葬、无法下葬的几次周折,这位被世人崇拜的清官包公,终于有了一个理想的归宿,呜呼,善莫大焉!

《宋史》作者脱脱,在《包拯传》的最后,说了这样一段话:“拯为开封,其政严明,人到于今称之。而不尚苛刻,推本忠厚,非孔子所谓'刚者’乎!”他所引孔子的话,见《论语·公冶长篇》:“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孔子说他没有见到刚强的人。有人说申枨(孔子弟子)是刚强的人。孔子反驳说,他欲望太多,怎么能算得上刚强呢?这就是说,一个人若私欲太强,是刚强不起来的,因为“无欲则刚”嘛。而脱脱认为,包拯没有私欲,光明磊落,他就是孔子所说的那种刚强的人!

202279日第一稿

2023425日第二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