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死后,7个城门同时出现21口棺材,盗墓贼看后说:这是阎王墓,如今就在合肥市中心

 无为洪建国 2018-03-09

华东名城合肥,在其2000多年的历史中可谓人才辈出。远的不说,仅千年间葬于合肥大兴集的便有宋代的包拯、明朝的蔡国公张得胜和清朝的李文忠公李鸿章。

像这样的“一里三公”,在全中国也是绝无仅有的。

而在此“三公”中,无论是年代的久远、名声的大小、好坏还是为人们津津乐道流传至今轶事佳话的多少,包公都是当仁不让、首屈一指的。

如今在合肥闹市之中,就有一个园子,这个园子叫做包孝肃公墓园,据说包公当年葬身之地便是此处,旁边流淌着合肥的环城河,这条河也被冠以他姓,名为“包河”。

在古代,特别是官官相护的朝代,做一个好官不容易,做一个清官不容易,做一个正直的清官难上加难。

这不仅需要有操守,更要有胸襟,好在历史上中国的官场虽然黑暗,但正直的官吏也不乏其人,包拯就是其中之一。

有谁又能知道:就是这位生前刚正不阿,死后备受赞誉、受世人传颂的包公,他的遗骨千百年来,竟然数易其地凄然流浪以致最终难得保全。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为何包公墓疑团种种,今天徽脸就带大家了解“合肥名片—包拯”的死后疑云。

发现墓葬,却非包公原葬地

1973年的春天,合肥二钢拟在安徽省合肥市大兴集建石灰窑,便于《安徽日报》上登出了一个通知,限时迁走已有974年历史的宋包孝肃公(包拯)墓,逾期将按无主坟墓处理。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震惊了,一个已经有千年之久的墓葬群,哪里还有主人。

而一代名人,合肥名片,就要被平,这让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难以接受:难道不该让忠直仁臣入土为安。

从事考古研究已50多年、现已耄耋之年的吴兴汉当时得知这个消息后,觉得应对包公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至少这也是一种保护,既能让包公墓免受破坏,又能整理出一些宋代文物……

虽然清理发掘包公墓的请求很快就被批准了,但由于当时考古人员比较少,只能应急地从省博物馆、市文化局、市公安局、合钢二厂以及包拯后裔中抽了十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班子——包公墓清理发掘领导小组。

对于当时的考古学者来说,这其中还有一个难题:包公墓到底在墓葬群的哪里?

史料记载,包公是在病逝后的第二年从开封归葬在合肥市大兴集的。

由于包公生前执法如山,得罪了不少皇亲国戚、贪官污吏、地痞恶霸,他们对包公无不恨之入骨,欲焚尸碎骨而后快。

因此,当时包公的家人做了21口同样的棺材,由合肥当时的7座城门同时往外出殡,让人真假难辨……

历经900多年的蹉跎岁月,至获准发掘时,已经没有人知道包公真正葬在哪里了。

吴兴汉和同事们进行甄别,最终选择最有可能的一个墓葬开始入手,这是一座小墓,让所有人没有料到的却是一击即中。

小墓中竟然挖出了一口非常珍贵的金丝楠木棺材,楠木棺材底板两边,还排列有序地悬挂着6个抬运的大铁环。

虽然棺材的局部有些腐烂了,但90%都还是好的。

但棺材中的骨骼不像正常入葬的是一副人的骨架,不仅是非常凌乱的一堆,而且有些骨头还是破碎的。这也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墓志铭中,其中一块能拼凑完整的墓志铭上书有“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等字样,而另一块尚缺一角的墓志铭上则写着“宋故永康郡夫人董氏墓志铭”等的字样。

竟然是包公夫妇的墓志铭,但为何如此支离破碎?

于以上种种反常现象,人们只能初步作出判断:这座墓并不是墓主人的原葬墓,而是迁葬墓。

因为,如果不是迁葬墓,它有两块墓志铭就应该有两口棺材,而且应该有比较完整的人骨架。

但如今的现象说明,可能原葬墓被盗过以后,有人匆忙间将碎骨头收集在一起挪来这里的,所以是迁葬墓

刚正招祸,忠骨飘零,千年未得安息

想要破解一连串的谜团,找到包氏后人,从他们手中保存的《包氏宗谱》中寻找线索,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公元1062年包公卒,宋仁宗亲自登门悼念。为了追念包公生前的功勋,不仅照顾他的儿孙在朝为官,还特赐了包公后人为荫袭“奉祀生”,亦称“恩生”,即负责管理包公祠堂、墓园以及有关包公的文物和文史资料的包氏包公一支的族长。

“恩生” 一般只能由长房长子接任,最后一代恩生是包公的第三十五世孙包先海。

由于包先海只有一个女儿,包先海曾将亲戚的儿子过继过来作为恩生的传人,

可是解放后,包公祠堂由政府负责管理,继子便徒有其名了。

所有流传下来的东西仍保存在包先海女儿手里,可是在“文革”早期便被烧毁了。

几经周折,程如峰终于在距离合肥很远的包家洼找到了一本民国七年绘制的《包氏宗谱》,

但是,其中记载包公的埋葬地依然在主坟的位置上。

可见,迁葬一事连大多数包氏家人都不知道。虽然包公是什么时候迁葬到一号墓的、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包公的墓志铭是被什么人砸碎的等仍是一个谜,

但却意外地破解了包公的长相之谜:并不像以往人们一致认为的“包黑炭”,而是一位白脸书生,个子也不高……

据说:当年包公上朝的时候,文武百官经常挤得他透不过气来,仁宗皇帝于是特地赐给他一顶帽翅很长的乌纱帽,并下诏说碰到帽翅者死,从此就没有人能挤到他了。

那么,会不会是记恨包公的人在他死后砸碎了他的墓志铭呢?

为什么迁葬这么重大的事情,包氏后人竟没有人知道呢?

又是谁仓促间将包公的遗骨迁葬到一号墓的呢?

恰在这时,一位每天都会出现在发掘现场的叫夏广宏的老人透露了一条重要线索:他们家祖祖代代都是包公的看墓人,

听上一辈人讲的,真正的包公墓在后面那块油菜地里头…

经探铲探试,油菜地下面不仅真有座墓,而且是石头的,其规模也要比原来的墓大得多。

但当石造的墓穴被打开后,眼前呈现出的是令人发指的景象:盗墓者明火执仗采用“大揭顶”的方式对墓葬进行了严重的破坏,整个墓底居然不剩一块铺地的砖石……

由此看出,那次盗墓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包公墓中的文物,更多的是一种穷凶极恶的发泄。

因为传说包拯变成阴间的阎王,谁敢盗阎王的墓?而盗墓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不盗包拯墓,毕竟他们相信那是阎王殿。

而且盗墓的时间已经非常久远了,据推断,就是应该是宋朝年间的时间,也许就是政敌所做。

即使墓葬已面目全非,但是还有原先摆放墓志铭的砖台,其大小与前面发现的包公墓志铭正好吻合。

由此可断定,这里就是包公的原葬墓。

再结合大量史料人们终于弄清:包公墓在遭到破坏后,再加上宋金间连绵的战火,是包公的后人在逃难之前仓促间将包公的遗骨迁葬到小墓中的。

别看埋葬方式非常仓促和草率,但从位置上看却是经过精心设计的:1号墓偏离主墓区,前面又有一个疑冢,很不容易被发现。

这样,900多年来,包公的遗骨再也没有受到任何打扰,一直被完好地保存下来。

但是,无论是当时迁葬包公遗骨的人还是后来发掘时在场的人们谁也不会想到:包公的遗骨还会经历第二次漂泊。

颠沛流离,不知所踪,只剩下34枚骨头

发掘工作随着包公原葬墓整理结束而大功告成,发掘小组将包公及其家人的遗骨交给了包氏后裔。

包氏后裔决定将遗骨运回大包村。

1973年8月的一天,包公及家人的遗骨被分别装殓在11口小棺材(木匣)中运回了包公的故里大包村。

谁知,当地的公社书记却以“搞封建宗教活动,大包村的土地不能让封建社会的孝子贤孙给抹黑”为由不允许包公的尸骨下葬,否则立即销毁。

一介草民,尚有三尺葬身之地,千年的忠魂,却得不到一抔黄土!

无奈之下,为了保住老祖宗的遗骨不被销毁,包氏后裔只得把十一口木棺重又送回合肥前进新村的包公第34代孙包遵元家里。

包遵元在他家房子山墙的东边盖了一个小披厦,把这11盒子遗骨都放在里面,摆了很长时间。

同年的12月23日,大包村的包先正和女婿赶着毛驴车到合肥来运饲料

。由于几个月过去风声没有前段时间那么紧了,包先正便和包遵元商量:老祖宗的遗骨不能总放在披厦里,趁现在风声较松还是偷偷运回去让他们入土为安吧!可是要将11口棺材运回,太显眼了。

最后,除了装有包公遗骨的棺材没动,其他的完全合并到了1口棺材里,这样一并,就只剩下了2口棺材。

就这样,这2口棺材在严密的伪装下被运回老家偷葬了。

但这个墓葬又被以“反封建”的方式破坏了,只剩下34枚遗骨,其余再也找不到了。

最后,挖掘小组的程如峰就把遗骨放在自己卧室的床下,放在一个小木头盒子里,一放就是几年。

最终,这些遗骨分两部分藏于包公墓和安徽博物院。

虽然文物部门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一个规定:骨头不作为文物,不入库房。

如今,这34块遗骨,便是包公仅存的遗骨了。

而被掩埋至今不知所踪的,显然是一段永远不打算向外界张扬的,充满着痛楚、困惑而又无奈的故事。

没能将包公其他的遗骨找到,程如峰老人始终都觉得很遗憾。

但包氏后人却想得开得多:也没有什么遗憾的,因为时间太长了,能保留一部分骨头到今天已经万幸了,而且还找到了墓志铭,确定了他的墓。

如今人们更看重的应该是包公的人品、美德,而不是遗骨。

这么想,我们也就心安理得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