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专业小白社工成长的心路历程

 社工客 2022-03-17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叶于僮

在成为社工前,我与大部分女性一样毕业后找了一份双休且待遇尚可的幼儿园文员工作。然而这第一份工作的任职时间就如人民日报在18年发表文章一样,“95后第一份工作平均在职时间仅7个月”。我尝试做过物业前台、课程顾问、公司文员,都做不长久。结婚生子后我向往安稳安定的生活,在孩子三个月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则招聘的消息,离家近、福利足,正是阳光家庭凤鸣项目的招聘。

目前我入职已经一年了,在机构中会看见有资历的同工因个人发展离职,也看见刚入职不久、非专业的新人在试用期就离开。我想通过分享自己在社工路上“学走路”的经历,使非专业新人同工获得支持,有坚持下去的信心。

原地踏步,心满意足

作为一名行业新人,相关知识、工作经验匮乏,我内心一度惶恐不安。项目主任体谅我是非专业的小菜鸟,前期工作安排主要是协助同工,那个时候真的挺满足,事少舒心。

凤鸣项目的特色是义教班,由一线社工负责,前期召开家长会、课程铺排、物资采购,中期授课、分工安排,后期总结复盘,我的工作是协助开展课程,即授课过程拍照、分发材料及维持纪律,课后写课程记录。我一方面感叹同工的超强能力,一方面又在庆幸,还好自己不用负责这么多。这份被安排的工作真是我的理想型。

刚迈出一步,摔了个跟头

但再怎么安于现状也是需要成长的,一路走来,灰心叹气、扪心自问,常伴左右。记得我首次负责一场活动,成就感没多少,扑面而来的是挫败感,至今想起仍觉得欲哭无泪。

我首次负责开展活动在四月份,服务对象是社区儿童青少年,以“童心向党”为主题,主要内容是小组队伍根据指示寻找场馆内丰富的党建知识完成填空和听老党员讲故事。在主任的提点下,改变了描述方式,使服务对象更易理解游戏规则、变得更加趣味:队伍根据“藏宝图”找出“答题锦囊”,题目范围就在场馆内。我对这场活动的设想是:环节一,队伍团结合作、分工明确,共同完成题目,并且能记住1-2个党建知识点;环节二,认真听老党员讲故事,能有一点感受。

结果令我产生深深的挫败感,队伍中拿到题的人就开始自己做,也不进行题目分享,有的队员甚至都不知道要干什么,在场馆内来回跑,现场氛围热烈,但问及有哪道题令你印象深刻却是鸦雀无声;听老党员讲故事的过程中部分孩子坐姿歪扭,思绪偏离。

充满挫败感的我向督导求助,表示需要情绪支持。督导肯定了这场活动的趣味性,同时传授“把不可控因素变得可控”的技巧。正所谓摔了个跟头,拾了个明白,失败教训也是一种经验。

外展宣传,向居民介绍项目

擦干眼泪站起来,跌跌撞撞也无碍

自我怀疑是必经心路,但在经历挫败感后,能进行失败教训的经验总结,并对自己正向暗示:这次出错也好,下次注意就不会再犯了。目前为止,我的社工之路走得不够熟练,但是在我看来,也有逐渐发光的一刻。

社区漫步是一种不错的锻炼自己胆量、提高与人交往能力的方式,在意识到自己羞于表达时,我尝试走进社区。8月漫步北区片区时,我观察到社区环境变得整洁,还发现一处居民聚集点,但没有意识到应该上前交谈;11月基业花园片区漫步时,我开始有意识地靠近居民的聚集点,主动与居民搭话。余爷爷是一名老党员,他反映一群老大爷在正门处聚众打牌,影响不好。我趁机向他宣传党群服务站开放时间、场馆要求及社工开展过的活动,请余爷爷多多关注项目。

一番锻炼后,我发现自己敢开口了。在项目设摊宣传时,我能热情主动招呼靠近摊位的居民,过程中还总结出自己的一套话术:针对妇女,打探到孩子的年龄,年龄小的宣传社区义教班的精彩课程,年龄大的则宣传义教班是提供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增加居民对义教班的知晓度;针对长者,向他们宣传项目开展过的活动,树立项目的良好印象。

“耆共聚,乐延年”社区长者联欢会-长者们一起进行手指操

在12月的长者联欢会中,我发挥与人交往的长处。前期与社区合唱队积极沟通,动员她们作为表演者参与活动。经合唱队队长介绍,又与隔壁社区的曲艺社取得联系,邀请他们登台表演。联欢会的顺利开展令我收获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放宽心再坚持,成长路上莫贪急

90%新人同工都会在工作中产生挫败感,觉得每次开展活动总是差那么一点点,觉得自己不敢与居民交流,但是当你在自我怀疑中发现不足,但也能看见自己的成长,总结经验,发现自己有应对工作的能力,自然就坚持下来了。

此经验分享从个人实际出发,非专业小白社工可作参考,没有哪条路是平坦易走的,愿你我能在社工行业坚持下去,加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