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奶茶?有可乐;没有可乐?有北冰洋;没有北冰洋?那就不知道喝什么了?
早年间,没有这些糖精色素勾兑的乱七八糟的饮料,逛街的人喝什么呀?偶尔在一本杂书中看到的记载,挺有意思,我也就随手记了下来。
过去的西单商场往北,还有个临时商场,解放以后拆除了。哪来的呢,是西单商场早年间着过一场大火,被夷为平地。火后就搭了个临时商场,方便人们做买卖。后来,虽然西单商场重建了,可是这个临时商场也保留了下来,名字还叫临时商场。
今天说的就是在这个临时商场西门,有一户买卖有点意思。他呢,也没有字号,老板的身后,有个玻璃框,里面白纸黑字,写着五个字:河间王宝山。慢慢的这也就成了他的字号。
那他卖什么呢?梨汤。就是早年间替代现在的可乐,奶茶的东西。这个王宝山呢,干净,利落。老板背后一个土台上放着几个茶炉,上面放着几个沙铫子,里面放着煮好的梨汤,旁边再单搁两个沙铫子,一个里面盛开水,一个里面盛凉白开,方便可是兑着梨汤喝。老板面前是一溜的长桌,铺着干净的桌布,长桌四周是长凳,方便客人歇脚,喝个梨汤。
熬梨汤也有讲究,他是几种梨拼起来熬,有的梨甜,取其甜味,有点梨酸,取其酸味,还有的梨耐煮,取其形。煮好以后,加冰糖勾兑,让其味道更浓。(书中原话,放冰糖不是为了甜,而是为了味道更浓,不甚理解)。咱就说说这不比现在的奶茶健康多了?喝热的也行,喝温的也可以,所有的原材料都是天然的,还让你看着煮,简直就是绿色无公害。
那还有人说了,夏天了,梨不好弄了,怎么办?他也有办法,卖冰棍,土法冰棍。
怎么做呢?拿个木桶,里面装上碎冰,碎冰之间再放上几十个冰棍模子,也就是直径两厘米,深十五厘米的小白铁桶,里面倒上冰棍的原料,加了糖和香精的白开水,中间再加一根小竹签木桶里面的冰一化,带走白铁桶中的热量,白铁桶中的水自然就冻住了。然后抓住竹签,一转一拧,一根冰棍就出来了。为什么说王宝山卖冰棍呢?因为据说王宝山是土法制作冰棍的第一人。
民国时期,政府有关于食品安全的法令法规吗?可是看似小商小贩们都是挺自觉的。除了当年化学的东西少,贵以为,和商贩的人心有没有关系呢?以前的商贩,摆个摊,是干好了,为的给我赚钱,为我养家糊口。现在的人们,做个买卖,首先是这个买卖得挣钱,至于挣了钱这个买卖干成什么样,就没人管了。这就是现在的百年老店越来越少了。钱,可是越挣越快了。好像又有点发牢骚了,不谈这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