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我们真的好年轻。一脸的稚气,一副乳臭未干的模样。青春年少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伟大抱负和远大理想,长大后当科学家、当医生、当作家┄┄。仿佛我们长大后,真的就能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和远大理想似的。 如果没有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那场浩劫,或许,我们这代人当中真的会有许多人,能够实现自己的宏伟梦想。因为,那时我们在学习上真的好刻苦,好用功。尽管上学时我们的生活都很拮据,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向着心中的伟大抱负和远大理想进军的坚定信念。 回忆青春年少时,可能心中会有些苦涩,但那毕竟是我们青春年少时曾经的梦。然而,这终究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我经常想,如果我们当年曾经的梦,真的梦想成真的话,我们现在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我们这代人中不乏杰出的的人才,包括现在党中央的集体中,大部分领导都是我们这代人。还有许多我们的同龄人,当年都在各地各级的领导岗位上建功立业。这充分说明,我们这代人尽管被历史遗弃,但我们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奋发努力,穷尽一切办法,在空间有限的缝隙中求生存。为了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我们刻苦学习,奋力拼搏,终于在人生的夹缝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想当年,这是一个令人感到很沉重的话题,毕竟我们在时光的流逝中,已经青春不在。再回首,好像要在已经荒芜了许久的大草原寻觅遗失在某个角落里的一粒微小的种子。尽管这已是青春遗梦,但仍然令我们想起那些曾经的青春岁月。 我们的心里,明明知道在深邃的岁月里,拣拾曾经的遗梦已是不可能,但我们仍然固执里坚守着一种信念,那就是希冀着我们曾经的伟大抱负和远大理想,能同现实的梦相偎相拥。毕竟,我们曾经做过同样的梦。 想当年,我们真的好年轻。行囊里装着浅薄的知识,很少离开家门和父母的我们,却要远离家乡和亲人,到那个遥远的,陌生的,了无生气的小小村落,耕种着祖先们曾经耕种过的土地。那些还算肥沃的沃土,成了我们的第二故乡。即使回城许多年之后,仍然深深地眷恋着那片深情的土地。那片土地是我们生活,劳动了多年的地方。那个地方也曾经有过我们的痛苦、迷惘和泪水,也曾经有过我们的欢乐、愉悦与舒畅。 为什么我们仍然对她那样的痴迷?那样的留恋,那样的难以释怀呢?因为我们的人生航船从那里起航锚,我们青春的目光,从那里开始远眺。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们从那里开始,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想当年,不仅仅是为了缅怀我们的青春岁月。也使我们想起了那片深情的沃土,还有那简陋的茅舍,泥泞的乡间小路,深深的车辙,还有我们青涩的苦恋。 想当年,并不是我们想要向历史讨债,1700多万知青青春的债,任何人也无法偿还。我们的目光应该遥望更深远,更辽阔的时间和空间。因为在遥远的,辽阔的时空里,有我们这代人不朽的灵魂。即使将来我们化作一抷黄土,一粒尘埃,深远的,辽阔的时空里,我们的灵魂仍然会深情地注视着曾经生活、劳动过我们的那片沃土,还有那永恒的青春记忆。 想当年,我们应该为曾经的的岁月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曾经的迷茫、疑惑、浅薄的阅历,曾经陪伴着我们一起成长。现在,我们已经行走在奔七的路上。有人说我们已经老了,其实我们正当年。体力、精力、精神头儿不减当年。不是吗?我们建硕的身影,每天都穿行在公交车、菜市场里,行走在接送孙辈上下学的路上,不辞辛苦地为儿孙辈儿们准备着丰盛的晚餐,充当着他们的全职保姆。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这代人,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尽管有些人对我们的所作所为颇有微词,但我们认定的目标从不后悔,从不放弃,仍然我行我素,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的高贵品质。 想当年,我们已经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年近古稀的长者。这个年龄正是参透人生,看破红尘的最佳季节。让我们在这个璀璨的季节,播下心中希望的种子。辛勤的耕耘、浇灌、施肥、除草,让它长成参天大树。 到了那时,让我们聚结在参天大树之下,幸福的放声歌唱:“亲爱的人啊,携手前进,携手前进。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阳光┄┄。 作者简介:雷庆林,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抚顺市作家协会会员男1950年生于抚顺爱好读书与写作曾在企业任宣传干事、宣传教育主任区文明办主任乡镇党委副书记区委党校副校长有多篇小说、散文、诗歌、随笔、杂文、游记等发表于中央、省、市、区级报纸、杂志。2020年10月出版18万字《我的知青岁月》纪实作品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