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十五军是长征中唯一一支不仅没有减员,而且部队还有扩编的红军,这支部队于1935年9月到达了陕北,到达陕北后,红二十五军改编成红十五军团,徐海东担任了红十五军团的军团长,带领红十五军团参加了直罗镇战役等一系列巩固陕北根据地的战役,红十五军团也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将领,比如今天我们要讲的红十五军团的政治部主任郭述申,就是徐海东的手下大将。那么,郭述申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他在建国后过得怎么样呢? 
郭述申出生于1904年,湖北孝感人,1922年,18岁的郭述申进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读书,在这里他接触到进步思想,并开始参加学生运动。1927年,他加入我党,之后开始参加秋收起义的筹划组织。第二年,郭述申到了上海,开始才上海接受培训,准备参加地下工作。这段时期,郭述申频繁参与到反抗国民党的行动当中,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验,为自己将来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
1930年,郭述申被组织派到了鄂豫皖边区,担任了特委书记的职务,在这之后,他推动了鄂豫皖根据地的统一与发展,为鄂豫皖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是鄂豫皖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更是红四方面军发展壮大的功臣之一。而且郭述申也率领部队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第三到第五次反“围剿”,并跟随红二十五军参加了长征。
红二十五军的长征非常顺利,长征途中没有任何减员,在1935年9月到达了陕北。到达陕北后,红二十五军改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担任了红十五军团的军团长,郭述申则被任命为政治部主任,率领部队陆续参加了直罗镇战役以及劳山伏击战和榆林桥战斗,巩固了陕北地区的革命根据地,同时也成为徐海东的手下大将。
红十五军团与中央红军会师后,郭述申被任命为红十五军团的政治部副主任。在这之后,郭述申主要从事政工工作,宣传了红军的“三大纪律八大注意”,为红军在陕北地区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郭述申被调回湖北,进入新四军第四支队,担任了政治委员的职务。在新四军期间,郭述申多次指挥部队粉碎了日军的扫荡以及清乡,创建了苏皖边区抗日根据地,为抗战做出卓越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郭述申陆续担任了旅大市政协副主席以及旅大市统战部部长等职务,他也为建国初期旅大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不过,在1963年,郭述申因为在工作中抵制“左”的错误而被撤销一切职务,好在他意志坚强,熬过了那段艰苦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郭述申被恢复一切名誉,他也重新复出,陆续担任了中顾委委员以及全国人大常委等职务,为改革开放以及四个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1994年,郭述申在北京因病去世,终年90岁。
参考文献: 《郭述申年谱及著述补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