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解唐诗中的烟柳

 黎荔专辑 2022-03-18

别解唐诗中的烟柳

黎荔



有很多中国词汇颇堪玩味,比如这个词——“烟柳”。
 
为什么要用一个烟字,来形容柳树呢?“烟柳”,到底指的是柳树在早春时节叶芽黄嫩,春雨中,暖阳下,看上去一片烟雾朦胧,还是指当柳叶长得青翠茂盛之后,成片望去仿佛浓烟一片,也有人认为是指柳飘飞,炊烟的颜色和膨胀感与柳絮极像,柳如烟其实就是柳絮乱飞的时候造成的尘粒效果。
 
有很多古诗词把杨柳写作烟柳、一树烟、烟穗等等,美在哪里呢?一个解释是说:烟,有袅袅升起的姿态和淡淡的朦胧的颜色,人们认为细柳低垂、轻烟半映是极美的。初春柳树刚抽芽的时候,找一片柳树,从远处望去,你很轻易就能体会到那种如烟的感觉。堤岸之上,垂柳成行,晴光照耀,蓊蓊郁郁,袅袅婷婷,远远望去,恰似一缕缕淡淡烟霏在飘舞,如果再下着小雨,就相当于图像处理中的高斯模糊,更加突出了这种濛濛的烟雾感。难怪前人多以“翠柳如烟”、“杨柳含烟”、“含烟惹雾”等来形容柳之轻盈和春之柔美。


 
我觉得,在那么多的人间草木中,杨柳之所以常与“一树烟”联系,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柳树生长在水边,往往成片生长,茂盛浓密,远远看上去,水气氤氲间如一片云雾。柳如烟大多指江南美景,江南多水,春天气温升高,水汽蒸发,会增加这种视觉效果。有一个词汇叫“春烟”,春烟是指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而“春烟”一词与杨柳常常联系在一起。例如,清代诗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就沉醉在这烟雾般的水汽之中。
 
其次,初春柳树颜色浅淡、轻柔,呈现一种烟雾般的飘忽感。早春柳之所以颜色浅淡,在于叶子很小很小。春天柳树刚抽出新绿,你若是近看,只能看到一粒一粒的鹅黄嫩芽,但若是远看,就能体会到“烟柳”的朦胧之感。有一个中国传统色叫“柳黄”,指早春柳色。在以前,我理解柳黄是稍微有点难度的。因为南方的柳树在春天发芽,呈现出的是嫩绿色或新绿色,直到我北上求学之后,看到早春水边的柳树,刚好冒出黄色的嫩芽,才突然明白了,这就是所谓的柳黄。柳叶稍微长出,尚还嫩黄未绿之时,成片望去所呈现的状态,仿佛轻烟笼罩树冠。雨天,浅淡的柳色与淅沥雨雾溶为一体,蒙着一层水气;晴天,浅淡的柳色在阳光照耀下,也呈现出一种迷迷蒙蒙的质感,袅起些淡淡薄雾,古人称之为“晴烟”。
 
最后,也可以这么理解,古诗一般营造的是意境。柳如烟,只是一种比喻,是一种神韵之虚写,是对审美对象的远观。柳和烟都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本体和喻体在某点相似就行了。诗无达诂,意会即可。不能太认死理了,过度抠字眼,反而把味儿全坏掉了。


 
我不喜欢将“烟柳”解为柳絮,在我心目中,烟柳不是衰柳、残柳、败柳,而是新柳、早柳、淡黄柳。一抹怯生生的柳黄,沐浴着初春温柔的阳光,晴烟漠漠,杨柳依依,可只三五天功夫,润泽柳树的那一层玉烟水气就消失了,柳叶一天天变得金黄,变成浅绿,又变成深绿色了。当那一团鹅黄的嫩色转换为绿色,和漫空的绿云融为一体,此时的柳色,无法再焕发出欲滴欲流的水嫩,如烟如雾的朦胧。
 
想起韩愈的那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写这首诗时韩愈已经56岁,在古代是老人的年纪了。经历了早年的三试不第、荐举不得,中年时相依为命的侄儿过世,老年时贬官途中小女儿病亡,韩愈回到长安,这是他坎坷一生中一段相对安逸的时光。他写诗劝自己的朋友一起去踏青,看江头草色,赏长安烟柳写下这首小诗的第二年,昌黎先生韩愈便过世了。这首诗的最后两句,通常解释为: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烟柳之色,被解作暮春之色,浓得化不开,太过繁冗,让人压抑,远不如早春朝气蓬勃的嫩绿草色。但是,诗无达诂,我觉得烟柳在这里为何只能是贬义?为何不能解作烟柳同样也是早春之景。最是一年春好处,有三样绝胜之景物:润如酥的春雨,遥看近却无的小草,还有青青一树烟的春柳。老年的韩愈,在早春的三种绝胜之景中,追忆少年春心。浮沉半生,踏雪千程,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用万种柔情,书写这春雨如,草色若无,杨柳如烟,以衰落呼唤稚嫩,以垂暮连接新生,为什么不可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