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崖闲事|中国古建艺术58:桥

 丘山三也君 2022-03-18
视频源自MOOC 搬运,临崖添加字幕和整理讲稿,可看视频,可读文稿,仅供学习交流。

第58节:桥


1)桥的分类

桥作为一种建筑类型,比较特别。一般人可能认为桥就是一种交通设施,不算建筑,但是中国古代的桥,不仅在建造技术上是属于一种建筑类型,还有很多的桥上面本身就有建筑,就是廊桥。无疑这都算是中国古建筑的一种类型。
 
桥的分类,可以从几个不同的方面。一个是从材料上,分为石桥和木桥。另外从结构类型上,又分为平桥和拱桥,或者说梁桥和拱桥。

梁桥,就是两根柱子或者桥墩,撑着一个梁,就是最简单的梁桥。拱桥,就是砖石拱券,一块块拱出来。从结构形式上来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类型。
 

图片

图片


再有,从桥身的造型来看,又分为平桥和廊桥两类。平桥就是上面是平的,什么都没有,是平常看见最多的。廊桥就是在桥身上面建有廊或亭子,就是廊亭。廊桥在湖南,或者中国南方的很多地方是很多的,所以廊桥是很重要的一种类型。
 

图片

图片



2)梁桥

这就是平常说的石桥,也是平桥,也是梁桥,就是柱子这么搭着。这座桥是湖南江永县的一个古村落,上甘棠村外面的一座很古老的一座桥。

图片


这个地方没有确凿的文字记载,但从各个方面来判定,这是一座宋代的石桥,非常宝贵,尤其是造型结构,非常的精巧。
 
首先它是一个梁桥,类似于南方有些农村的板凳,四个腿撑起一个板子,所以老百姓叫板凳桥。不光是结构方式,更重要的是用石头模仿木建筑的榫卯结构。

它的结构的形式,是两个桥墩,上面一块椭圆形平板,两个孔,榫从底下插上来。下面水里也有一块平板,两个孔,两根石墩柱子也插在底下的石板上。上面和下面都是栓接起来的。
  
近看,上面就是卯榫的结构,一个椭圆形的,相当于横梁,然后下面柱子,这个卯榫伸上来。底下水里面也是,插在一个大石板上。上面孔里伸出来的榫卯,不只是起一个结构的作用,还正好伸上来夹着桥面板,也起到一个固定桥面板的作用。
 

图片


这个桥的结构非常精巧,在别处难得看到,所以非常的宝贵。
 

3)拱桥

这就是拱桥,石拱桥,也是全国各地常见的。

图片

拱桥和梁桥的差别,从结构上来说,梁桥一定要有比较大块的材料,从这头搭到那头,跨度有几米,就要几米长的石块。比方说建筑的梁的跨度,内部要有多大的空间,就要一根多大的梁跨过去。

桥也是一样,跨度有多大,石板也就有多宽,但大石块就比较困难。而拱桥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用小块的材料,拱出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像古代拱券结构的建筑,小块的石头可以拱出一个巨大的内部空间,甚至跨度几十米。
 
赵州桥就是一个著名的拱桥,跨度有三十七米多,就是一块一块的小石头拱起来,拱的力量就把上面的压力分散到旁边去了。这是拱桥的特点。
 

图片


这是东安的一个小镇的一个石拱桥,叫做斩龙桥,都是小块石头拱出来。
 

图片



4)廊桥

中国古代的桥中间,有很大的一类,是在桥身上面做廊的,就是廊桥。没有做廊的就叫平桥了,做廊的就叫做廊桥。南方有很多地方把廊桥叫做风雨桥。就是上面有廊子,盖着屋顶,可以遮风避雨,供过路人休息。

这就是湖南浏阳社港镇,一个建于明朝的木头廊桥。底下是石头的拱桥,上面用木头做的廊子。廊子是建于明代后期,到清朝又修过。

图片

这个桥也非常漂亮,虽然很古老有些破旧了,但是上面有廊子,有坐凳,是当地老百姓最喜欢聚集的地方。尤其是夏天,坐廊桥上面,凉风习习,周围的景色又很美。尤其是桥边一棵三百年的大樟树,跟桥的景观融为一体,非常的美。
 
这是这座桥里面的屋架,都还做了有斗拱。斗拱都非常的古朴,几百年前的木头做出来的,非常的珍贵。
 图片

这是湖南湘南苗族地区绥宁县的定远桥,当然这个桥后来新修过,以前就有一个巨大的石拱桥,上面做了一个巨大的廊子,也是廊桥。
 

图片


这是桥廊子的内部,很高大,上面全都是木的,当然是新修的。

图片

这个桥原来就很著名的,在南方的侗族地区,就是贵州广西湖南三省的交界处,是侗族聚集区。侗族最喜欢做风雨桥,就是廊桥,这是他们的建筑中一个很重要的类型。
 
侗族人是非常热爱公益事业的一个民族,非常的善良朴素,他们把风雨桥做成了一种公共建筑经常在大马路上建造一些凉亭,或者桥,也都建成风雨桥,桥里面两边都有坐凳,供过路人休息。
 
而且听老人说,在过去有些凉亭里面就有水井,水井旁边都有木头做的勺子,过路人可以舀井水喝,甚至还有人编的草鞋就挂在桥廊或者凉亭里面,供过路人取用。
 
侗族地区保留着大量的风雨桥,这就是湖南通道县的迴龙桥,今天也是一个国家级的文物了,非常的宝贵。
 

图片


这座桥很有意思,下面桥墩,上面的木梁以悬臂梁的形式,一层架子一层架子这么悬出去。这底下都是悬臂梁的形式。这边外观上看好像是拱,实际上里面也是悬臂梁,只是外面用木头封住了,做成一个拱的形式。
 
这是通道县的普修桥,非常漂亮,上面有廊,一边一个桥门,中间有三座桥亭。桥亭中间还有祭祀活动,中间祭关帝,一端是祭始祖,一端是祭文昌,就是侗族信仰的神。
 

图片


这个桥跨在这边的大路,连接那边村寨的主要干道,那边就有寨门。侗族地区的风雨桥很普遍,数量很多,尤其是在湖南通道县的坪坦河。
 
这条河叫做坪坦河,很长,河上有好多这样的风雨桥。前些年文物工作者觉得这些桥非常宝贵,就把它整体的打包,叫做平坦河风雨桥群。今天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是国宝。

这就是平坦河风雨桥群,上面各种各样造型的桥梁,每一座都不一样,非常的宝贵。

图片

  
这就是廊桥的内部,两边都有木头坐凳,过路的人就可以在这休息,还可以避风雨,所以叫做风雨桥。 

图片


坪坦河的风雨桥,有一座叫文星桥。两边的桥廊可以供人休息,旁边还有一个矮点的廊,是给牛走的,就是人走的和牛走的两条路分开。农村不是经常要赶着牛去犁田吗?人走上面宽阔的比较好的,牛走旁边那个低矮的。

图片


人和牛分开两条道走,这也是在别的地方极少见的,所以这座桥也极其的宝贵。
 

5)桥的文化

桥,它中间包含着一些文化的因素在里面。尤其是这种廊桥,当然也还有其他的石拱桥,中间有一些信仰的因素。
 

图片


刚才说到的湖南那个迴龙桥,老早就列为国宝了,非常的宝贵。桥上面有三座亭子,每座亭子就是一个小的庙宇,中间是祭关羽的关帝庙,旁边一个亭子是祭文昌帝的文昌阁,另外一个就是祭他们侗族始祖的始祖祠。所以这个桥它都变成了一种庙宇,可以作为祭祀活动的场所。

另外,很多地方的桥上面刻有蜈蚣的形象,石拱桥的石块上刻着很大一条的蜈蚣。
 

图片

这是民间老百姓一种信仰,就是传说龙怕蜈蚣。龙为什么会怕蜈蚣?我们追溯来追溯去也找不到最初的依据,估计可能是蛇怕蜈蚣,老百姓就觉得龙应该也怕蜈蚣,就这么演变来的。

在很多地方都有这种雕刻,还非常有意思,蜈蚣从石头中间钻出来,就像木头中间钻出来一样,所以各地的石拱桥上经常可以看到这类的装饰。
 图片

为什么要胜龙呢?因为老百姓相信,涨洪水是水里面的蛟龙在作怪,就淹没村庄,带来灾害,所以老百姓要镇住龙,就想出来蜈蚣。这种蜈蚣的雕塑在南方很多石桥上都可以看到。
 
这个是前面看到的那个石拱桥,湖南东安县的斩龙桥。它这个就不是蜈蚣,当地神话传说有一个神仙,可以把蛟龙杀掉,所以桥上就刻着仙人斩龙的形象,斩杀蛟龙。
 图片

这些都是桥作为一种建筑形态,也表达着很多的文化的观念。这就是我们说的桥这一部分。
 
  (文稿整理/临崖)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更多内容:

  第1节:绪论

  第2节:平面布局
  第3节:屋顶式样
  第4节:建筑形式
  第5节:材料和结构
  第6节:木雕
  第7节:砖雕石雕
  第8节:琉璃
  第9节:泥塑彩画壁画
  第10节:城市规划
  第11节:政治性因素
  第12节:里坊制与钟鼓楼
  第13节:建筑等级之屋顶
  第14节:建筑等级之开间数、色彩
  第15节:建筑等级之彩画及其他
  第16节:工官制度
  第17节:地域特色之地理气候
  第18节:地域特色之社会历史文化
  第19节:城防建筑(一)
  第20节:城防建筑(二)
  第21节:宫殿建筑(一)
  第22节:宫殿建筑(二)
  第23节:宫殿建筑(三)
  第24节:坛庙建筑
  第25节:天坛(一) 
  第26节:天坛(二) 
  第27节:社稷坛和祠庙
  第28节:孔庙和文庙(一)
  第29节:孔庙和文庙(二)
  第30节:孔庙和文庙(三)
  第31节:陵墓建筑(一)
  第32节:陵墓建筑(二)
  第33节:宗教建筑
  第34节:佛教建筑(上
  第35节:佛教建筑(下)
  第36节:道教建筑
  第37节:塔(上)
  第38节:塔(下)
  第39节:石窟
  第40节:园林艺术
  第41节:皇家园林
  第42节:私家园林
  第43节:书院建筑
  第44节:书院的讲学
  第45节:书院的祭祀
  第46节:岳麓书院(上)
  第47节:岳麓书院(中)
  第48节:岳麓书院(下)
  第49节:祠堂
  第50节:会馆(一)
  第51节:会馆(二)
  第52节:合院式民居
  第53节:天井式民居
  第54节:窑洞式民居
  第55节:干栏式民居
  第56节:土楼式民居
  第57节:碉楼式和毡包式民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