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秋克丨​王运生先生《庄子明辨》阅读札记

 书目文献 2022-03-18

注:本文为2006年云南省文史研究馆、昆明学院、中国民主促进会昆明市委联合举办“王运生先生《庄子明辨》研讨会”的交流论文,此为作者Word版。感谢孙秋克老师授权发布!

王运生先生《庄子明辨》阅读札记[1]

孙秋克

摘要:王运生先生的《庄子明辨》,为其多年研究积累的治“庄”心得。是书从字词句这类看似细微处入手,既强调基本功的训练,又提倡大胆怀疑精神,意在阅读、考校中还《庄子》一个平常面目,让人从平易中得到了悟;是书着眼于学界最为认可的内篇,探寻《庄子》思想的完整体系,提纲挈领,化繁为简,对旧说撮其要、删其繁、补其缺、正其误,而后进行融会贯通的理论阐述。

关键词:王运生;《庄子明辨》;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庄子明辨》是云南省文史馆馆员王运生先生的一部力作,仅只是题目,就足以让人感到其在《庄子》研究中的分量。《庄子》被尊称为《南华经》,原典博大精深,千百年来各类研究的厚重积累,难免让一些人望而却步。若无数年孜孜矻矻的勤奋努力,爬罗剔抉的精审辨识,欲求一得而不能,说到“明辨”二字,更是谈何容易!

在《庄子明辨》之前,王先生已经写了多种文史研究著作,从中可以看到他研究《庄子》的一些心得。我也一直喜爱《庄子》,而且认为,不论你的研究重心在中国文学的哪一个阶段,都必须对先秦诸子,对儒、道两家和后来的佛教,有相当深入的理解不可。二十世纪末,我到浙江大学徐朔方先生门下访学,徐先生是著名的小说戏曲研究专家,当时他正在给元明清文学的博士生,开设“先秦诸子研究”和“《史记》研究”两门课。课后我请教徐先生为何要开这样的课,他毫不犹豫地说:“连这些都不懂,还能研究什么!”看来治学之道,大家所见略同。

拜读了王先生的《庄子明辨》,我不禁心生敬佩和感动。敬佩王先生辨识精审,澄清了一些研究史上陈陈相因,稀里糊涂的问题,作为同专业的后辈学人,我对此感受尤深;感动于王先生灵心一片澄澈,读来让人领略到一个学者潜心治学,每有所得而欣欣然的境界。做学问也有为已而做和为他而做之分,只有二者合一,才能形成治学的较大格局,王先生无疑正是如此。

我和王先生早年是昆明师专中文系的同事,但是在他面前,我一向不敢以同事自居。在中文系,王先生是德高望重的长者,也是我专业上的良师益友。有疑难、有想做的题目,我不时会向他请教,每次都能得到耐心细致的指点。记得在上一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多次谈论过《庄子》和治“庄”心得的撰写。王先生的《庄子明辨》,为我提供了进一步深研《庄子》的契机,但面对这部厚重的著作,我只能说一些浅见,请王先生正之。

《我怎样读<庄子>》,集中表述了王先生的治“庄”心得。在我看来,这篇文章比较强调基本功的操练,并且提倡大胆怀疑精神。或许有人认为这并没有什么新鲜,但作为专业教师和后辈学人,我知道这是深味治学甘苦之言,也是切实的读书经验之谈。因此,将其视为阅读古代典籍的一把钥匙,应当不是溢美之词。我想除了读书治学心得,如果王先生把自己整理出来的那些疑难词语归类、识别规律归纳发表出来,对后学一定也会有所帮助。

王先生从不迷信经典,而是在阅读、考校中“处处想还它一个平常面目”,“从平易中得到了悟”——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清代学术名著《诗经原始》。著者方玉润在《自序》中说道,他痛感于汉代以来的学者,辗转相循于《毛诗序》和《诗集传》,而致“《诗》旨因之愈乱”,故起而述之,“不顾《序》、不顾《传》”,也不顾同时期另一权威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唯其是者从而非者正,盖欲原诗人始意也”。正是方玉润这样的勇气和认识,成就了《诗经原始》在《诗经》学术史上不可取代的地位。其实古往今来,有所成就的学者,无一不是秉持这样的治学态度,进而有所建树的。成就有大有小,但若连怀疑权威的勇气都没有,又怎么能做个称职的教师呢?“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是王先生,也是我治学和要求学生的原则,所以手持《庄子明辨》,读来别有会心。

追本探原,才能避免人云亦云。而问题竟然常常出现在看似简单的识文断句上。若非身在其中,可能有人会觉得费解:难道大学老师还要把这作为学问和治学经验来谈吗?然而,这确确实实是事实,也是中国古代文化文学的特点。不了悟于此,可说不得基本门径。虽然治学不能以孤证立论,但对于王先生治学从细微处入手,坚持独立判断、大胆怀疑精神,仅举一例即足以说明问题。《逍遥游》是《庄子》头等重要的文章,也可说是庄子思辨哲学和人格理想的核心;就其表现形态而言,又是先秦诸子中最具文学色彩的篇章。然而,文学表达的玄妙之思与哲学阐释的严密逻辑,在其中并不统一(关于这一点,我和王先生的感觉有所不同)。要弄清其哲学思想固难,想读通全文又谈何容易!但假若没有这个前提,欣赏其文学艺术又从何说起?清代批评家一再赞叹这篇奇文,但他们“草蛇灰线”、“满纸烟来霞往”、“犹如神龙见首不见尾”之类的话头,又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正因为如此,就《逍遥游》的重要性,王先生对它作一番“清议”,可谓得其環中。《读庄清议》特别清理了“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一句。对这个很重要的句子,历来的解释陈陈相因,至今要求一顺畅之解而不易得。何为“野马”?何为“生物”?“野马”,旧注都解为春日泽中或田间游气,因形如野马而名之。更有人把它和“白驹”相对,曰:“白驹,日影也,是日气謂之野馬,日景謂之白驹。”(周祈《名义考》卷二)现行教材新注,则往往不加辨别,一仍其旧。“生物”,古今注本均不加以解释,大概觉得没有解释的必要。我查了多种古籍,大致有三种含义:天地阴阳生成万物;事物的变化;有生命之物,主要指牲畜和野兽。我以前对旧注亦未加以仔细审视,并不觉得把“野马”解为“游气”有什么不妥,也没想到“尘埃”怎么能是“生物”,而且还能“以气息相吹”?王先生从古汉语组词和句式的特点,对这一句进行了解释,又对后文三个“其”字的文言习惯用法作了分析,从而推开陈陈相因的旧注,提出自己的新见解。讲通词句,文学形象也就呈现出来了。

读了王先生的“清议”,令我对自己以往不仅因袭旧注,还要强加解释,极力把它说通的做法,不禁产生了怀疑。我之所以特别有感于此,是因为古来依注解书,并强作解人者委实不少,手边就有两例:问:“'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是如何?曰:他是言九万里底风也是这个推去,息是鼻息出入之气。”(《朱子语类》卷一二五)“鹏之飞也,必待于野马、尘埃之相吹也。无野马、尘埃,则大翼不能举。此所以明物虽大,必有待而后行,非自然而然也。虽大不能免于累。”(王雱《南华真经新传》卷一) 前一例不知所云,后一例对错参半。如果我们今天还是对这样的解释不加怀疑,并且极力想办法把它说通,那可就大有误人子弟之嫌了。自古没有怀疑精神,乃为学之大患! 怎样解释才是切当的,这可以再商榷,但至少王先生在治学态度和方法上,为我们做出了良好的示范。

如果说《读庄清议》是从字词句入手,去解决较大的问题,那么《什么是重言、卮言》《庄子思想中的几个基本观念》则殊途同归,通过对一个个概念的清理,以求澄清以往人们对庄子思想一些混乱的认识。至于王先生之解,是耶非耶?读者自可从中去领略、去探求、去寻找欣然而有所得的乐趣。这也是《庄子明辨》带给我们的阅读愉悦之一,同时这样的文章还告诉我们,什么是踏踏实实、不放空言的学风。

《庄子内篇思想发微》把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到学界认为最为可靠的内篇,着眼于探寻庄子思想的完整体系。我注意到,王先生在阐述这七篇重要文章的主旨之前,都首先用一句简明扼要的话对其进行概括,正所谓提纲挈领,化繁为简,先让读者不至于望而却步,而后篇末再加以总结,给人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这固然因为王先生擅长于文字表达,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在下笔前已经成竹在胸。文章混乱是思想混乱的结果,正如文章空洞是思想苍白的必然。学问之道,最怕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深入浅出,则是我们无论著述还是教书,都应当尽力追求的境界。《庄子明辨》善于化繁为简,不仅表现在《庄子内篇思想发微》这样的大文章中,即使对某一个理念的注解,也决不任意发挥。如“道枢”,郭象的《庄子注》用了近千字,王先生的解释却简明扼要。

王先生的化繁为简,不只表现在对旧说撮其要、删其繁,更表现在补其缺、正其误,而后进行融会贯通的阐述。这不仅是一项学者必须练就的基本功,也是站在前人肩膀上,推进当代学术研究的需要。在这个方面,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文章,《郭象解<庄>有误》更有相对集中的表现。《从<文选>注看庄子思想的影响》,则从注疏的另一蹊径,拓展了研究旧注的视野。

在《读古书与现代精神》一文中,王先生有个认识值得我们注意:旧注是前人“托古述志的表现”,“注疏家对一书的诠释难免注入个人的爱恶”。是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学术,在个人和时代这样两个基本层面上,不同的语境永远存在。如果说前人注疏“托古述志”和“个人的爱恶”,都有个人的语境,那么“宋人注《学》、《庸》便是借题谈心、性”,却是时代的语境了。所以,读旧注不仅得知人论世,还要用现代精神来审视,从而做出具有现代语境特点的阐释。但这个文学研究和批评的常识问题,在读旧注时往往会为人忽略。所以,我们应当引以为戒。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王运生先生的《庄子明辨》,既是治“庄”路径的示范,也是治学精神的榜样。一书在手,值得我们认真学习,进而提高自已的学术水平。


[1]王运生《庄子明辨》,北京:线装书局,2003年。

【作者简介】
孙秋克,昆明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与浙江大学徐朔方先生合著《明代文学史》,参撰《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出版《中国古代文学原理八论》《明代云南文学研究》《明代云南文学家年谱》(主撰并统稿)、《<金瓶梅>研究精选集》等著作,主编《中国古论新体系教程》。

相关链接:
孙秋克丨读《徐朔方说戏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