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墙上刻石,都市里村庄逐渐消失的一景

 青岛城市记忆 2022-03-18

在农村里都普遍流行这样一种习俗,许多人家在盖房的时候,会在墙体上镶刻上“泰山石敢当”、“太公在此”、“吉星高照”等字样的刻石。岛城的许多城中村也不例外,现在走在那些即将要拆迁的村子时还会看到。所在位置并不固定房屋的一角,院墙上,门口等。材质也各种各样,有的是石刻,有的是砖雕、大理石等材质。


从近些年所拍的一些照片中找出了部分墙面上的刻石,这些照片多源自板桥坊、晓翁村、闫家山等老村庄,也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

 



以上图片为板桥坊村内拍摄

关于村里墙上的刻石,一直没有搞明白其中的用途,因为许多人家的墙上也并没有贴这样的东西,看来并非装饰这么简单。问过村子里的老人,原来这都属于住宅的镇物,用来祛除不祥和邪气,保护家人平安的用品。


旧时民间建房,是要看阴阳、讲风水的,忌讳很多。住房忌正南正北的子午向,多数都愿意向东南方倾斜一点,这叫朝阳;忌自家的住房低于同排两侧的房子;忌前排房子比后排高;忌大门朝西或冲着大路,或对着窗户,或正对面有山墙。如果建房犯了忌讳实在没办法规避,就在相对应的墙上砌上一块刻有“太公在此”或“吉星高照”的砖块,或“泰山石敢当”的石头,表示神灵在此坐镇,邪魔不得作乱。这种传统的信仰习俗,满足了人们寻求精神慰藉的需要,传承至今。


在农村,房子是农民心里代代传承的最大物件,除了用于居住以外,也是心灵的依托。对于房子的看重,也使得在建造过程中有着许多的讲究。从选址,布局等各方面都希望完美。出于心理等作用,人们通常放置一些物品,以祈祷家庭和睦平安。墙体上镶刻这些字样,就是处于这样的心理。雕刻“泰山石敢当”这些字样也很有讲究,平常人家里是不用设置的,否则也会招来邻里之间的矛盾。

 

石崇拜是上古之时有一种很特别的一种崇拜, 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又是黄帝登仙之处,因此泰山的石头被认为是保佑家庭的神灵这是属于一种民间的信仰,也有着许多的传说故事。流传最广泛的是,在泰山有一个叫石敢当的人,可以驱邪降魔,于是就有了很多人用它的名字来震慑鬼怪。“泰山石敢当”几个刻字砌于房屋墙壁,意在禁压不祥之俗,在民间广为流行。




以上图片为板桥坊村内拍摄

闫家山村墙面上被破坏的“太公在此”石刻


闫家山村,一块“太公在此”石刻立在道边的一堵墙上,直冲一户人家大门。


太公在此,是姜子牙的牌位,传说姜子牙封完神后死在了灯笼杆下。申公豹还笑他不如自己。因为所有人都封了神但他却没有。道家传说他后来升仙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姜子牙,就在灯笼杆下立个神位,上书:“太公在此,诸神退位”(一说:“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民间关于封神演义的传说也不尽相同,加之各地的风俗也不一样,所以,这个牌位放置的位置也不一样,无非是求个吉利罢了。






以上图片为板桥坊村内拍摄

其他的如“吉星高照”等字样基本都是类同,老村内反而更多是这一种。不管如何,具体有没有作用,这样的习俗也一直流传了下来,也代表了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


水清沟村内的“太公在此”刻石



晓翁村内被破坏的刻石


闫家山村被破坏的刻石



盐滩村内被破坏的刻石

近些年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很多城中村陆续拆迁或是即将改造,就像文中所列的水清沟、闫家山和香里这些老村庄一样,再想去看看的时候,已然是一片废墟了,这些曾经村子里的一景也随之逐渐消失。或许不久,想要再次看到一些古老传统的东西,也只有去郊外的乡村才能找到了。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敬请扫码
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