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月塘之谜

 流星雨刘鑫 2021-07-22

半月塘之谜

半月塘在芝堰村内,因形状酷似半个月亮而得名,约400平方米,面向西山北向中山,旁有环村水渠流经,并有石梯可通向塘面供居民洗涤生活用品。半月塘是一个人工开凿的池塘,古人将挖出的泥土,筑成一个挡风的堰坝,因为半月形像元宝,两头翘,中间低聚,有把“才气”、“运气”与“财气”积聚,不使流出的意思。。

 

半月塘的南面有一棵古柏,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相传为当年朱元璋与明四大才子会师时所种下。因其下部裸露,上部有两棵树枝向上伸展,似一个裸体的女人顶天立地,民间称“仰天财主”,人碰见必遇人气、运气、财气。

说起半月塘,还有其神秘的故事呢!半月塘大约挖于元朝中期。因为,本村坊规模基本定局,古商业街和驿道已经建成(古商业街、古驿道离今600余年)。这时候挖一口池塘用于装点村庄,保护村民,为民造福,有利于村庄的发展与繁荣。

据老人的传说和现存的迹象分析,就可分析明白为什么塘置此地,略知其中秘密。

其一,芝堰生活街的水源沿街而流。此街边渠用于饮水、灌溉、防水、洗涤和加工(水对),水源富足,在此筑塘十分合适。

其二,流水止终处。村上曾建有一座榨油车坊,坊内的渠中有一架水力车作坊,榨油、做米索粉干、夯米,需要一定的冲力,水车建在此处也很合适,同时洪水来时可以缓减水速。

其三,池塘的南面出口叫外沿口,是柏树蝇的出口处,是花墩人进出芝堰的要塞口,这里挖一口塘可作缓减村与村的冲突(与城池相仿)。据老人说:“村民与花墩人发生矛盾冲突时就把塘后的衍德堂前面的大门关上(以前老人称为城门,现在还有城门石)。

其四,村前挖塘也是为了防火。

其五,有古文化底蕴。习俗的传统内涵。当地人说:“福水福水,有水就有福,有水才有田,有田才幸福。糖(塘)水是甜的,一个村庄有塘(糖)就意味着村民的生活就甜美。让人一见就可以联系到这个村庄的水浆好,生产、生活条件就好。

其六,据初步观察很可能剖解祖先他们掌握日、月、地三者的运行规律,精心设计的合月奇观的富含奥秘的古韵。可见陈氏太公的文化深测度。

其七,村庄前面两脉青山,酷似两条青龙。半月塘夹在龙口间,远处望之,活似双龙戏珠。

以上七点一直是村民们谈论的传说焦点,由此看来芝堰的筑塘是当代陈氏太公为之深思熟虑的。他们为全村的生存发展是相当负责任的。他们的学识也非常渊博,他们懂得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懂得自然界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并永无止境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循环相生相克,太公们利用这个规律解决了许多的矛盾,使芝堰不断发展。

五行相生相克是道教对万物发展的认识论,我们的祖先也十分懂巧。用水挖塘防火,利用火烧山垦荒济粮食,利用金能克木伐木制具。对花墩王氏集居地造刀型灭其姓,花墩是荷花型风水,花属木,筑提刀砍木灭花墩等等……(说明: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利用这种道术来解决彼此间的矛盾是不道德的,我们后世之人只不过提及这件事而已,作为故事流传是真是假,谁也不可肯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