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晨之风随笔《庚寅二月望日浮生漫笔》

 大豫坊 2022-03-18

春天的脚步总是让人捉摸不定,像个蹒跚学步的婴儿,明明是来到了身边,稍不留神却又倏忽远逝。

最明显的标志是,前些日子里,学校操场周边的油菜花竞相开放,远看一片一片的,金灿灿的,很是吸引人的眼球。含苞的桃花也在萌动着一股暗藏的激情,她做好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一切准备。一场暖风吹下来,校园里的樱花终于按捺不住,热烈地绽放出于自己的生命芳华。春天的讯息是最容易被发现的,除了公认的报春梅花外,迎春花似乎是第一报春使者,校园里花圃中金黄的花朵点点碎碎,膨胀出一片春意。养花是需要看客欣赏的,这样才有存在感,还会有成就感。我不是养花专家,但是根据花期可以感受春天的脚步。

梅花顽强地奉献了好长时间惊艳,刚刚退场,春天似乎才真正实施自己的宏大计划。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让人共鸣,让人感叹岁月的流逝之快。人的共性,也是人之常情。看到月缺花残,总要叹息一阵子。到了中年以后,对于时光的流逝尤其敏感。我是个瞎忙活的人,一年到头,总感觉自己是在混日子。和朋友闲谈时,总有种虚度时光的感觉。每天看似忙忙碌碌,其实回顾一下自己,真地是空空如也。这就是现实的无奈,更是自己的无能使然。于是在时光流逝里,属于自己的日子如流水一样渐行渐远,自己挂在嘴边的远大志向也就在空谈里慢慢淡化消逝。

生活是一杯茶,考量喝茶者的品位。要把喝茶喝出品茶的味道,需要达观的心态。如果把喝茶变成了饮酒,那是圣者的心境。我不是圣者,更不是智者。我是一名庸者,在凡尘里行走着,在自己的田地里自得其乐。走在路上,我每天似乎都在思考生的意义。在精神世界里,我在努力寻找生命的亮色。

春天来了,去往学校的路旁,几天的暖阳下来,积蓄了一冬力量的垂柳,终于憋不住了寂寞,爆发出来。好像一夜之间,我骑车走在去学校的路上,惊讶地发现柳条竟然结出穗来,如桑葚的幼果,在柳条上荡悠悠的。那绿色其实很是浅薄,应该叫做鹅黄色,但是这已经足让人兴奋了。春天的规律就是这样,她的诱惑力迷惑了许多物象。各种植物攒足了劲头生长,但是没几天就遇到了天气的变脸。

317日的早晨,天气骤变,刮起了久违的北风。天气预报说,北方的几个地方飘起了雪花。豫东的地域还不错,只是凄风冷雨,但是也让人感到了春寒料峭的威力。其实这场冷空气已经酝酿了一天,昨天下午就开始刮起了北风,让那些以为春天真的到来的人颇为后悔。蜗居卧室,半夜里突然醒来,雨点打在雨搭上的声音,和滴在心上差不多,加上凌厉的风声,终于把我从梦乡唤醒。除了风声雨点声,偶尔有几声不知哪里传来的狗叫,使暗夜里的我心有余悸,想起过去白日里被狗咬的经历,愈发地有几丝恐惧,幸亏及时打了狂犬疫苗,否则后果很严重。我非陆游,没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梦境,于是翻看手机,查看白日里写的几篇小东西,期望有意外的点评。可是很失望,我的自我感觉良好的心血结晶竟然没人关注,更不用说留言了。有时候太在意自己的存在,静下心来,想一下,真有点“多情应笑我”了。

说归说,风雨交加的现实还是需要认真应对的。下了楼道,一出门就是扑面的冷风,细雨里冷意很浓。大概是草根惯了,为了方便看风景,骑惯了自行车,今天尽管下着雨,仍然要骑车去学校。风很大,车子不太听使唤。雨水顺着脸颊下流,不经意流到领口里。雨披的护罩一度遮挡了视线,急着赶路,顾不得这些了,要做的是顶着风可着劲儿蹬车。路边的春柳前几天颇有诗意,今天面目全非,一些枝条竟然被风吹折了。走在路上,耳边的风声很是凶猛,这倒不是问题。行走的是国道,飞驰而过的大卡车很是横蛮,疑心他们加了全险,估计撞死了人不用担心赔偿。有风雨不可怕,这是可以防备的。我的担心是,我在规规矩矩走路,一不小心,不守规矩的车辆过来,把我撞翻。人活着不易,我唯有小心谨慎走路,才可以尽可能避开危险,尽可能规避有可能的风险。

 来到办公室翻看手机,一条朋友发我的微信让我一扫心头阴霾:人生不可能总是顺心如意,只要面朝阳光,影子就会躲在后面。虽然刺眼,却是对的方向!要相信,这个世界里美好总要多过阴暗,欢乐总要多过苦难,还有很多事,值得你一如既往地相信。

——随笔于2022317日星期四

晨之风本名李涛,中国民盟盟员,淮阳中学高级语文教师。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文明教师、全国高考作文研究专家、自由媒体独立撰稿人。作品曾被《读者》《散文百家》《华夏散文》《旅游散文》《美文》《天涯》等文学杂志及《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报纸刊登,作品曾被国家级图书收录,并被中学选做模拟试题阅读分析素材。出版有散文集《从小村上路》《情漫陈州》《我在旅途读风景》《回望那片故土》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