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有一位很有才华的妃子,不仅貌美还非常有才情,她应该是继长孙皇后之后唐太宗最爱的妃子了。后来唐太宗先她去世,而她又因过分思念太宗,并在一年之后就追随太宗而去,唐高祖李治将其追谥为“贤妃”,她就是徐惠。 徐惠(627-650年),湖州长城人(今浙江省长兴县人),她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其父徐孝德也是为官之人,曾做到右散骑常侍的职位。徐惠从小就酷爱读书,由于其父为官,因此家中有很多经典著作可以诵读,所以徐惠在4岁时就能将《论语》等著作熟练地背诵出来,慢慢地也能自己写诗了。 电视剧《武则天传奇》中张钧甯扮演的徐惠 徐惠8岁时,有一天,父亲想看看自己这个女儿到底才能如何,让她作一首诗,徐惠非常从容地吟出一首楚辞式的小诗: 《拟小山篇》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 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父亲听完当即震惊了,他没料到自己8岁的女儿居然能够随作出如此工整的诗句来! 所谓美名传千里,徐孝德的女儿8岁即能成诗,少年天才的故事逐渐从家里传到家外,最终传入京城,并传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耳里。唐太宗本是个爱才的君主,他得知有如此才情的女子,作为大唐天子自然要见识见识,于是,招徐惠入宫,这一年的徐惠才11岁。 徐惠进宫后,唐太宗初封其为才人,成为太宗的女人之一。才人的地位并不高,只能算一个地位地下的小妾。而太宗当时的年纪相对于徐惠来说,也是一个十足的老男人。 但对于徐惠来说,进宫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宫里的资源相当丰富,应该是藏书量最大的地方之一,对于爱看书的她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一件幸事,所以从她进宫后,就手不释卷,每天不知疲倦地读书。 唐太宗看到徐惠如此勤奋地读书学习,也是屡加赞赏,在给她提供便利的同时,在身份上也一再提高她在宫里的地位,先是婕妤,后又封为充容,成为九嫔中的一员。 唐太宗虽然很爱徐惠的才华,但是不表示永远不会对徐惠生气。有一次,太宗传召徐惠,而徐惠忙于梳妆打扮,迟迟才露面,结果让太宗等了很久。 等徐惠来到太宗面前时,太宗已是满肚子怒气,只见他拉长了脸,面无表情冷冷地看着徐惠,周边侍奉的人都能感觉到一股寒气。 聪明的徐惠当然知道太宗是因为等她太久而生气,为了打消太宗的怒气,她想了想,先是对太宗妩媚一笑,然后就写了一首诗呈给太宗。 太宗接过诗读完后居然怒气全消,反而哈哈大笑起来,当时紧张的气氛也马上缓解了下来,徐惠所写的这首诗也被收入了《全唐诗》: 《进太宗》又名《妆殿答太宗》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 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区区一首二十个字的小诗,却能将正在气头上的大唐天子立即逗的哈哈大笑,徐惠的才华可见一斑。 徐惠最有名的是一篇谏文,即《谏太宗息兵罢役疏》,那是在贞观22年(648年),年仅22岁的徐惠,陪太宗游玉华宫时所作的一篇千字谏文,徐惠明确地指出:“地广非常安之术,人劳乃易乱之源。” 这篇谏文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杰出的女性政论的一篇文章,后为历代史家所重,并收入多部重要的典籍,如《旧唐书》、《新唐书》、《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等。 唐太宗是历史上有名的英明君主,他当然知道徐惠的目的是让他少征战(即罢兵高丽),不要大兴土木,要多与民休息。太宗自己就是从隋末的战乱中走过来的,他明白徐惠的一片苦心,因此对徐惠非常赞赏,除了口头上和物资上的赞赏外,就连徐惠的父亲也升官了。 可惜的是,太宗一生操劳,身体日衰,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徐惠还正是年轻貌美的少妇,她悲痛万分。太宗遗诏,所有没有子女的后宫妃子都要去感业寺出家为尼,就连当时为武才人、后来的女皇武则天也没有免去出家这一段,但太宗特赦徐惠可以不去感业寺,由此可见太宗对其多么用情。 而徐惠也因太思念太宗,不久就相思成病,并且一病不起,宫里的太医为其看病开药方,徐惠也都一一拒绝。因为她知道自己的病因,她只想早日与地下的太宗相会。一年后,即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徐惠病逝,年仅24岁,唐高宗将其陪葬于昭陵,并谥为“贤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