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若虚“孤篇盖全唐”的灵感哪里来?来自杨广的两首《春江花月夜》

 史家之韵 2022-03-18

唐代诗人张若虚只留下两首诗,其中最著名的一首便是有着“孤篇盖全唐”美誉的《春江花月夜》,千百年来,无数的诗词爱好者为之倾倒。这首诗也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然而,你知道吗,诱发张若虚创作出这首“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清末学者王闿运语)的名诗,却是隋炀帝杨广所作的两首《春江花月夜》。

杨广作为隋朝的亡国之君,虽然历来遭到人们的诟病,但他在诗歌上的成就却是可圈可点的,他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南北诗风的融合,在齐梁至初唐这一段南北诗风向盛唐气象转变的历史上,杨广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称得上是开初唐近体之先声。

杨广的诗歌不乏精彩之作,《隋炀帝集》便显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就连唐太宗也曾这样说道:“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

杨广在青年时代的某一个春天的夜晚,就写下了这首意象简约而唯美,堪称是写景抒情诗的示范之作:

《春江花月夜》其一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湖水带星来。

前两句是说在黄昏的时候,远眺长江,暮霭沉沉,水波不兴,江面安安静静的。而江边的春花却是开得满满当当的,这幅画面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让人不由得喜之、爱之。

后两句,杨广用“将月去”、“带星来”把水波激荡、星月交辉的情景写得极其宏大,在写景的壮阔中暗含了时间的流逝。

这首《春江花月夜》寥寥四句诗,二十个字,却把春、江、花、月、夜五字嵌入了全诗中,成为此诗最鲜明的特点,其写月和星星在水中的映像,传神生动,缓缓读来,一幅春夜美景宛如在眼前。

后世对杨广的这首《春江花月夜》的评价也是很高的。明代思想家王夫之评论该诗时说:“四句两联,特有贯珠之妙。”清代的朱乾在《乐府正义》中也给了高度的的评价:“陈后主作不传,隋炀自负才高,今观此诗,未见其必亡国。如'暮江平不动’即使是唐人能手,无以过之。”明末清初的陈祚明在其《采菽堂古诗选》中评论此诗:“写景语并洪亮,其气浑浑,自踞唐先”。

可以说,杨广的这首诗在描绘春江花月夜美景这方面,起到了开先河之功,给后代诗坛带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这直接启发了唐代张若虚的灵感,在他的那首《春江花月夜》中脱化出“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优美名句。

杨广还有另外一首《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其二

夜露含花气,春谭漾月辉。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两妃。

在这首诗里,虽然杨广用了《诗经》中“汉有游女”和娥皇、女英二妃的典故,但在这里只是指出春江花月夜之时,江边有美女们出来游玩的情况,并不轻佻。相反,此诗的整体意境又美又高,给人一种恬静的享受。

杨广的这两首《春江花月夜》已经颇有唐人的气格,两诗意境壮美,语言清丽,艺术成就极高。

实际上,“春江花月夜”的诗题原为陈后主所创,只是其所作今已不存,故杨广所作的两首《春江花月夜》是该题最早的两首。《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有《春江花月夜》七篇,最早的便是杨广所作的这两首,唐代的张若虚所作就在杨广之后。

大多数的诗歌爱好者估计也能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全篇背诵下来,故限于篇幅,本文不再摘录张若虚的作品,只用一幅插图来配合大家阅读。

如果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杨广的《春江花月夜》相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其描写春江花月夜美景是受到杨广启发的,不仅诗题完全照搬,而且诗中的意境也是从杨广的作品中拓展而来的。

只不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又以极富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再现了江南春夜的美景,在杨广的诗歌上又有了高度的升华,加上人们对亡国之君隋炀帝认知上的偏见,所以,大多数人们对于《春江花月夜》的认识都来自于张若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