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赏析

 碎玉h43ve28g9l 2022-03-18
原文: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淙。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
  译文:
清晨出发于南山岩崖,傍晚歇息在北山顶峰。离船眺望远处的沙洲,拄杖倚靠丰茂的青松。盘山的小径蜿蜒幽深,圆圆的小洲晶莹空明。俯视可见高树的梢头,举首聆听深谷的水声。巨石横谷使涧水分流,密林遮断路径的去向。春雨普降催万物萌动,草木滋长正葱葱茏茏。初生的丛竹包裹绿皮,新绿的蒲草紫花待放。海鸥嬉戏于春日水岸,天鸡弃羽于和煦暖风。与万物同化心无厌倦,观照物象而悄然移情。不惜古人隐逸去久远,只恨今人情志不与同。独游违我真情而慨叹,赏乐废止玄理谁能通。
  【赏析】:
宋文帝元嘉二年(425年)春,谢灵运自南山新居(即嵊州市仙岩镇谢岩村)经过太康湖返回北山故宅(即嵊州市三界镇临江),一路之上,游山玩水,颇有感受,于是写下了这首诗。由于诗人在南山和北山都有住所,故经常往来于两地之间。早晨从南居石壁精舍出发,傍晚回到北居始宁墅临江楼。从南山往北山经太康湖中的所见为主要描绘对象,勾勒出一幅古始宁秀美的山水长卷。但此诗不记整个游程,只记从始宁墅南界的三洲舍舟登岸,在南山上瞻眺三洲景色,然后经北山敕书岭,又瞻眺太康湖。其所走路线与《从斤竹涧越岭溪行》同,然返其道行之。
  这首诗集中体现了谢灵运山水诗的风格特色。首先,看此诗的题目。灵运的诗题往往扼要概括他登山临水的路线和行程,具有很强的真实性。诗题“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于”、“往”、“经”将游览过程叙说得十分具体。谢灵运《山居赋》注曰:“大小巫湖,中隔一山。然往北山,经巫湖中过。”明乎此,就可以说:“康乐题便佳,有一种纪游笔致。”(《孙评文选》卷二)题本身简直就是诗。其次,谢灵运山水诗有一个大体相近的结构模式:先述纪行,继写景物,后归情理。这首诗亦如此。
  诗的一开始,以"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指出湖中的旅程要行一天。山南曰阳,“阳崖”即指南山。山北曰阴,“阴峰”指北山,亦名嵊山,即谢车骑始筑桐亭楼之处。谢灵运这一天的浮游旅途之乐,所见佳景自然是不胜抒写的。诗人对此并未用墨,而将笔力放在登岸后的所见之上。这只是点出“于南山往北山”的题面。接着,“舍舟”二句补叙出“于南山往北山”经巫湖中过的具体情形,而且又照应“经湖中瞻眺”的题面。以上是纪行部分,时间、地点、过程交待得相当明确。此即在南山上瞻眺《山居赋》“近南”节中所谓“会以双流,萦以三洲”。
  当诗人结束水面漂泊,舍舟登岸并以马代步时,别是一种情趣。举目四望,远处的沙诸依稀可辨,驻马依傍于茂林古松之下。倚松远眺中,傍山伸展的小路狭窄深长,巫湖碧波环绕陆洲,水天一色,空明莹澈。俯身下视,是枝叶纷披的高大乔木;仰首聆听,是从远处传来的大壑水声。前者写视觉所见,后者写听觉所闻,于“俯视”“仰聆”之际,见出诗人瞻眺顾盼的愉悦之情。“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仍然是视力所及的景物。只一布置,景色已悉,此造景不造词也。诗人用两个连绵字将陆地水中的景致写活了。 "侧径''既弯曲细小,便以"窈窕"昵称, "环洲"在湖水的波光潋滟中愈觉高低明灭、娇小别致,故冠之以"玲珑"。然后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改变视觉角度,从听,闻两个侧面写景抒情,"俯视"是参天的乔木,反映出诗人是憩息于阴峰之上,故有俯视乔木的奇笔;"仰聆"是山间大壑中的波声,群岩叠嶂,谷中水流与怪石相搏,在万壑之问激起万千优美的回响。下句"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是对上文的承接。"石横"是指分水岭,水因之分流。此即《游名山志》所谓神子溪与斤竹涧的分水岭,故云“南山与宅(七)里山分流”。这就是沟壑中流水声响变化万千的原因;"林密"是对上文"茂松''的照应,而"蹊绝踪"也正是因为"侧径既窈窕''之故。谢灵运直睹除沅的风光,当他陷入路绝之境无法更向上攀登时,才会觉得情怀得到畅快的抒泄。只有到了险峰之巅可以栖迟的地方,他才能纵目四顾,饱览周围的景物。
  “升长”句,写草木的欣欣向荣,也是诗人的领悟所得。“升长”,代指草木。“丰容”,茂盛之状。这里“解作”句,将易经嵌入景物描写之中,是谢灵运的一大创造。前人评“解作”二句说:“择易卦入诗,自谢客始,后亦鲜继。”(《文选集评》卷五)对此给以充分肯定。应该留意的是,“升长皆丰容”一句既是承前——乔木、密林,又是启后——初篁、新蒲。篁,丛竹。箨是竹皮。竹子开始换上了绿装,春初的水中嫩蒲绽出了毛茸茸的紫花。这是写草木的蓬勃生机。海鸥在春天的湖岸边嬉戏,天鸡(一种野雉)在和风中轻舞。这是写禽鸟的自在逍遥。这四句读之但觉春色融和,恍然如对。到此,谢诗结构的第二部分写景已告完成,“将题实写得十分充满,故后止用反折虚情作收”(《昭昧詹言》卷五)。
  "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这两句是用典,是据周易"天地解而雷雨作"仿改,天地变化,乾坤交泰,造物主使万物丰容繁盛。将易经嵌入景物描写之中,是谢灵运首创。《文选评集》卷五:“择易卦入诗,自谢客始,后亦鲜继”,对此给予充分的肯定。
  接下来,用工笔重彩绘出一幅山水图:新竹长出嫩绿的苞芽,芦蒲的初蕊绽出紫色的茸毛。沙鸥在春水江岸嬉戏,美丽的飞禽在和风中上下颓飞。诗人以客观的笔触刻画山水景物,使之历历如在目前。面对这秀丽的大自然,只有与万物同化才能不为外物所惑以致贪欲无厌。但是对景难排,眷恋人间之美的情感愈加强烈。由于诗人厌倦世态,宁愿离开喧嚣的人境,独处于此深山之中,唯恨憾的是没有古代贤人青甚与同游。既然已是孤居独游,一味伤感而嗟叹便大可不必。这种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情怀无人理解,字里行间流露出"世人莫余知"的遗憾心情。《昭昧詹言》卷五中说:“将题实写得十分充满,故后止用反折虚情作收。”
  “抚化”六句,是“瞻眺”自然景物所生发出来的感受。诗人在大自然中,达到物我为一的境界。“静观天地造化之妙,中心已无厌斁”(刘履《选诗补注》),达到物我为一的境界。这里,“抚化”句推阐出老庄精义和玄学妙理。
  先景后理,因景而理,是谢诗一以贯之的技法。有时,于有声有色的景语后面,结以生涩难懂的理语,令人生厌,为诗论家所抨击,讥之为拖着一条“玄言尾巴”。“抚化心无厌”,亦带有玄学的胎记,但继之以“览物眷弥重”,合平事理,近乎人情,尚有可读性。其后四句,意极哀婉。“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人谓古人也。两句谓不以远去古人为可惜,只遗憾未能与之共游山水。言下之意,是说当世没有真正的知音堪与同游。说是“不惜”,实是深惜。末二句更加沉痛。“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意谓:当世既无知道游赏之真谛者,则我若不游,这个真谛就无人知晓了!所以最令人可叹的是,当今人们已废弃了对自然的观赏之心!一种孤高而又寂寞的情绪,于此蓦然涌上诗人的心头,也使这首气息清新的诗,在结尾处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阴影。
  清代中期文学家及著名思想家方东树评谢灵运诗曰:“唯其思深气沉,风格凝重,造语工妙,兴象宛然,人自不能及。”(《昭昧詹言》卷五)此诗应是此评的一个好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