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庆宾:“泰安模式”如何推动“一院多区”高质量发展?

 蔚蓝色淼 2022-03-18
中国医院院长 中国医院院长 2022-03-17 17:48

图片

专访嘉宾:倪庆宾

  •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

  • 泰安市政协副主席

  • 泰安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 泰安市医疗发展集团党委书记、理事长

  • 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

  • 泰安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 中国医院协会康复医疗机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山东省医学会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图片

2021年6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旨在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在3月11日圆满闭幕的2022年两会上,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也是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关注的热点议题。

对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泰安市政协副主席,泰安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倪庆宾发表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高质量发展”是动词,是过程,不是结果,结果是健全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秉持着这一理念,泰安市中心医院形成了独特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泰安模式”。在专科建设上,建成了“六大专科中心”;在运营管理上,建成了适合DIP付费的绩效核算体系,实现了医院的精细化运营管理;在协同发展上,实现了各院区学科错位发展,达到了“1+1>2”的效果。

图片

那么,泰安市中心医院到底是如何达成这些成就的?接下来就为大家揭秘,“泰安模式”推动“一院多区”高质量发展的“三大秘籍”。

   秘籍一:专科建设上,构建 “1+5+N+X”学科发展全方位立体管理体系

所谓“1+5+N+X”,“1”是指一个以学科办牵头,联合医院相关职能部门搭建的学科建设服务平台;“5”是指医院学科建设的五大要素,即学科定位、学科人才、学科任务、学科基地、学科管理;“N”是指以五大要素为抓手,对接医院的内、外、妇、儿、急危重症、康复等N个临床医学中心; “X”是指临床医学中心下设的各临床专科。

医院坚持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技术为抓手,通过推动临床科研,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完成“六大专科中心”建设,包括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胸痛中心以及四个省市专科救治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癌症中心,同时发挥市医疗发展集团和市级质控中心作用,提高集团内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

图片

在临床科研方面,医院构建了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平台贯穿科研全流程,设有科研门户、智能病历筛选、数据采集、随访工具、统计分析等8大模块,全面满足临床医生对于前瞻性、回顾性、多中心研究的需求。目前,医院已经上线了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专病库,专病项目入组患者人数近5000人。

图片

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科研数据概况

在临床诊疗方面,医院秉持“价值医疗”的理念,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建设临床辅助决策系统,利用信息化优化临床路径,管理和改善临床诊疗质量,拉动医疗服务的创新与优化。

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形成了临床科研与临床诊疗之间的良性反哺闭环——临床诊疗为科研提供高质量科研数据,科研成果在临床诊疗场景中落地应用。

   秘籍二:运营管理上,以智慧医院建设为抓手,打造“精致医院”

所谓“精致医院”,“精”就是要在管理上精细、医疗上精准、服务上精品,“致”就是要在思想上智致、细节上极致、效果上致远,实现医疗质量管理、医院服务、医院管理、医院规模的精致化。

图片

为了打造“精致医院”,医院整合医务部和信息中心,成立医信部,通过信息化平台将病种管理与临床路径、支付方式、绩效考核相结合,建立适合DIP付费的绩效核算体系,强化病种精细化管理,合理匹配优质医疗资源,引导医院回归功能定位,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在医院数据中心的基础之上,结合国家三级医院评审要求,依托智慧医院建设和数据应用能力,对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系统和人、财、物等资源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深度整合与治理,建立以医院内部绩效管理为抓手,医院综合运营考核体系为核心的智能化运营管理平台,辅助医院进行运营管理问题的诊断,帮助医院完善管理内控体系,通过数据指导医院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在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实现医疗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下图为测试数据)

图片


   秘籍三:协同发展上,信息化建设支撑多院区“一体化管理,集团化发展”

作为地市级医院,泰安市中心医院定位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龙头,辖区内预防、治疗、康复及健康促进中心,在面向国际、参与国内竞争的同时,也服务全市群众、服务当地。

医院以城市中心院区为服务主体,顺应城市发展布局,全面建设北部泰山医养中心、南部高新院区(青岛大学医学中心)、东部新城院区(东方医学中心)、西部应急医学中心,形成了“中高峰、北康养、南高新、东现代、西急救”的“一院多区”、“一体多翼”发展大格局。在一院多区建设上,首先注重资源统筹和协调,明确各院区的功能和定位,确保各院区设置符合区域医疗卫生规划,实行一体化管理、差异化配置、特色化发展。其次是在满足医疗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确保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内合理布局,扩容不扩张、适度规模、均衡布局。

实际运行中,医院坚持“一体化管理,集团化发展”新模式,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各院区临床诊疗、临床科研、运营管理等多个维度的数据的标准化;在保障患者信息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实现各院区间信息互联互通,为院区间资源合理调配、患者高效转诊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助力区域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同质化。

图片

   未来的“泰安模式”什么样?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医院开启高质量发展元年,医院要从“建起来”、“大起来”迈入“强起来”的新阶段,做好各项工作关系长远、意义重大。

泰安市中心医院将延续“泰安模式”这一发展模式,打造以电子病历为核心、贯穿患者诊疗全流程的一体化信息平台,最终实现以辖区内各级医院为基础,“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的区域医疗资源共享的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

医院会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备考赶考的精神状态、加速赶超的铿锵步态、气势如虹的奋进姿态,全面推进“一院多区”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深入推动“123106”发展战略,即实现“一个目标”:建成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狠抓“两条主线”:学科建设、管理运营,着力“三个推进”:推进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实施“十大工程”:研究型医院建设工程、智慧医院建设工程、精致医院建设工程等,建设“六大专科中心”,力争在“十四五”末走在全国地市级医院前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