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万章教授新著:银屑病血证与调血研究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2-03-18

发布时间:2008-08-29 来源:飞华健康网医生组 91人关注

  1 临床研究


  l.1 血证论治 银屑病的血证治疗,各家分型较多,有二型论治、三型论治,见解不一,我之看法,综合起来,可归纳为六型论治。


  1.1.1 血热型 相当于进行期或红皮病性银屑病,新皮疹不断出现,旧皮疹不断扩大,鳞屑厚积,炎症明显,周围有炎性红晕,痒感较著,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舌红,苔黄,脉数。治宜清热凉血。常用牡丹皮、山栀、金银花、生地、大青叶、赤芍、红藤、板蓝根等药物。


  1.1.2 血燥型 相当于缓解期银屑病,病期多较久,常反复发作,皮损呈钱币状或地图状,皮肤干燥,苔薄,脉弦细。根据中医“阴虚血燥”之说,治宜养阴润燥。常用白芍、何首乌、黄精、鸡血藤、生地、玄参、天冬、麦冬、知母、玉竹、小胡麻等药物。


  1.1.3 血虚型 多为老年患者及关节炎性银屑病,或病期日久,或处于寻常性静止期,面色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爪甲苍白,常有爪甲病变或凹陷点或增厚,皮肤干燥脱屑,基底白屑迭起,痒较甚,常伴有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腰酸乏力、关节酸痛,舌苔白,脉细弱。治宜养血润肤。常用药有熟地黄、黄芪、丹参、制首乌、鸡血藤、乌梢蛇、当归、炙甘草等。


  1.1.4 血瘀型 银屑病患者存在着


  :①肌肤甲错,关节不利;


  ②损害处鳞屑刮除后可见点状出血;


  ③30%患者舌质偏紫或有瘀斑;


  ④微循环检查可见皮肤毛细血管扭曲或出血;


  ⑤血液物化特性测定常有全血黏度增高;


  ⑥血管通透性明显升高;


  ⑦皮肤病理检查显示真皮乳头毛细血管扩张、僵直等血瘀指征。近年来人们重视采用以活血化瘀法为主、辨证加减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实际上,血瘀贯穿着疾病全过程。常用活血中药有三梭、莪术、六月雪、狼毒、丹参、乳香、没药、桃仁、红花等。


  1.1.5 血寒型 皮损色淡红,鳞屑色白较厚,皮肤干燥,冬季加重或复发,夏季减轻,病期多较久,伴有形寒肢冷等阳虚血寒之全身症状,关节酸楚疼痛,奇痒不堪,苔薄白,脉紧。治宜温血散寒。常用桂枝、麻黄、当归、赤芍、制川乌、鸡血藤、附子、细辛、通草、黄藤等药物。


  1.1.6 血毒型 相当于红皮病性银屑病、泛发型银屑病或脓疱性银屑病,全身皮肤发红,以至暗红色,甚者可有肿胀,鳞屑不多,皮肤灼热,常伴有发热,关节痛,全身不舒,便秘,溲赤,口干,苔薄黄,脉滑数。治宜清解血毒。常用药有黄连、生山栀、牡丹皮、生地、犀角、羚羊角、黄藤、青黛、生草、紫草、紫花地丁、土大黄等加减。


  总的来说,“新血证论”对银屑病之见解,银屑病以血为本,血热为先,血虚、血燥、血寒在后,血毒是疾病的恶性发展,血瘀贯穿疾病的全过程,因此不少研究者认为银屑病与血瘀密切相关,各型银屑病均可以从活血化瘀论治。临床习惯上寻常性银屑病从血热、血瘀、血虚、血燥论证,脓疱性银屑病以血毒、血热、血瘀为主,红皮病性银屑病则多以血热、血瘀、血毒为主辨证,关节病性银屑病则按血寒、血虚、血瘀论治。


  秦万章教授在介绍雷公藤作用机制             秦万章教授在指导课题研究


  1.2 治血复方(经验方)


  1.2.1 调血糖浆 又称三藤糖浆,由雷公藤、红藤、鸡血藤组成,3次/d,10mL/次(成人量),4周为1个疗程,治疗各型银屑病均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调血糖浆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凉血,补血行血的作用,对消炎消肿、调节免疫均有较好的长处。


  1.2.2 养血活血合剂 又称三色合剂,本方由黄藤、丹参、黄芪等组成,此方更适合血瘀型及血虚型银屑病,服法为3次/d,10 mL/次(成人量),4周为1个疗程。该合剂有凉血、活血、养血益气之功效,对病情缓解发挥较好的效果。从T细胞功能测定显示此合剂能调节细胞免疫功能。


  1.2.3 乌灵袋泡茶 本方由乌梅、灵磁石、生牡蛎、煅牡蛎、丹参、赤芍、茯苓、生甘草等组成,对血瘀型及血燥型疗效更好。服法为3次/d,1包/次(成人量)开水泡服,4周为1个疗程。该袋泡茶有养血活血,平肝熄风,养心安神,收敛止痒之功效,对烦躁不安,睡眠不佳,瘙痒明显,皮损肥厚有较好的针对性。


  秦万章教授在第四届中美上海施贵宝医学发展基金会颁奖典礼上致辞


  揭牌典礼上,著名风湿病专家陈顺乐教授向新任主委秦万章教授表示祝贺


  1.3 理血单方


  1.3.1 雷公藤 雷公藤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功能,该药及其同属植物昆明山海棠已证实具有较好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是治疗银屑病有肯定疗效的药物,其制剂有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昆明山海棠片、火把花根片、雷公藤糖浆等,其中雷公藤糖浆疗效最为满意,它符合中药煎剂之特色,有吸收好,疗效佳,副作用小的优点,综合先后多年观察,近期有效率为70%~90%。除银屑病皮损改善外,对其伴发之关节病变亦有相应独特的疗效。


  研究发现雷公藤的效果可能是通过调节银屑病的免疫紊乱环节和抗炎作用而取得的。另外雷公藤提取物,包括某些单体,经观察对银屑病亦有一定功效,值得进一步探讨。


  1.3.2 丹参 丹参是活血养血、养心安神的药物,适合于各型银屑病,其对于血虚型及血瘀型疗效更佳。临床上多采用静脉滴注及肌肉注射,一般开始治疗阶段多采用静脉滴注,巩固阶段用肌肉注射。丹参对止痒、烦躁不安、睡眠不佳及皮损消退较为明显。丹参的提取物丹参素制成针剂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治疗银屑病,与丹参有同样效果。丹参或丹参素的用量及用法:丹参(丹参素)注射液(每支2 mL,含生药4 g)4~8支加于5%~10%葡萄糖溶液500 mL内静脉滴注,1次/d。丹参注射液肌肉注射l~2次/d,1支/次,临床上如与雷公藤等药物配合应用,可以提高对银屑病的疗效。


  1.3.3 红藤 红藤有凉血活血的功能,符合银屑病从血论治的发病规律,临床上用于银屑病的有三种给药途径


  :①红藤注射液(每支2 mL,含生药4 g)静脉滴注,将4支红藤注射液加于5%~10%葡萄糖溶液500mL内作静脉滴注,1次/d


  ②肌肉注射1~2支红藤注射液肌肉注射,l~2次/d,l~2支/次。


  ⑧红藤糖浆口服,3次/d,10~20 mL/次(每mL含生药1 g),三种用法,其疗效以静脉滴注疗效最佳,糖浆口服其次,肌肉注射较差,红藤的疗效作用,经研究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但较雷公藤为弱,二者同用,对银屑病可以发挥疗效的协同作用。


  其他有调血作用的单味中草药,如姜黄与竹黄、三棱与莪术、青黛与紫草、生地与当归、川芎与牡丹皮、银杏叶与大青叶等等,对银屑病均有一定的研究前途。


  2 基础研究


  2.1 证型研究


  (1)王继文等Ⅲ研究对血热型、血瘀型、血虚型不同证型的银屑病患者淋巴细胞凋亡,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对细胞凋亡诱导起促进作用的APO-l和APO-2.7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在各型之间的表达情况为:血热型>血瘀型>血虚型;对能防止和抑制多种因素触发的细胞凋亡,延长细胞寿命的bcl-2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各型间按血虚、血瘀、血热依次降低,提示各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程度的不同与证型有关。实际上是与机体正气盛衰有关。


  (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是转化细胞生长的一种自分泌因子,对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作用,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及迁移也有抑制作用。彭振辉等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TGFβ对角质细胞增殖的负性调节能力下降,导致增殖失控,此点为血热、血瘀、血燥三型患者所共有,并认为银屑病患者TGFβ活性异常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反应的变化,中医辨证分型更能反映病机变化本质。


  (3)刘华昌等[3]将32例银屑病患者分成血瘀、血燥、血热型并测定其红细胞变形能力及膜ATP酶活性,结果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Na+-K+-ATP活性增高,而Ca2+-Mg2+-ATP酶活性酶降低,异常的程度依次是:血瘀型>血燥型>血热型,提示银屑病患者有上述功能异常,且各证型之间亦有差异。


  (4)范斌等[4]从凉血和活血中药对银屑病患者进行期和静止期血清中细胞因子影响,探讨中医“血分论治”银屑病的作用机理。其方法是观察4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行期、静止期)白介素(IL)-2、干扰素-γ(IFN-γ)、IL-4、IL-6细胞因子变化,以及凉血和活血中药对其干预作用。结果发现治疗前进行期(血热证)与静止期(血瘀证)之间,在细胞因子中存在差异。治疗后清热凉血方(血热组)能降低IL-2、IFN-γ水平。益气活血方(血瘀组)能降低IL-4、IL-6水平。结论认为中医“血分论治”通过对IL-2、IFN-γ、IL-4、IL-6细胞因子影响,从而起到调节免疫作用。


  2.2 调血单方研究 已知多种调血中草药对银屑病有较好治疗作用,现选择部分概括如下。


  2.2.1 调节炎症介质 (1)陈盈雯等[5]研究显示,口服具有活血化瘀作用银杏叶提取物可使银屑病患者治疗2~4周后IL-6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提示银杏提取物可能有抑制IL-6分泌的作用。


  (2)吴京海等[6]研究活血、养血的丹参素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免疫组化显示,在活动期银屑病患者皮损及皮损周围角质形成细胞中观察到多种黏附分子(如FLA-l、ICAM-1)表达的增高,丹参素能抑制银屑病患者黏附分子的表达而达到治疗效果。


  (3)秦小卫等[7]的研究表明,银杏叶有效成分银杏叶内脂能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活性,从而抑制PAF活性表达,抑制中性粒细胞向表皮的趋化反应而治疗本病。已知PAF是一种磷脂类强效炎症介质,银屑病皮损鳞屑中存在PAF活性,且含量高于正常人;中性粒细胞表面存在PAF受体,PAF与PAF受体的结合使真皮血管内的中性粒细胞向表皮趋化、聚集,从而促使银屑病的发病。


  2.2.2 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 (1)肖青林等[8]用不同剂量丹参治疗银屑病患者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大剂量组疗效优于中剂量组,中剂量组优于小剂量组。


  (2)王秀敏等[9]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银屑病300例,总有效率为96.33%。并于治疗前后测定50例男性患者的血液流变、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发现银屑病患者存在血液黏度高和甲襞微循环异常。活血化瘀治疗后甲襞微循环示其形态、流态及袢周状态均有明显改善。流态改变主要为:血流速度加快,由原来的粒流变为线流;袢周状态表现为乳头由平坦变为浅波纹或波纹状,渗出减少或消失;形态改变为:甲襞微循环清晰度增加,管袢长度增加。其计分均数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


  (3)王丽江等[10]也用丹参注射液配合服用活血化瘀方,亦看到甲襞微循环改善,视野模糊明显减少,血管变清晰,直径恢复正常,血流形态由粒状转变成连续血流,速度增快或恢复正常,红细胞聚集现象减轻,血色微粒减少。


  2.2.3 抑制细胞增殖 (1)齐欣等[11]利用小鼠银屑病实验模型及PCNA免疫组化方法,观察6味调血药(当归、丹参、赤芍、鸡血藤、三棱、莪术)对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有显著促进作用,除鸡血藤外,以当归、莪术作用更显著,与氨甲喋呤(MTX)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2)刘晓明等[12]通过用多种中药灌胃小鼠观察其对小鼠上皮细胞增殖和表皮细胞分化及血浆内皮素(ET)-l的影响。结果其中具有调血作用的中药中,生地、赤芍、牡丹皮、大青叶、丹参、桃仁、红花及三棱多味中药分别具有抑制上皮细胞分裂、降低血浆ET-1水平的作用。


  (3)路又璐[13]研究不同浓度的17味中药对体外培养人表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生地、当归、川芎和赤芍等有极显著的抑制表皮细胞增殖效应,从细胞水平证实了它们作为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方药——加味四物汤中的基本成分确有疗效;牡丹皮、莪术和红花抑制作用突出,作为加味四物汤中的添加成分有助于提高疗效,提示调血药对银屑病的功能。


  (4)宋智琦等[14]采用鼠尾鳞片表皮一鼠阴道上皮实验模型,研究不同浓度的莪术油霜剂外用对表皮角化、细胞有丝分裂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莪术油霜剂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及PCNA的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对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的形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5)姜一化等[15]研究具有活血化瘀作用雷公藤对银屑病ABKNA模型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有关。


  (6)凉血、活血的靛玉红和紫草素对银屑病体外角质形成细胞株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靛玉红和紫草素可诱导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并随着浓度的增高,细胞凋亡和程度也增加,从而达到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