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之道的精髓是什么?

 白桦树2008 2022-03-18

《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字数三千多字。据说是孔子的嫡系孙子子思的作品,相传孟子受业于子思。这一派是儒家最正宗的派系。

人们一提到《中庸》第一个反应是刚刚好,或者搞平衡,有些人甚至将其理解为和稀泥。这样的理解是曲解了《中庸》。

《中庸》从宋代异军突起的,像宋代大儒程颐、朱熹纷纷对《中庸》进行注解。真正让《中庸》进入普通人眼中是因为它被纳入当时高考(科举)教科书,成了必考题。这才成了普通人都关注的话题。

图片

中在《中庸》中有解释:喜怒哀乐之未发

“喜怒哀乐”比较好理解,就是你遇到一些事情,对这些事情表达你的反应,除了情绪肯定还有动作之类的。

未发的理解争议比较大,我的理解是你通过眼耳鼻等已经接受某项信息,然后你心中已经有了结论,但是还没有露出来。也就是你从接受信息到作出反应这段时间就叫做未发。作出反应就是发。

未发的下一步就是发,发的要求,《中庸》也说的很清楚就一个字:和。

什么叫和?

发而皆中节就叫和。

也就是你发出来的行为和言语应该符合你的身份,符合社会的价值导向,符合这件事情,符合礼等等,换句话说你的“发”应该是最合适的。

最合适的就和。

图片

但是和不是和稀泥,《中庸》在文中继续说道: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中庸之道没有被执行,我是知道原因的,因为智者会过度,愚者达不到。中庸之道为什么很难被理解,因为贤者过度解读,不贤之人不理会,这就好比是吃餐,真正能吃出味的人并不多。

达到“和”是很困难的,接下去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和”为什么这么困难。

曾子是著名的大孝子,二十四孝中有他的名字。曾子的父亲曾点脾气有点爆,有一次曾子劳动时误将瓜苗锄断,曾点直接将曾子砸昏。曾子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父亲的房间对父亲说:我犯了错,父亲您教训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受伤。接着曾子跑回自己的房间抚琴,用琴音告诉父亲自己没有什么事,不需要担心。

图片

曾子这个表现可以说完全符合孝子的表现,那么曾子这样做符合“和”了吗?

并没有。

孔子当时听到这件事情之后大骂曾子,孔子说万一你父亲失手将你打死,你就没有办法尽孝了,你父亲也因为误杀而犯罪。孔子认为曾子做的事情实际是不孝,而不是尽“孝”。

孔子给出遇到这样的事情“和”的标准: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

言下之意就是遇到不是生命危险应该由着父母责骂,万一责骂有生命危险的应该逃跑。

曾子为什么不跑?因为曾子知道“孝”,也知道“尽孝”,他执于孝名,他认为孝就应该这样。他只想到自己作为儿子怎么尽孝,却没有考虑曾点、以及整件事情。

所以这就是《中庸》中所说的智者过之,贤者过之。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孝,应该怎么尽孝,就牢牢盯着“孝”而看不到其他的,认为大杖逃跑也是不孝,这就是过。

图片

至于愚者和不肖者,他们心中根本没有“孝”的概念,他们不会尽孝,他们有的是私欲,不要说大,小棰也会逃走。

如果曾子不执于孝名,不因为孝而孝,他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曾子的错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犯的呢?

从未发之时开始,曾子就已经开始犯错了。

因为曾子之心就执于孝名。

所以中庸之道的精髓就是“和”,怎么做到“和”,功夫就做在未发之时,未发之时由谁控制,自然是自己的心。

如果你的心如明镜,没有任何一点执于名利之念,那你所发的肯定是和的,一旦你心中有名利之念,比如曾子当时心中有孝名之念,所做的行为一定不是“和”。

图片

这个逻辑推理促进儒家产生了一个新的支派——心学。

心学的源头是从孟子的四心开始,真正系统化是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承继,达到顶峰是王阳明的阳明心学的创立。

王阳明的一个核心观点是至良知,而《中庸》的核心观点是:致中和。

至良知和至中和实际是一回事,至良知的核心落在未发之时,也就是心的问题。致中和的核心落在已发状态的判断。只是一前一后的关系,并不矛盾也不冲突,侧重点不同。

感谢您的阅读,南离北玄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普及,包括儒道释文化的解读,以及神话,传世名著的深度解读,若您喜欢可点击关注!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