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史连载149)包拯、王安石、司马光,三个名臣的传奇酒局

 野狐狸 2022-03-18

第三卷  变法风云

第二章 天下奇才

安石不出,奈苍生何?

嘉祐四年(1059)十月,王安石接到新的任命:三司度支判官。

三司度支是掌管国家预算的地方,在这里工作能够掌握全国的财政收支情况。接到这个任命后,王安石没有推辞,立刻上表谢恩。

与此同时,司马光正担任着判三司度支勾院,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里,王安石和司马光成了同处一个部门的同事。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牢记的时刻。公元1059年,这两个北宋官场最具个性、最富才华的官员相遇了,从此开启了他们从挚友到死敌的传奇经历。

见面前,司马光早就听说过王安石的事迹,对于王安石淡泊名利的态度,司马光非常推崇欣赏(自己也一个德行)。

在三司的日子里,司马光和王安石迅速找到了许多共通之处:他们都胸怀报国的理想,都有着非凡的才华,都喜欢钻研学问,都讨厌庸俗圆滑的官场风气,都讨厌无聊的声色享受……

他们的相似之处实在太多了,甚至有些发生的故事也惊人的雷同,比如司马光拒绝纳妾这种事情,在王安石身上竟也同样发生过。

事情竟然也是由自家老婆主动发起。

王安石官越做越大,俸禄越来越高,在生活上却俨然仍是一个普通人。进了京城后,达官贵人个个喜欢生活享受,尤其是官稍微大一点的,都会有个三妻四妾,可王安石一点都没有再娶几房的念头。

王安石没想法,妻子吴氏却反而替他着急了,因为古人纳妾是正常事,像王安石这样的大官不纳妾,人家会认为家里养了个“母老虎”。吴氏不想当“母老虎”,就花九十万贯钱给他买了一个小妾。

一天下班,王安石到家里后,发现吴氏不在,自己房里却多了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没办法,都是一样的桥段)。

王安石的反应不司马光那样强烈,因为他连夫人的用意都猜不透,只能一脸茫然地问女子,你是何人,为什么来这里?

女子羞答答地告诉王安石,自己乃是根据夫人的安排,来服侍王安石的。王安石终于明白,原来是妻子搞的鬼,就继续追问详情。

原来,女子本是一个小武官的妻室,丈夫在一次押运官府物资的过程中,出现了翻船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在官府要拿丈夫问罪,如果能还上这九十万贯的损失,就可以宽宥他的罪行。所以就把自己贱卖为妾,来筹集这笔巨款。

王安石听完女子的诉说,宽慰了她几句,就直接告诉她:我也不需要你给我当妾,你现在就可以走了。

女子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就这么让我走了?那九十万贯钱怎么办呢?

算了,钱就不用你还了。

王安石比司马光还牛,不但回绝了女子,还大方地搭进去了一笔巨款。妻子回家后,见事情已然如此,也不好再说什么。

在那段时间里,司马光和王安石经常聚在一起,或讨论国事,或谈诗论文,两人虽然经常出现观点上的分歧,但丝毫都未影响双方的友谊。

同时期内,还有两个叫吕公著、韩维的人,也是他们这个小团体的成员,四人被人们戏称为“嘉祐四友”。可谁又能想到,这个亲密的小团体,后来会分裂成两个水火不容的阵营。

或许是历史觉得嘉祐四年的三司还不够热闹,在王安石和司马光双星闪耀的时候,又为这里增添了一个同样光芒四射的人物。

如果大家熟悉前面的故事,会发现,此时的三司使乃是包拯,包大人。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其实三个男人也可以是一台戏。

三位历史红人就曾上演过一场劝酒的好戏。

话说,一日包拯在三司衙门宴请诸位同僚,大家赏花喝酒,都喝得很开心。忽然,包拯发现角落里还有两个官员,既不言语,也不喝酒,活像两根木桩一样地杵在那里,眼前的情景的极不协调。

此二人当然是王安石和司马光喽。

包拯笑眯眯地看着两人问道:“你们两位怎么不喝酒呢?”

王安石和司马光恭恭敬敬地站了起来:“我们不擅长饮酒。”

包拯豪爽地叫人给两位倒上酒,举杯劝道:“今天尽兴,你们一定要喝上一杯。”

照理说,本部门领导敬酒,怎么着也要喝一杯,可这两位从来都固执透顶的人,哪管什么领导不领导。

不管包拯怎么劝,王安石和司马光依然不喝。

而拿回包拯好像兴致特别高,非要让两人喝一口不可,他干脆端着酒杯径直走到了两人跟前,亲自劝酒:“无论如何,今天喝上一杯。”

司马光拗不过包拯,最后勉强喝了一杯,可王安石依然不为所动。

包拯接着又看了看王安石,意思是,你呢?

王安石仍然是那句话:“属下不会饮酒。”

最终,不管包拯怎么要求,同僚怎么劝说,王安石还是没喝一口酒。

包拯见状,也只好自己打圆场:“介甫硬气,佩服佩服!”

如此看来,王安石的拗相公,确实名不虚传。

也幸亏三司使是包拯,若是换成别人,王安石不知要被穿多少双小鞋。

王安石在担任三司度支判官后不久,便向仁宗皇帝递交一封长达一万字的奏疏,史称《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在这篇奏疏里,王安石对当时宋朝社会存在的弊病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提出了自己系统的改革主张。

看了万言书,人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王安石此前迟迟不愿到朝廷任职。和生活上的随性不同,王安石对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缜密的设计和思考,他需要贴近契合实践的一手经验,而不是书斋中的只言片语。也正以为如此,他在向朝廷申请时,宁可成为一方小地域的主官,也不愿意出任有名无实的副职、闲职。

面对愈演愈烈的“三冗”问题和不断加深的政治经济危机,。王安石是官僚群体中难得的清醒者,他对庆历新政的失败有着更本质的认识,提出的革新思路也更具有创见。这次,是他第一次详尽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执政思路。

只可惜,此时的仁宗已入垂暮之年,早就没了改革的意愿和勇气,王安石洋洋洒洒的万言书,最后只换来了石沉大海。

嘉祐五年(1060),王安石和司马光两人又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辞职竞赛。那年年底,这两位备受瞩目的政治明星同时被任命为“同修起居注”。

“同修起居注”是负责记录皇帝言行、朝廷日常大要事的官职,任期届满后,极有可能当上知制诰或翰林学士。如此美官,在王安石眼里却是一个干不了实事的岗位,又提出了辞免申请。

朝廷不接受他的申请,直接派人把任命文书送了过来。王安石更牛,为了躲避来使,居然藏进咯厕所里。使者没办法,把文书在桌案上,想弄个“留置送达”。

王安石就拿起文书又追了出去,就这样推来搡去不知多少回,才勉强接受这个任命。

司马光也不想担任“同修起居注”,就拿王安石作说辞:你看,王安石水平那么高,都不肯担任同修起居注,我就更不好意思当了。

司马光的推辞信也写了四五封,但最终结果还是一样:让你干,你就得干。

好在两人都没在这个岗位上干很久,一年后,当司马光去谏院干活了,王安石则担任了知制诰。

知制诰是皇帝身边的近臣,相比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所上的奏疏应该更能引起皇上的注意,王安石又萌发了向皇上提建议的念头。

可令王安石哭笑不得的是,一次鱼饵事件让仁宗皇帝彻底失去了对他的信任。

嘉祐六年(1061)三月,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

宋仁宗赵祯邀请各位近臣吃饭,饭后还让大家一起到宫苑里看他钓鱼。群臣见皇上兴致不错,都跟着去围观,王安石也在其中。

正当大家乐呵呵地盯着皇上的钓钩时,王安石又习惯性走神了,他对钓鱼一点都不感兴趣,就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旁边。正巧,王安石的身边有一个石几案,几案上还放着一盘点心。王安石倒也没把自己当外人,边走神边拿起几案上的点心吃起来。

嗯,味道还挺香,不错,再来一个。

王安石一边神游天外一边伸手掏点心,一颗接一颗,不一会儿,居然把金盘里的点心吃了个精光。

好吧,点心吃光了,皇上鱼也钓得差不多了。散场,走人。

王安石倒是吃开心了,可他不知道,那盘子里的哪是什么点心,分明是内侍为皇上钓鱼准备的鱼饵啊。

要说这事王安石确实过分了一点,吃鱼饵怎么也能吃成光盘呢?你就算不考虑皇上的感受,你考虑过鱼的感受吗?

仁宗事后也没找王安石算账,只是忿忿地对人说道:“王安石真是一个虚伪的人,就算你不小心把鱼饵当点心吃了,吃一颗也就该停下了啊,怎么能把一盘都吃光呢?”

没办法,仁宗并不理解这个特立独行的人。

隔了一段时间后,王安石向仁宗呈上了一份《上时政书》,言辞恳切地希望皇帝重视危机,果断革新政治。有那次“鱼饵”事件垫底,时政书的命运可想而知,它和万言书一样,依旧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嘉祐八年(1063),仁宗皇帝崩逝,宋英宗赵曙继位。那一年,王安石的母亲去世了,他回到江宁(今江苏南京)家中为母亲办理丧事,并依律解官丁忧。

治平二年(1065)年七月,王安石守丧期满,朝廷召他回京任职,他却连上了三道《辞赴阙状》,表示自己还要静养,暂不考虑出来做官。

事实上,王安石远居江宁,并不代表不关心国事,他也时刻从友人口中获取着朝廷的情况。只是,病怏怏的英宗,无聊的濮议……那乱哄哄的朝局,让他心生倦意。

和王安石的冷淡相比,他的人望却在不断提升,士大夫群体中对他多有赞誉之声,很多人都盼着他能出来造福百姓。好友司马光甚至在信中说道:“远近之士,识与不识,咸谓介甫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

治平年间,大宋朝野上下逐渐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呼声:

安石不出,奈苍生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