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苜蓿供盘带露清

 微美陇西 2022-03-19


杏花风暖彩云晴,鸟为称觞亦好鸣。
才并江都今董子,学传东海旧箫生。
珊胡作砚含烟润,苜蓿供盘带露清。
远望长庚辉映处,满城桃李到前楹。


——摘自清代翰林钟秀书法自作诗

从“珊胡作砚含烟润,苜蓿供盘带露清”看,苜蓿无疑是一道祝寿的时令菜,且在杏花盛开时食用。陆游也曾有一诗云:“苜蓿堆盘莫笑贫,家园瓜瓠渐轮囷。但令烂熟如蒸鸭,不著盐醯也自珍。”

紫花苜蓿

宋代林洪在《山家清供》却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说在唐开元年间,东宫太子身边的官吏生活很清苦,担任左庶子的薛令之写诗感慨自己的伤怀之情:“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饭涩匙难滑,羹稀箸易宽。以此谋朝夕,何由保岁寒?”感叹连苜蓿这种给牲畜吃的饲料,如今都堂而皇之地摆上饭桌,借此表示对当下工作生活的不满。恰好唐玄宗来到东宫,看到这首诗,就在旁边题诗道:“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之句。薛令之看到后惶恐不已,只好辞官回老家去了。

在薛公的这首诗中,正好提到了苜蓿这种食物。可事实上,林洪一度也不知道苜蓿为何物,是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同宋雪岩一起去拜访郑墅钥,看到他种的苜蓿,才知道了这种植物,并且从他那里得到种子和烹饪的方法。他形容到:“其叶绿紫色而灰,长或丈余”(与现在的紫花苜蓿有较大差别)。而苜蓿盘的做法是先用沸水焯一下,再用油炒,适量的放些姜、盐,也可以做成羹汤来吃,都是各有风味。至此,林洪终于明白苜蓿盘是什么了,想到薛令之的事情,就无比感慨:苜蓿的味道其实不差啊,为什么他会如此厌恶叫苦呢?太子身边的官员应该都是当时最优秀的人才,而唐朝许多有记载的有贤有才的人都曾被贬职。薛令之诗中所寄托的真正含义恐怕不仅仅是指苜蓿这道菜,而是托物抒怀,因怀才不遇,借诗抒发胸中愤懑之情。然而他万万想不到,皇帝看到后,竟然留诗嘲讽让他离开。

嫩苜蓿

苜蓿,的确原来是牲畜的饲料。苜蓿原产波斯(今伊朗等地),“苜蓿”一词是古大宛语buksuk的音译。张骞出使西域,从出良马的大宛国带回来苜蓿籽,中国才开始种植苜蓿。《史记·大宛列传》同时记载了葡萄和苜蓿:“宛左右以蒲陶(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苜蓿原本是喂马的粮草,后来人们发现,作为绿叶菜也一样可以食用。如今,上海菜中就有一道名菜,将草头与猪大肠一起烧,即著名的“草头圈子”。还有一道菜,就是“酒香草头”,鲜嫩味美,清爽可口。常见的做法是先把草头洗干净,热锅中加入适量的油,油热后放入草头,大火翻炒,待草头回缩后,马上加入盐、白糖、适量白酒翻炒均匀,再将草头煸炒出水至熟后,一道充满春天气息的酒香草头就出锅了!

而我尝到苜蓿的美味,却是从几十年前的同事家中。那时我在一所乡村中学任教,离家远,而同事刘兄家却在学校附近,有时就和几个同事去他家蹭晚饭。一次,晚饭是平常的连锅面,一盘凉拌苜蓿却让我刮目相看。饭吃在半途,一盘凉拌苜蓿才做出来了。夹了一筷子,鲜啊,醋是炝过的,也有一种特殊的香。至此我才明白,原来这寻常的苜蓿,也是一道美味。

而过去家里吃苜蓿,却是吃苜蓿面。将掐来得苜蓿捡出柴草,清水里洗净,切成小段。待锅里油热了,将苜蓿放入清炒一下,撒点花椒面,倒水煮熟。然后,将旗花面下入,吃起来也有一股鲜味。

如今,苜蓿盘已成一道常见的时令菜。大概清明节前后,农人会将嫩苜蓿卖给酒店。经过大厨的一番操作,苜蓿盘色、香、味俱全,价钱也贵得令人咋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