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处理外界与个体的矛盾

 豆芽悟 2022-03-19

今天这篇文章没有找到很好的理论依据,只从个人认知来谈如何处理外界与个体矛盾。

(01)

按照往常惯例,先来个栗子:假如你打算从当前的工作辞职,那么离职前的一段时间,你会如何对待手头的工作?

有些人会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领导不分配任务,就耗时间。领导分配任务,也是照着心情来做,开心就多做点,不开心就能做多少算多少。这个不需解释原因。

而如果你能尝试进入一种称为“抽离”的状态,将即将辞职的自己与仍在职的自己分离开,则你可能可以做到继续认真地完成每一天的工作。

而让你做到“抽离”的动力来自哪里?或许是你的职业感,或许是你考虑新工作对你的背景调查等等。而这里可以分享的一种动机是:问问自己,此时此地你干什么,让你有踏实感。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说我对待工作的态度,取决于公司、领导、同事对我的态度。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惯性思维。而外界往往是你难以左右的,但你可以改变自己的价值观。

(02)

人性中最常见是二元对立论。你待我善,我报之以善。你待我恶,我亦报之以恶。而如果能站在更高的视角来看眼前的事,或许可以找到一盏明灯指引你的方向。

工作中,不同部门间大都有本部门自身的利益。而你将自己置身于公司的视角,或许能更好地做正确的事。此时你与其他部门不是对立的关系,你是站在老板的视角来看一件事应该怎么做对公司有益。

生活中,来自于两个不同的家庭而组合在一起的夫妻,每个人有各自的成长环境,生活中各种矛盾无法避免。如果这时一方可以站在组建新家庭的视角,你对待对方的态度,将影响家庭内部的和谐关系,影响下一代的生活质量。那么原本对立的关系,可能可以找到更好的中和点。

(03)

是什么驱动你成为更好的自己?你站在什么视角决定了你采取什么行动。你的意识形态决定了你的举动。人极易受情绪影响,受外界的影响,这些影响也许从小就植入你的脑海,你很难一时改变。但将小我的意识形态转变成大我的意识形态却往往在一念之间。

谈此类意识形态的东西,是有风险的。因为与你价值观相同的会有共鸣感,而与你价值观相异的会忍不住对你一顿反驳。笔者之所以有勇气,还是在于想说真话。


如果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未免是会引来一阵鸡汤文吐槽。接下来进入---人性的环节。

每个个体在所存的生活环境下大都有其经济压力(含金钥匙出生、大牛除外)。上面的建议,可以让一个有大我的意识形态的人鹤立鸡群,如果这个人因此而实现迎娶白富美,走向财务自由,那么这是个励志的故事。但这只是一个概率事件。其实大多数此类人只能成为我们看到的许三多,但其中大多数不具有许三多的毅力,因此中途大抵都变成笑话许三多的人。

说到这里,就可以回归到上一篇分享的“激励相容”。善于利用人性的特点,设计出符合人性的机制,让更多的人主动拥有大我的意识形态,将这个意识形态保持更久。

这里只能提供【道】这个层面的思考,至于每个行业如何设计出相应的“激励相容”的术,则值得读者进一步去思考。

最后还是绕回主题:如何处理外界与个体的矛盾。每个个体所处不同阶段,做出的选择也不同。笔者只提供自己发现的新视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