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厢记3:谷曙光丨“爱情偶像剧”的开山鼻祖

 乐道子真 2022-03-19


一千年来最成功的爱情戏:丰满鲜活的爱情偶像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中国人民大学的谷曙光,上一讲,我谈了《西厢记》在人性方面的意义和精彩剧情,下面我接着讲《西厢记》的人物塑造。


古人说,食、色性也。年轻男女的爱情故事,从来都是古代戏曲最喜闻乐见的主题。《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以精彩的笔墨,敷演了一对青年男女追求恋爱和婚姻自由的故事。请注意,这不是普通的才子佳人故事戏,而是闪耀着人性和自由的辉光。当然,光有思想意义,这部戏是不会成功的。更重要的,是《西厢记》讲故事非常成功,戏剧性极强,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刻画丰满细腻,再加上曲辞秀丽优雅,与浪漫的故事特别搭配,于是《西厢记》就成为一千年来最成功的爱情戏,在舞台上久演不衰,中国戏曲的各大剧种,全部都演绎过西厢故事。


我认为,人物和曲词,是《西厢记》成功的两大重要因素。


我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张生、莺莺和红娘这三个主要人物的艺术形象。


首先说张生,他是满腹文章、湖海飘零的洛阳秀才,也是对爱情执著追求的“志诚种”。他一旦坠入情网,就痴的可爱,也迂的可爱。有一句笑话,说有的人一谈恋爱,智商就变成了零。张生就在对莺莺小姐的热恋中,变成了风魔汉、傻角儿,令人忍俊不禁。


王实甫写张生在佛殿撞见了莺莺,面对着莺莺的“临去秋波那一转”,张生完全把持不住了,他猛然惊呼:“我死也!”这三个字,活画出他对莺莺一见钟情、不能自已的情态。


接着,他在道场上碰到红娘,自报家门,追着说了一大通话:小生姓张,名珙,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红娘抢白他:“谁问你来?”张生竟然单刀直入地又问:“敢问小姐常出来么?”接着被红娘一顿抢白教训。


这一段对话十分精彩,把张生陷入情网、不能自拔的鲁莽、冒失,表现得栩栩如生。我看过好几个剧种演出的《西厢记》或《红娘》,每当演到这里,台下观众总是哄堂欢笑,可见原剧作的精彩。


在“赖婚”一场,王实甫写张生准备赴老夫人的谢宴,张生一心以为好事将至,他一早起来,就开始精心打扮,皂角也使过两个,水也换了两桶,乌纱帽擦得光挣挣的,为了这个期盼已久的重要场合,张生衣帽光鲜,美白了一番,他对自己的形象多么重视!谁承想,老夫人在席上忽然变卦,张生惊得目瞪口呆,继而气急败坏,却也无计可施。张生还直挺挺的跪在红娘面前,哭丧着脸,声称要上吊自尽。这种手足无措的表现,刻画张生的情种形象,实在太贴切了,简直令人喷饭。


王实甫写张生,最精彩的关目是张生跳墙。张生接到了莺莺约他月下幽会的柬帖(第三声),那时正是红娘受了莺莺的气,拒绝再为他俩效劳的时候,也是张生感到爱情的迷梦就要破灭的时候。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他打开诗简一看,原来是莺莺约他月下幽会,他大喜过望。红娘问他:“怎见得是约你?解释给我听听。”张生就说:“'待月西厢下’,是让我在月亮出来的时候过去;'迎风户半开’,是小姐开门等着我;'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就是让我跳墙过去了。”


张生是这么理解的,也是这么去做的。话说那天晚上,张生应莺莺诗简之约,来到了后花园。他知道莺莺已在墙的那一边,于是从这边纵身一跃,跳到了墙的那一边,接着一把搂住莺莺。莺莺被这冒失粗鲁的举动吓了一大跳。其实角门是开着的,莺莺万万没想到,张生会跳墙过来!莺莺惊呼:“是谁?”这一下,秘密约会便露了馅、砸了锅。


张生跳墙这个关目,是王实甫特别的设计,比起唐传奇《莺莺传》和《西厢记诸宫调》要高明许多。《莺莺传》是怎么写的呢?小说写到,西厢的东墙,有杏花一树,攀枝可以逾墙而入。张生就是以树为梯子,逾墙进入,到达西厢的。到了后发现,西厢的门户果然半开,那是特意为他留的门。《西厢记诸宫调》又是怎么写的呢?处理是,张生跳过墙后,就喊红娘,快快报与小姐知道,就说门外玉人来也。接着两个人就在房间里相会了。


王实甫巧妙地改变了元稹和董解元的写法,把崔、张会面的地点,由西厢房改到了后花园,园里有墙,墙上有“角门”,两边可通,莺莺在墙的这一边“烧夜香”,张生从另一边跳过去。在这里,王实甫将规定的情境略加改变,就使这个关目增加了意想不到的情趣,而且在刻划张生性格方面,起到了画龙点晴的效果。 


其实,莺莺约会张生,并没有刻意让他跳墙,是张生自己把诗理解错了。“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怎么能理解成叫他跳墙呢?旁边的角门是半开着的,也没有必要跳墙过去呀!按说,张生是个才子,不至于把诗句理解错了,他之所以会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是因为在绝望之时,突然受宠若惊,高兴得冲昏了头脑,就把诗给解错了。


为了强调张生解错了诗这个关目,王实甫在剧本中反复地铺垫、衬托。当红娘问张生,对诗的解释有没有把握时,张生回答:“我是个猜诗谜的行家,连古代著名的说客隋何、陆贾,都不如我,我怎么会猜错呢?”到了晚上,红娘打开角门时,碰见了张生,再一次问他:“真的让你来呀?”张生依然很自信: “小生是猜诗谜的行家。”后来莺莺翻脸,红娘就在旁边打趣,“拿猜诗谜的行家”来嘲笑张生。由于张生解错了诗,引发了一场误会,大大增强了全剧的喜剧色彩。王实甫通过这样的艺术处理,把张生大胆追求爱情而又鲁莽痴傻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戏曲舞台上,每当演到张生跳墙时,观众也是会心一笑,可见这是剧作的精彩关目。


其次再说莺莺。《西厢记》中莺莺的形象是特别丰满、立体和鲜活的。这位相国千金,长期受封建礼教的熏陶,温柔美丽,知书达理,但是她的情感,却被严重压抑了。没有想到,莺莺的青春爱情竟然在庄严的佛寺里被挑逗起来。然而,相国千金的身份,又让她瞻前顾后,不敢轻易逾越雷池。她的内心好纠结,好煎熬,也好痛苦!莺莺在母亲面前,装成一个乖乖女,稳重矜持,不敢流露半点春情。她对风流俊雅的张生,当然抱有好感,在剧作中也是处处留情,与张生心有灵犀;但是她的身份,又让她不可能贸然冲破封建礼教的樊笼。相国千金的情感表达,必然是含蓄的、矜持的、徘徊犹豫的。莺莺在侍女红娘面前,也带了一层假面具,她疑心红娘是老夫人派来监视她的,于是处处提防,不敢把真实心意表露出来。莺莺真是可怜,违心地戴着面具,她活的有多么累!而这,就是古代千金小姐的真实写照!


我觉得写莺莺最好的地方,就是写出了她的矛盾复杂性格。让一个千金小姐,去冲破礼教藩篱,追求自由爱情,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力量!王实甫就写出了这种人心的曲折和反复。在莺莺的身上,显示出了渴望、娇羞、矜持,还有徘徊、犹豫、伪装,等等复杂的性格特征。她明明思念张生,让红娘去探望,当红娘带回张生的信,她看后内心欣喜欲狂,表面上却假意对红娘大发脾气,还声称,要 “告诉老夫人,打下你个小贱人的下截来”。她情欲似火,却装腔作势,要红娘再去传话,责备张生,其实传去的却是约张生月下幽会的情诗。当张生花园赴约,冒失跳墙过来时,她又立刻反悔了,板起面孔把张生数落了一番。莺莺的这些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行径,把张生弄得晕头转向,有时红娘也是一头雾水。


不得不说,这些细节,写得真好。莺莺的乖张离谱,最深刻地揭示出了相国千金内心的沉重、苦闷、犹豫和忐忑。如果莺莺对张生,一上来就打情骂俏、自荐枕席,还把红娘当作闺蜜,一点也不藏着掖着,那莺莺就变成潘金莲一流人物了,绝不是矜持、羞涩的相国千金了。


最后再说说红娘的形象。红娘出身卑微,却心地善良,能够明辨是非,更难得的,是具有一副侠肝义胆,乐于成人之美。老夫人派她伺候小姐,还含有一层让她监视小姐的意思。对于张生和莺莺的爱情,她其实是局外人,她如果站在老夫人一面,监视甚至告密,也是她的本分。当然,她也可以不介入,假装不知情。但红娘却富有难得的正义感和同情心,主动愿意在张生和莺莺间牵针引线,传书递柬。甚至在小姐曲解提防她时,她也宽宏大量,不改初衷。其实,最能理解莺莺的,就是红娘,红娘说莺莺,“在人前巧语花言,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她其实比莺莺的母亲还要了解莺莺,也更怜惜爱护她的莺莺小姐。在张生和莺莺爱情存亡的关键时刻,红娘两度挺身而出,临危不惧,拯救了张生和莺莺的爱情。可以说,没有红娘,张生和莺莺的爱情就不能成功。观众和读者,历来对红娘这个人物,充满了敬佩和欢喜之情。


通过对张生、莺莺和红娘三个艺术形象的分析,让我们看出,王实甫笔下的人物是多么光彩照人!下一讲,我想谈《西厢记》的曲词和舞台演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