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郭的Amico BJ

 常熟老李jlr5mr 2022-03-19

早饭后去了温榆河公园,地图上标注北京文旅推荐,没去过就去看看吧。

公园很大,规划是44平方公里,是北京城最大的绿肺。现在的面积有30平方公里。大概是新公园,里面没有几个人,走了一圈,见到的人不超过十个。公园里的树和草还没有绿,满眼都是黄色。

图片

随走随拍,看着黄黄的草甸,盼望着绿色的春天早点来。

图片

走了5000多步,身上微汗,开车回家。没去广州,也没约太多的事,就有时间走路。这两天除了练习平板支撑,就是走路了。每天走上6000步左右,坚持一段时间肯定会有效果,关键是坚持。

晚上去了Amico BJ,这是一家我非常非常喜欢的西餐厅,主厨老郭曾经在意大利、日本工作过很长时间,回到北京后开了自己的西餐厅。老郭的菜很有想法,有自己的个性,2021年11月,和几位北大同学去了Amico,在朋友圈写了这样一段话:“老郭见过几次了,坐在板前他的对面,听他说吃他的菜这是第一次。那天吃的很舒服,老郭的每一道菜都好吃,从开胃小食、面包、黄油、汤、主菜、甜品,每一道菜我都喜欢,其中有几道让我激动不已。那一天老郭讲了很多,说了他在意大利的经历,说了他在日本学到看到的,说了他在北京的各种不容易。我后悔来晚了,没能早点和老郭聊天,早点吃他的菜。这一餐不是完整的老郭,老郭也不是从一餐就能了解的大厨。可是通过这一餐,我体会到了老郭的追求,老郭的认真,老郭的执着。他不混圈子,更愿意用菜品表达他对烹饪的热爱,他对一个中国人在北京做西餐的理解。我喜欢他的菜,更喜欢他这个人。他了解意大利,知道日本,他做不了意大利也做不了日本,我说:老郭你就做你自己。用你熟悉的意大利、用你了解的日本,做北京的老郭东方的你。你掌握了规律,熟悉了原则,你更有他们不具备的中国味觉、东方底蕴,你完全可以成为独具风格的你自己!”

老郭工作中。

图片

这一晚又吃了老郭几个新菜,一边听他讲一边吃,按照老郭的设计逻辑,体会菜品的美妙:味道层次变化,口感起伏碰撞。

前菜:金枪鱼塔塔,天妇罗樱花虾,蒜香面包片。金枪鱼中腩泥里加了橄榄油+胡麻油来增加其油脂和香气;日本樱花虾裹薄粉炸制后再风干,来提升脆度和整道菜的整体口感。

图片

发酵大竹荚鱼,黑橄榄。用意大利木桶黑橄榄打成泥的菌发酵竹荚鱼,带来大量油脂的同时,橄榄的香和咸,又中和了竹荚鱼的腻,旁边是发酵竹荚鱼的黑橄榄泥用来蘸食增加咸度。

图片

扇贝海鲜薄片,鱼子酱,海鲜泡沫。将扇贝打破重组为扇贝手绢、扇贝蜂窝脆片两种形态,带来不同的鲜。搭配紫苏酱汁(绿色),鱼子酱、粗细两种不同海鲜做的泡沫,白色是接骨木花。

图片

油封鸭腿肉,冬瓜。选择偏瘦的湖鸭,鸭腿断筋后用大量什锦蔬菜和香草腌制浸味两天,吊起来风轮冰箱里风干,表面煎制一下,放在香草鸭油里70-75度低温一天,让其酥软但尚未脱骨。用的时候将鸭皮挑出,用铜块压成薄片(4-5h)使其脆香无油,再将鸭肉撕碎做成沙拉。油封鸭腿+清水放袋子里低温80 度制作鸭清汤来煨制冬瓜。

图片

佐餐面包

图片

陈酿15年意大利黑醋和自制液体橄榄,手工熬的番茄酱,发酵三个月的青豆做的黄油。

图片

奶酪焗口磨,瓤松露蛋黄蘑菇酱芯。挖出来的口蘑+小干葱做成热的酱填回蘑菇,盖上无菌可生食蛋黄,加热黑松露酱,用上下热度温成温泉蛋,白色是软化马苏里拉奶酪,上面是长时间风干金针菇脆。

图片

意式手工鲜面,海胆。老郭招牌手工意面,为了打破海胆贯穿的一成不变的味道,讲奶酪和大芥末叶做成奶酪碎洒在周围,先吃原味再配着奶酪碎吃,除了奶酪的香脆还有芥末淡淡的味道。

图片

低温慢煮犬牙鱼。低温两次,第一次42度消息,第二次40度达最佳口感,吃出犬牙鱼的甜。用青口、文蛤、花蛤炒完后的汁配海藻做的海鲜酱汁。上面是莳萝天妇罗和红色的海藻,底下是羽衣甘蓝。

图片

澳洲牛舌。牛舌用大量什锦蔬菜汤炖煮,去皮后低温 ,加牛骨熬的胶原蛋白,增加油脂,用牛骨熬的胶原蛋白加烧汁不停煨制,浸透蔬菜和牛骨熬出的胶原蛋白的香;配菜是松露土豆泥;最关键的一层是用姜水风干的皱皮白菜脆片来打破味觉层次,上面用蒜+面包糠碎粒提鲜并增加口感。

图片

甜品:青柠荔枝冰霜,山药泥。青柠荔枝冰霜上撒黑胡椒,二氧化氮打出的山药慕斯,番茄脆片(番茄浓缩后会带来鲜和甜),最后浇上已经烧去酒精的号称北京最好的Grappa。

图片

黑化栗子松糕,蜂蜜香草冰激凌,马斯卡彭奶酪酱,茶晶冻。21天黑化的栗子,完全变成黑色后做成咸味松糕,上面是蜂蜜香草冰激凌下面是马斯卡彭奶酪酱,冰激凌下面是自制烤红薯碎,旁边是红茶、绿茶的茶晶冻,旁边三粒是黑化栗子做成的酱汁。

图片

老郭讲菜。

图片

这一餐吃的很享受,但更受启发。段誉、洛扬、王昌荣、杨占胜、刘钢、老杨等餐饮从业人员,很认真的听讲,很真诚的提出问题,老郭耐心的答疑解惑,毫无保留的介绍自己设计理念和实现过程。我觉得有些菜不论中餐西餐还是日餐都可借鉴,不仅是菜式上的拿来主义,更多的可以沿着老郭的思路,设计开发出一些新的菜品了。现在很多厨师在发酵上寻找灵感,原料、时间、条件、温度等方面反复实验,有些还是要借助器具、工具和科技手段,这一点老郭在国外的经历对他有很大帮助,这些经验完全可以学习运用到各自的烹饪实践中。在我看来,中餐创新的艰难之处在于突破不了经验主义的束缚,缺乏对食材对烹饪规律的认识、把握,老郭设计菜品的思路就是对这种缺乏的弥补,认真学习体会,一定会有突破性的发展。

感谢老郭为我们制作了精美的晚餐,更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样的饭局真是太有意义了。再次谢谢老郭!准备在四月下旬做一场老郭和段誉四手联弹宴,期待两位优秀厨师碰撞出更为绚烂的火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