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5章 呼吸在功法外 调身调息调心

 圆山书柜 2022-03-19
呼吸训练看似很简单,但是想练好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了解之后根据不同的情况自我调整,下面笔者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呼吸训练在养生功法外
宋朝诗人陆游给他的儿子传授写诗的经验时写道“工夫在诗外”,指学习做诗,不能就诗学诗,而应把工夫下在掌握渊博的知识,参加社会实践上,这样才能加深对诗的理解,到写诗的时候能才思泉涌,写出好的诗来。
呼吸训练也是这样,很多人把呼吸训练和养生功法中的呼吸混为一谈。

图片

很多养生功法里都讲呼吸。练的时候呼吸应该怎么怎么样,很多人练的时候也是不断地注意和调整呼吸,从而效果千差万别,有的人很快就可以达到效果,大多数人纵使疯狂的练习却效果甚微。于是很多人认为是个人天赋问题,就放弃了。其实,只是努力的方向错了。
比如丹道修炼中的“调息”行功修炼有三调:“调身”、“调息" 、“调心”。“调息”是“调心”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调整呼吸使意气相合,以后天之气召唤先天之气。能提高对呼吸运动的调控能力,在有意识的控制基础上,促进调身、调心;呼吸调整得当,可使真气充沛、顺畅,神清气爽,心平气和,有利于入静。
“调息”偏差,是指在实践中,修者由于把握不好呼吸的轻重缓急、匀深细长,而形成的偏差。所以,我们最常见的帮助调息的方法就是数息观。
南怀瑾先生说道:数息观,一呼一吸加数字,中间还有很多方法,他们打起坐来,呼吸数了一千次,变成在练气功了。呼吸是生灭法,进来一定出去,出去一定进来,你数一万息同你什么相干呢?还是那一口气的来回。究竟为什么要数息呢?那是调整,临时用的。一般学者不了解,你看宋朝陆放翁这个名诗人,“一坐数千息”,那有什么用?陆放翁活到七八十岁,总算是长命。但是我相信他不数息也可以活那么长。
数息是调整临时用的,打坐时一直数息,那就起不到打坐的真正效果,浪费的打坐的时间。很多人练站桩也是这样,结束了可能还没调整好。
练功法的时候“调身”、“调息" 、“调心”,需要注意身体动作,又注意呼吸,又想着静心,多了就难以达到一致,我们把呼吸训练拿出来,在平时多加练习,早上先不练站桩练呼吸,走着,坐着,听课,开会,利于一切可以练呼吸的时间练,加上平常呼吸多注意呼吸前后身体的感觉,提高对身体的感知力。等到练到呼吸能力强到一定程度,深呼吸的时候能够做到细、长、均、缓、轻。此时身体自然容易放松,对身体的敏感度也达到一定程度;在练站桩、打坐等功法的时候就会很快完成 “调息",很容易找到感觉,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练得时候要注意空气质量不能太差,一次呼吸时间不能太长,以不超过半小时为宜,久了伤肺,初期一天也能太久,根据身体承受力慢慢延长时间。虽然站、坐、躺都可以,但是站着最难,效果最好,坐着次之,躺着因为后腰尾椎被压住,所以容易做顺腹式呼吸,但效果最差。
还比如很多人跑步成绩不行,跑一会就喘不过气了,明明是呼吸能力不够,不去直接锻炼呼吸能力,而是继续锻炼跑步,这样锻炼效果肯定事倍功半。
2、我们都讲科技是把双刃剑,任何方法也是这样,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
    顺腹式呼吸是好方法么?可以静心,但也容易肚子大、肌肉无力和无欲。
逆腹式呼吸是好方法么?可以增强气力,但也容易性格冲动和老年一身病。
呼吸都讲慢缓,快急就不对么?
急呼吸也可以叫武火呼吸法,练功也会用到。能强壮气。但消耗大,不能经常使用。当在身体内感觉到有凉气(一般都是背部上半部里面的位置),做几下急呼吸,发发热,就避免了感冒发烧的可能。
呼吸训练讲轻,念字时不可发出声音,发音以自己听不到息声为得法。那吼叫就不对么?
道家有种方法叫做长啸。比如古代道士就特别喜欢长啸,八仙中的蓝采和自号就是长啸先生。长啸可以疏散压力,令人心静。很多人长期压抑某些情绪,等待情绪爆发之时会觉莫名烦躁愤怒,有时候持续时间很长。有时候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烦躁,就是心中有团无名火很难熄灭。此时不可思考枯坐,当起身行于静美之地,登上高山,远眺大海,做几个深呼吸,待身躯微微发汗,坐下抱膝,然后长啸,臆想胸中不快皆随啸声而去,如此数次觉头脑清爽,不可立即起身,当按摩头部,拍打身躯然后缓慢起身,再散步微微出汗为佳。
我写了很多种锻炼方法,并介绍了每种方法适合的情况,根据自身情况不断选择方法进行自我调整,
比如还阳卧和混元卧,都说的是还阳卧低级,混元卧高级,所以先还阳卧再混元卧,却不知肾阳虚可以用先还阳卧再混元卧,而肾阴虚就要用混元卧,直接还阳卧可能会更虚。
比如长跑需要顺腹式呼吸锻炼的持久力,短跑需要逆腹式呼吸锻炼的爆发力,但要以顺腹式呼吸为基础。
3、呼吸训练收不收紧肚子
我朋友说练呼吸一段时间没有效果,了解才知道,他平常练到时候吸气的时候鼓肚子,呼气的时候就恢复正常,我说你这样不光没啥效果,慢慢的还有可能肚子变大。
呼吸是呼在前,吸在后。应先呼尽,肚子收到最紧,有肚子贴后背的感觉,再吸气,这样才能快速锻炼出呼吸能力,不过这是需要用力,对肌肉进行放松和收紧,而站桩、打坐等方法则是忘记呼吸,全程轻微呼吸,让身体放松即可,
4、舌抵上腭到底顶在什么位置
先把“舌抵上腭”的作用说清楚。"舌抵上腭"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产生涶津,二是接通任督脉。

图片

笔者说过呼吸训练最容易口渴,所以想要产生涶津,滋润嗓子,就把舌头自然含着,让上腭触到舌头就行,不要管它触及舌面什么部位,小孩子就是含着舌头的,所以小孩子涶津长流。为了让大家能24小时保持这种状态,我建议的方法就是学会菩萨的微笑,口唇微闭,牙齿扣拢,嘴角往两边轻微拉开,舌头自然贴到上腭,舌尖在上齿龈处。在接通任督二脉的时候自然会有吸力吸住,所以也不需要刻意去顶。
这种方法习惯了之后就成了自然,涶津会慢慢地流出,滋润嗓子,不用力自然不会影响练功入静。但是这种方法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涶津出得慢,在一些功法中,要几个呼吸之内口水满腔后三口吞下,就需要舌头与上颚接触的过程中,要像一根柱子擎住上颚,并且舌尖要逐渐向软腭的尽头,接近喉咙的部位移动,越往里,产生涶津的速度越快。这种方式感觉嗓子干或者一些小功法里面用一下,但肯定不可能在站桩、静坐等放松入静的功法里面用,因为需要用力,会影响到练功入静,用也是用在入静之前调整的时候。


除了上面这些,呼吸训练同时还需要别的动作进行辅助。我之前基本都写全了,比如跑步、八段锦、瑜伽和健身、打坐等各种锻炼方法,可帮助打开身体,调整身体,让气更好的运行,让身体变的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