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秦以连横说秦》原文及翻译搜索

 浅水深处 2022-03-19

        《苏秦以连横说秦》是《战国策》中的名篇,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著名说客苏秦见秦王时献连横之策,秦王没有采纳,于是苏秦发奋学习纵横之术、终于成功当上赵相,并且以功名显于天下的故事。下⾯给⼤家整理了苏秦以连横说秦原⽂及翻译,⼀起来看看吧!

  苏秦以连横说秦

  先秦:佚名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南有巫⼭、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王之贤,⼠民之众,车骑之⽤,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治。愿⼤王少留意,⾂请奏其效。”

  秦王⽈:“寡⼈闻之:⽑⽻不丰满者,不可以⾼飞,⽂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今先⽣俨然不远千⾥⽽庭教之,愿以异⽇。”

  苏秦⽈:“⾂固疑⼤王之不能⽤也。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禽蚩尤,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汤伐有夏,⽂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伯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毂击驰,⾔语相结,天下为⼀,约从连横,兵⾰不藏。⽂⼠并饬,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上下相愁,民⽆所聊,明⾔章理,兵甲愈起。辩⾔伟服,战攻不息,繁称⽂辞,天下不治。⾆弊⽿聋,不见成功,⾏义约信,天下不亲。于是乃废⽂任武,厚养死⼠,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夫徒处⽽致利,安坐⽽⼴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橦,然后可建⼤功。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元元,⾂诸侯,⾮兵不可。今不嗣主,忽于⾄道,皆惛于教,乱于治,迷于⾔,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以此论之,王固不能⾏也。”

  说秦王书⼗上⽽说不⾏,⿊貂之裘弊,黄⾦百⽄尽,资⽤乏绝,去秦⽽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犁⿊,状有愧⾊。归⾄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母不与⾔。苏秦喟叹⽈:“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母不以我为⼦,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流⾄⾜,⽈:“安有说⼈主,不能出其⾦⽟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谈,赵王⼤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车百乘,锦绣千纯,⽩璧百双,黄⾦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粮,未烦⼀兵,未战⼀⼠,未绝⼀弦,未折⼀⽮,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在⽽天下服,⼀⼈⽤⽽天下从,故⽈: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万溢为⽤,转毂连骑,炫熿于道,⼭东之国从风⽽服,使赵⼤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天下莫之能伉。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妻侧⽬⽽视,倾⽿⽽听。嫂蛇⾏匍伏,四拜⾃跪⽽谢。苏秦⽈:“嫂何前倨⽽后卑也?”嫂⽈:“以季⼦之位尊⽽多⾦。”苏秦⽈:“嗟


@MDYmcn1966

乎!贫穷则⽗母不⼦,富贵则亲戚畏惧。⼈⽣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


  翻译


  苏秦起先主张连横,劝秦惠王说:“⼤王您的国家,西⾯有巴、蜀、汉中的富饶,北⾯有胡貉和代马的物产,南⾯有巫⼭、黔中的屏障,东⾯有肴⼭、函⾕关的坚固。耕⽥肥美,百姓富⾜,战车有万辆,武⼠有百万,在千⾥沃野上有多种出产,地势形胜⽽便利,这就是所谓的天府,天下显赫的⼤国啊。凭着⼤王的贤明,⼠民的众多,车骑的充⾜,兵法的教习,可以兼并诸侯,独吞天下,称帝⽽加以治理。希望⼤王能对此稍许留意⼀下,我请求来实现这件事。”

  秦王回答说:“我听说:⽻⽑不丰满的不能⾼飞上天,法令不完备的不能惩治犯⼈,道德不深厚的不能驱使百姓,政教不顺民⼼的不能烦劳⼤⾂。现在您⼀本正经⽼远跑来在朝廷上开导我,我愿改⽇再听您的教诲。"

  苏秦说:“我本来就怀疑⼤王不会接受我的意见。过去神农讨伐补遂,黄帝讨伐涿⿅、擒获蚩尤,尧讨伐驩兜,舜讨伐三苗,禹讨伐共⼯,商汤讨伐夏桀,周⽂王讨伐崇国,周武王讨伐纣王,齐桓公⽤武⼒称霸天下。由此看来,哪有不⽤战争⼿段的呢?古代让车辆来回奔驰,⽤⾔语互相交结,天下成为⼀体,有的约从有的连横,不再储备武器甲胄。⽂⼠个个巧⾆如簧,诸侯听得稀⾥胡涂,群议纷起,难以清理。规章制度虽已完备,⼈们却到处虚情假意,条⽂记录⼜多⼜乱,百姓还是⾐⾷不⾜。君⾂愁容相对,⼈民⽆所依靠,道理愈是清楚明⽩,战乱反⽽愈益四起。穿着讲穿服饰的⽂⼠虽然善辩,攻战却难以⽌息。愈是⼴泛地玩弄⽂辞,天下就愈难以治理。说的⼈说得⾆头破,听的`⼈听得⽿朵聋,却不见成功,嘴上⼤讲仁义礼信,却不能使天下⼈相亲。于是就废却⽂治、信⽤武⼒,以优厚待遇蓄养勇⼠,备好盔甲,磨好兵器,在战场上决⼀胜负。想⽩⽩等待以招致利益,安然兀坐⽽想扩展疆⼟,即使是上古五帝、三王、五霸,贤明的君主,常想坐⽽实现,势必不可能。所以⽤战争来解决问题,相距远的就两⽀队伍相互进攻,相距近的持着⼑戟相互冲刺,然后⽅能建⽴⼤功。因此对外军队取得了胜利,对内因⾏仁义⽽强⼤,上⾯的国君有了权威,下⾯的⼈民才能驯服。现在,要想并吞天下,超越⼤国,使敌国屈服,制服海内,君临天下百姓,以诸侯为⾂,⾮发动战争不可。现在在位的国君,忽略了这个根本道理,都是教化不明,治理混乱,⼜被⼀些⼈的奇谈怪论所迷惑,沉溺在巧⾔诡辩之中。象这样看来,⼤王您是不会采纳我的建议的。”

  劝说秦王的奏折多次呈上,⽽苏秦的主张仍未实⾏,⿊貂⽪⼤⾐穿破了,⼀百⽄黄⾦也⽤完了,钱财⼀点不剩,只得离开秦国,返回家乡。缠着绑腿布,穿着草鞋,背着书箱,挑着⾏李,脸上⼜瘦⼜⿊,⼀脸羞愧之⾊。回到家⾥,妻⼦不下织机,嫂⼦不去做饭,⽗母不与他说话。苏秦长叹道:“妻⼦不把我当丈夫,嫂⼦不把我当⼩叔,⽗母不把我当⼉⼦,这都是我的过错啊!”于是半夜找书,摆开⼏⼗只书箱,找到了姜太公的兵书,埋头诵读,反复选择、熟习、研究、体会。读到昏昏欲睡时,就拿针刺⾃⼰的⼤腿,鲜⾎⼀直流到脚跟,并⾃⾔⾃语说:“哪有去游说国君,⽽不能让他拿出⾦⽟锦绣,取得卿相之尊的⼈呢?”满⼀年,研究成功,说:“这下真的可以去游说当代国君了!”

  于是就登上名为燕乌集的宫阙,在宫殿之下谒见并游说赵王,拍着⼿掌侃侃⽽谈,赵王⼤喜,封苏秦为武安君。拜受相印,以兵车⼀百辆、锦绣⼀千匹、⽩璧⼀百对、黄⾦⼀万镒跟在他的后⾯,⽤来联合六国,⽡解连横,抑制强秦,所以苏秦在赵国为相⽽函⾕关交通断绝。

  在这个时候,那么⼤的天下,那么多的百姓,王侯的威望,谋⾂的权⼒,都要被苏秦的策略所决定。不花费⼀⽃粮,不烦劳⼀个兵,⼀个战⼠也不作战,⼀根⼸弦也不断绝,⼀枝箭也不弯折,诸侯相亲,胜过兄弟。贤⼈在位⽽天下驯服,⼀⼈被⽤⽽天下合纵,所以说:应运⽤德政,不应凭借勇⼒;应⽤于朝廷之内,不应⽤于国⼟之外。在苏秦显赫尊荣之时,黄⾦万镒被他化⽤,随从车骑络绎不绝,⼀路炫耀,华⼭以东各国随风折服,从⽽使赵国的地位⼤⼤加重。况且那个苏秦,只不过是出于穷巷、窑门、桑户、棬枢之中的贫⼠罢了,但他伏在车轼之上,牵着马的勒头,横⾏于天下,在朝廷上劝说诸侯王,杜塞左右⼤⾂的嘴巴,天下没有⼈能与他匹敌。

  苏秦将去游说楚王,路过洛阳,⽗母听到消息,收拾房屋,打扫街道,设置⾳乐,准备酒席,到三⼗⾥外郊野去迎接。妻⼦不敢正⾯看他,侧着⽿朵听他说话。嫂⼦像蛇⼀样在地上匍匐,再三再四地跪拜谢罪。苏秦问:“嫂⼦为什么过去那么趾⾼⽓扬,⽽现在⼜如此卑躬屈膝呢?”嫂⼦回答说:“因为你地位尊贵⽽且很有钱呀。”苏秦叹道:“唉!贫穷的时候⽗母不把我当⼉⼦,富贵的时候连亲戚也畏惧,⼈活在世上,权势地位和荣华富贵,难道是可以忽视的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