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饱人无疾

 岁月静好nbt7mj 2022-03-19
文章图片1

“饥饿”这个词,似乎有些陌生和遥远了,那不是非洲的沙漠边缘、赤道两侧草棚茅舍的事吗?那不是南亚洪灾之后或者阿富汗战乱时的情景吗?那不是电影里的老故事吗?

且慢。仅仅退回不多个年头,我们有很多同胞也都尝过吃不饱的苦头。“且祈麦熟得饱饭,敢说谷贱复伤农”,等到了麦收、秋后才能吃上一段饱饭,这可是祖祖辈辈的亲身经历呢!

且看今日,吃饱穿暖成了最普通的事。吃饱饭本是好事,但也不能太饱,若是“撑肠拄肚礧傀如山丘”,那不就是撑出了毛病?纵然看遍中医西医心肝肚肺本兼各科也是无济于事,不信你看一份“病历”:

吃了饱饭,就有了享受“标配”的本钱。看如今城乡里的一些土豪,最明显的“标配”就是深宅大院,豪车美女,酒池肉林,鼻孔撩天,外加卡地亚金框眼镜,只是透过镜片满是原始的粗野鄙俚。“标配”中也包括不少化学添加剂,比如“德”与“善”就常挂在嘴边,就跟真事似的,这里用得着沙奶奶的怒斥“你忠在哪里义在何方”。孔老夫子早就看不上了这类“吃饱撑的型”,不厌其烦地告诫后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说君子饮食不贪图奢靡,居住不贪图安逸。我们知道孔圣人最喜欢颜回,为啥?人家颜回不仅敏而好学,而且生活保持清贫,乃真君子,所以深得师爷的信任。吃多不光是忘了祖训,硬给撑成个横路敬二,这病可咋治?

吃了饱饭,就有了逞能作妖的底气。驾着Ghibli、Cayenne之类,肆意穿梭在车流当中,猛踩油门,技惊四座,“嗡”地一声尾巴窜出一股黑烟;为了显其“异类”,设法挤到其他车的前面,超车转弯不带打转向灯的,立马现出了猥琐无教的原形。近年来豪车撞人事故、各种违章却嚣张跋扈的事,更是时有发生。数千年前一位不知姓名的先人有言:“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叱责的正是这种人,你说那时的文人眼光怎么如此“毒辣”嘢?说是“皇上英明”,抬轿子,瞎扯淡,哲学家、文化人才英明。不过话也够狠,死不死先放一边,倒是玷污了一辆好车是真的,痛哉惜哉!

文章图片2

吃了饱饭,就有了各种攀比的资本。饱食终日,人也容易浮躁,《吕氏春秋》中记载“侈乐……以巨为美,以众为观,俶诡殊瑰,耳所未尝闻,目所未尝见……”比你大,比你多,比你出奇,老祖宗早就切中了国人的要害,向来好大喜功,自我较劲,人人都想当“老大”。有个著名的“城市划线分类”被广泛引用,据说城市分为一二三四五线(类),凭着一两个经济指标就可以划分等级吗?你可以抗拒国家有关的城市分类和定位,但不必扰乱人们的视线。照此分类法,华盛顿最多五线,北欧小城打入八线也不新鲜,唐宁街10号的小门也该换成高大的门楼才符合“一线”规格,“相府”不像样,吃没吃相,坐没坐相,小气得很。好事的民间人士吃了饱饭,酒酣耳热之后,个把时间整出各式各样的“排名模板”,发至网上,以资满足“黔之驴”的好奇与虚荣;有些团体机构也是官差无事,弄一些名堂出来凑热闹,装作“郑重其事”,其实多半是“受人之托”“按质论价”的产物,吃公粮却成了效忠某些部门或地方私利的犬马。人们在各种“比较”中,并未体会到“排名辨优劣,对比出真知”的科学精神,反倒是隐约窥见“浮夸风”“大跃进”的影子,还有“穷人咋富”之后的虚浮攀比风气。我看倒是不用急着“排位子”,先解决了街道上随处可见的随地吐痰这一条再吹不迟。

吃了饱饭,人会失去自我。有一个简单的逻辑:祖祖辈辈当惯了乞丐,当有朝一日“咸鱼翻身”,就会以“补偿”的心态去做老爷,耍耍老爷的威风。看看到处的窝里横,够威风;看看能养活上千万人的饭店餐桌上的残羹冷炙,够气派。不过呀可别拿出去,这“习惯”若是延展到了海外,各种炫耀比阔,各种阴损算计,各种自私顽劣,其畸形做派恐成令人斜视的街头一景,别提“自尊”和“地位”啦,先搞清楚“我是谁”才好。那里就是满大街的小车、破车,稀有攀比排场;似乎也没人在意纽约华盛顿辛辛那提都是“几线”,也没见几个“幞头帽翅”耀武扬威的样子,步行去坐地铁然后提篮买菜的事并不少见……“物质第一”已成我们不少人灵魂深处的信条,而“发霉”的物质却连马勃牛溲也不如,比方说当你发现一辆横冲直撞乱窜、嗡嗡刺耳的迈凯伦,你绝不会羡慕那个月牙图形和一串字母的“高大上”,这时的它不过是一个“异类”——“地排子”里装个未开化成人的东东,遮人耳目的“仇富”谬论也不攻自破了。

吃了饱饭,脑满肠肥,人容易长脾气、生毛病。饫甘餍肥不得了,若再混进某个“圈子”里,更是装不下了。各种自我卖弄,刷存在感,善于自吹者,常常忘恩负义,“扒高踩低”,对上溜须拍马、对下打压贬低,“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识衣衫不认人”。小时候去亲戚家拜年,遇上一位久闻大名却从未见过的远房表哥,正在桌上对着几个老农民说得起劲,“省委大院”啦,“邢×智”了……“表哥做啥工作?”世面甚少的我有些好奇。他显然不欢迎我的“闯入”和提问,小声揶揄道:“开车的……”看来是吹错了地方,一时间空气中有些尴尬,但我依然觉得表哥还算可爱,至少没把自己说成是省委常委啥的!我有亲姑舅家的19个表兄弟姐妹,远房更多,唯独与这位远房表哥30多年再无缘见面。我们看过一个“狮子与驴”的寓言故事,讲的是它们两个一起去狩猎,毛驴本是仗着狮子的威风而生存的,却不知深浅,自以为是,终为人所讥。这还不错,柳宗元老先生笔下那头可怜的驴子,看不出个眉高眼低的,“黔驴技穷”之后让老虎摸透了脾气,直接给干掉了,情状可怜,亦使人心脾凄动噫!

文章图片3

吃了饱饭,也会大脑缺血,添了忘性。如今人们感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怎么回不到从前了?“真诚”二字怎么难写了?“问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现实”越来越近,感恩之心渐远,“炎而附,寒而弃”,魂不守舍,六神无主,无原则、无厘头的淡漠、疏离,已属平常之事。就说同事,过去的老职工,工友之间、师徒之间、甚至干群之间,大都思想朴素,讲情讲义,一起从艰苦年代走过来,很多人有一辈子的交情,多少年了提起来还是热热乎乎;现在呢,情如市场,现趸现卖;人如餐巾,用完便弃。似与格局、心胸有关,但又不大贴切。一个上班人一旦离开单位,无论退休还是调离,谁还理你?即便有过出手相助、付出心血,也备不住“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也,呵呵,生活中常有新的“下家”和“东家”,也是个“新桃换旧符”,而心怀感念、推己及人者几人?好在真诚与良知自有光华,无需回报,正如一位文学家所言:“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吃饭这件事,老同志都还记得从前的粮食和副食是“凭票供应”的,供应量的多寡按照不同的性别、年龄、工种而有差异,成人一天就是个1斤或者8两的样子,人们缺油水,没“好肚油肚”,按“定量”吃饭往往只能落个“半饱”,见了“好吃的”流哈喇子,缺嘴,赶上不花钱的“大食堂”或者酒席啥的,一个壮汉一口气能吞下8个馒头, 信不?不过,那时平日里的“半饥半饱”状态,食不果腹,并日而食,倒是省了浮躁的麻烦,人们也没闲心、没“余力”去逞能啥的,也不容易得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看来饔飧不继,也是自有裨益。

文章图片4

当饥饿已成过去时,我们可能面临“精神饥饿”的来袭。有一句话这样说:“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会生出无数的烦恼。”其实也未必,饱食终日之后也可以“无所用心”的,宋人刘黻有曰:“饱啄天这分,吾何泣远涂!”嘿,想开了,饱食便罢,何必管他远方?岁月静好,乐在其中就是。人说没有受不了的罪,只有享不了的福,怕就怕是“三世希不失矣”,“饱啄”不久欤!

但凡“病例”,大都因体内毒素的积累。按照中医理论,一个人吃得过饱,易阻于中焦而生湿热,引发肠胃疾病和大脑迟钝。看来是“半饱”刚好,那不妨每餐少吃个一二两试一试——趁着“此心湛然”,还是可以找到爹妈的,“北”就在房屋的背面,通常是背着太阳走。(2022.2.3)

作者李锡文,一个“60后”的写作者、思考者。穿行于澎湃的文化光影中,拨开雾瘴,探索本真,推动文化反思和回归。痴人谵呓,杞人忧天,有作品若干,荣誉若干,不足齿数者若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