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蟠山村月半节

 流星雨刘鑫 2022-03-20

蟠山村月半节

民间举行盛大的迎銮驾、迎猪羊活动,及到蟠山殿接老爷活动,称为“月半”。“月半”是民间祭祀活动,由蟠山殿十八社轮流举行。意义在于庆丰收、驱邪、祈求风调雨顺,传统是每隔十年举行一次,一般在春节前的腊月十五左右举行。

月半节这一天,在祠堂里张挂祖宗画像,蟠山村、邵坞村、范山头村、黄岱桥村、上毛村等村分别在轮值的年份的腊月组织迎銮驾队伍来到蟠山殿接老爷,然后将蟠山老爷接回各自村祠堂。并将全猪全羊抬至祠堂,各家各户分头祭拜。之后,还要聘请婺剧团演出几天几夜,场面十分隆重。

民间“月半” 活动,一般10年一次,人们把这一年称为“月半”年,举行“月半” 活动的日子称为“月半”节,又称过大年。其有四种含义:一是选择10年一次的农历十二月十五左右的时间举行。在农历十五,我们所看到的月亮是圆圆的,象征着新年圆圆满满,平平安安。二是“猪羊会”必须是全猪全羊,所展示的全猪全羊,家家户户比胖比美,比猪壮,比羊美。古时评价人物以胖以壮为美“月半”两字合成就是一个“胖”,“羊”、“大”合成一个“美”字,象征着新年猪壮羊美,生活幸福安康。三是纪念先人。各村都有各自的祖先。四是那么多的猪羊集中在宗族的祠堂里,家家户户参与,代表着村人团结、和谐。整个活动表达着禳灾、祈福、保平安、求吉祥的民意。

“月半” 活动有一定的程序:正月十五认“月半”。到了农历十二月初。召开头首会议,商量决定“月半”活动相关事项。之后,号召村民集中精力,发动每家每户,对整个村庄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卫生大扫除,以整洁来迎接“月半”活动,书写张贴祠堂对联,确定治安保卫人员与头首的分工。接着统计猪羊架数量,按号划分,划定位置。然后对迎猪羊架进行抽签。再到蟠山龙王殿进行佛像布置装扮。头天准备杀猪宰羊,各户对猪羊进行装扮。活动开始迎銮驾、接佛像。完毕后,农户猪羊架在家等待,锣鼓队上门迎接。隔日退猪羊,从尾数先退,熟拜从尾数倒前,十位一组。拜毕,送佛。送佛完毕,收藏銮驾、太公像等。期间还聘请剧团进行演出。

在展示猪羊的过程中,村民们把杀掉的猪和羊,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杀猪、羊是很讲究的,杀前不能用钩子钩猪和羊的嘴,生怕运气被杀猪、羊的人钩去。猪、羊头颈上、脊背上以及尾巴上的毛必須留着,且头不能割断。猪、羊肚子里的脏器整理好后必须全留着。这样代表着猪、羊的完完全全。

打扮猪、羊也是有讲究的,猪、羊的嘴里衔着一个橘子,代表着清清洁洁、吉祥如意的內涵。猪口上挂着元宝形的象征物以及猪、羊身上张贴着剪纸的元宝,象征着来年金钱滚滚,经济大发展。猪、羊的头上必然插着剪纸的状元花,意味着孩子们上学天天进步,考中状元。猪、羊身上披红挂彩,象征着新年红红火火。现在又有了新的发展,装饰了新式的灯具、中国结等等,村民们把自己的才艺进行了充分的展示,赋予了新的内涵,“猪羊会”活动已成为喜贺丰收、祈求平安、欢庆幸福的文化活动。这次展示的猪最壮的有400多斤重。

其寓意为:丰收、驱邪、平安、吉祥。象征着团结、正义的精神,在现代,猪羊会已成为百姓喜庆丰收、祈求平安、欢庆幸福的文化活动。因而,这项传统文化活动,对于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稳定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是民间舞蹈的艺术形式,既有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又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

 香亭:木雕翘角亭,上雕有历史人物和花草图案。

 神伞:用绸布缝制成,圆形,跟在佛像后面。

 观音竹:用竹节密的毛竹对开,上雕有吉祥图案及文字。

 銮驾:用木制成,上部大多是掌扇形。两面雕有“隋唐演义”的敌我双方人物像,或八仙等神话人物。有的上部是兵器、八仙道具等。木柄约150公分,圆木用樟木制成,是迎銮驾队伍中的主要道具。

 猪羊架:木制架上放着已宰好的猪羊,上插有鲜花及吉祥剪纸图案。

 服装:统一穿着黄色红边衣服。

剪纸:“福”字、元宝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