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国上将叶飞回忆指挥华野第十兵团提前入闽解放福州

 兰州家长 2022-03-20

新的决策

文章图片1

解放上海之战正打得热火朝天,中央和毛主席来了电令:提前入闽。任务交给了我十兵团。

为什么说提前入闽呢?因为中央原决定解放福建的任务是一九五0年。毛主席从来是高瞻远瞩,全局在胸的。对于解放全中国,早有通盘打算。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二日,淮海大地战斗正酣,黄维兵团尚未歼灭;平津战役正在毛主席具体电令下包围北平,攻击夭津,切断塘沽。而毛主席却告诉淮海战役总前委的同志,解放全中国的具体打算是:一九四九年五六月间进行渡江作战,三野、二野协力经营东南:四野协同华北主力解决平津之敌后,则于八月渡长江,经营湖北南部、湖南全省及江西一部,第二步夺取两广;一野与华北主力夺取绥远、宁夏,再肃清兰州、潼关线上及其以南以北之敌,然后入川。

一九四九年一月十日,淮海战役以歼灭国民党军五十五万五千人的巨大胜利告捷;一月十四日解放天津,歼敌十三万余人。“中国的阶级力量对比已经起了根下变化。”一月十八日,毛主席为中央起草的党内指示:《目前形势和党庄一九四九年的任务》指出:“一九四九年和一九五0年将是中国革命在全国范围内胜利的两年”确定“一九四九年夏秋冬三季,我们应争取占领湘、鄂、赣、苏、皖、浙、闽、陕、甘等省的大部,其中有的省则是全部”。对福建来说,是相机占领靠近浙江的闽北一些地区,一九五份年再解放全省。当时考虑,虽然“不但就军事上来说而且就政治上和经济上来说.国民党政权是被我基本地打倒了。”但是我军渡江占领京沪杭长江三角洲后需要一段巩固时期。这里是蒋介石的老窝江浙财阀的发源地,丢给我们的烂摊子要收拾起来,复苏起来,是需要花费定的时间和极大的精力的。然后,我们才能依靠长江三角洲这一富庶地区的人力物力,进军福建、两广、大西南,解放全中国而且指示中说得很清楚:“我们从来就是将美国直接出兵占领中国沿海若干城市并和我们作战这样一种可能性,计算在我们的作战计划之内的,这种计算现在仍然不要放弃,以免在事变万一到来时,我们处于手足无措的境地。但是,中国人民革命力量愈强大,愈坚决,美国进行直接的军事干涉的可能性也就将愈减少,并且连同用财政及武器援助国民党这件事也就可能要减少,一年以来.特别是最近三个月以来,美国政府的态度的摇摆不定和某些变化,证明了这点。

中央对上述的的分析是完全正确的,毛主席、周总理看到形势发展比预想的快得多,渡江很顺利.全歼了南京地区的敌军,上海残敌逃掉不多,杭州顺手而得,国民党政权四五裂,美帝国主义也没有敢动手,为了一鼓作气追歼土崩瓦解的国民党军,也为了最后消除美国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危险,中央决定提前一年解放全中国. 五月二十三日毛主席、中央军委电示三野:“你们应当迅速准备提早入闽.争取于六.七两月内占领福州泉州、漳州及其他要点,并准备相机夺取厦门,入闽部队只待上海解决即可出动.”并电示二野:'亦应准备于两个月后以主力或全军向西进军经营川、黔、康.”并指示,“二野目前主要任务是准备协助三野对付可能的美国军事干涉,此项准备是必须的,有此准备即可能制止美国的干涉野心,使美国有所畏、而不敢出兵干涉。”并且指出:'如果上海、福州、青岛等地迅速顺利解决,美国出兵干涉的可能性业已消失,则二野应争取于年底或年底以前,占领贵阳、重庆及长江上游一带.......”并对一野、四野都作了相应的部署。

文章图片2

提前一年解放全中国的战略决策,这是毛主席伟大的气魄和胆略,贯彻将革命进行到底而不要半途而废的思想。早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三十日发表的《将革命进行到底》,宣告了要“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一九四九年四月,胜利渡江解放南京后发表的,脍炙人口的诗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个思想就表达得很清楚了。当我在写作叙述当年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时,重读毛泽东同志这一著作及诗词,感到更为深刻和亲切

入闽准备工作

五月二十七日中午,解放上海之战甫告结束,我十兵团就接到三野首长电示:末担任警备任务,各军于战斗结束后撤至市郊休息,十兵团全部进行入闽准备。

兵团部及所属三个军随即集结于苏州、常熟、嘉兴一带体整,进行入闽的各项准备工作。

开始,三野司令部认为逃到福建的蒋军都是残兵败将,不会有大的战斗,入闽兵力的部署只准备使用十兵团的两个军。二三十年代我在厦门、福州做过秘密党的地下工作,又在闽东坚持三年游击战争、对福建的情况我是熟悉的,我深感以两个军入闽兵力不足,因此,建议以十兵团全部三个军担负解放福州、厦门及福建全省的任务。华东局和野司同意了我的建议,决定以十兵团全部兵力入闽。并为防备在解放福州、厦门时美帝国主义的可能介入,进行军事干涉,以二野主力控制浙赣线,掩护十兵团遂行上述任务。

鉴于上海战役中十兵团伤亡较大,部队也相当疲劳,调整组织,配备干部,需要时日,加之入闽准备工作,政治动员,任务繁重。我又提出建议:部队休整一个月。当时,张鼎丞同志也认为入闽的接管工作,也需要时间进行筹措,赞同找的建议。华东局报党中央后,批准十兵团休整一个月。

党中央决定由张鼎丞同志任福建省委书记,主持地方的工作。张老当时是华东局组织部长。他觉得经营福建的最大困难是干部力量不足。福建历来有“八闽”之称,也就是说,福建省从元代开始.就有建宁、延平、邵武、汀州、福州、兴化、滩州、泉州八路或八府,这种长期沿用的行政区划是根据地形、交通、人口密度和经济情况形成的全省共有八十多个县,福州是首府厦门是对外的重要口岸,福、厦都是所谓五口通商城市因此,接管和经营福建省,需要有一个省级、两个市级八个地区级、八十多个县级的党政领导班子和业务领导干部。当时张老手上只有由太岳、太行地区调集来的一套区党委、六套地委专署的四千多名干部。张老说,接管浙江有八千干部,我们去福建只有他们的一半,怎么行呢?这倒不是中央或华东局重浙轻闽,而是由于提前一年解放全中国的新的战略部署,很多工作就跟不上了。

所以张老很赞成我建议的让部队休整一个月的要求,他可以做好调集干部等方面的准备。我又帮张老出主意解决干部问题,当时陈丕显同志任苏南区党委书记,通过他在苏南地区商调了两套市级领导班子的干部;又在上海、苏州吸收了几百知识青年,这样才有了五千余干部,组成福建省委及各级党政机构。后来有的人说什么当年入闽的南干干部太多了,外来的干部太多了,这只能说是对历史的无知。当年组织起这支干部队伍谈何容易!当然,南下干部与当地地下党干部之间曾经发生过一些矛盾,那时是带普遍性的问题。外来干部与本地干部,军队干部与地方干部之间的团结问题,非但是解放以后,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也是带普遍性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里就专门论述过这一点。决不能天下打下来了,建设起来了,要把人家赶走了,这是“过河拆桥”。张鼎承同志和我都是福建人,开始在福建搞革命的,可以说是本地干部,又是南下干部:又是军队干部,就可以在这三者之间起调节作用。其实本地干部中间,这一地区与那一地区,这一部门与那一部门,又何尝没有矛盾。福建的党和坚持武装斗争的干部较多,事实上大量的干部都妥善安排的。当时,省厅级领导干部不少是福建人,而福建人中又闽西南人多,于是有些福州人讲怪话了,说是福州屏山的镇海楼大门向南开,闽南人得了风水,统治福建。这也是革命斗争的历史形成的。闽西南的革命根据地建立得早,坚持革命斗争的时间长,参加革命斗争人多,干部也就出得多,应该客观地分析这些情况。

毛主席要我带部队回福建,早就有这个打算。我在回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往事时就提到一九四四年底南下浙西解放战争初期、外线出击和组建一兵团南下等史实,要我去福建,因为我熟悉福建。同样,毛主席要张鼎丞同志去福建,外线出击时就有这个打算了张老在福建影响很大,特别是闽西,老百把他叫“土地爷”的。

用人、组织好干部队伍,这也是进军福建准备工作的关键。

冒暑进军

这时,浙赣铁路已通车到上饶,第二野战军的杨勇兵团驻在上饶,以一个师前出南平,六月上旬,我们先派二十九军参谋长梁灵光同志率领一个工兵营为先遣队,进抵建瓯,同当地党和游击队建立联系,了解情况,整修公路,筹措粮秣。古兵法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福建的情况“草”是不成问题的,粮的问题大。福建是个缺粮的省份,按田常年产量,一年缺粮三四个月,全靠外省调进补缺。十万大军入闽,粮食就是大问题了。当然,也有有利条件:二野已经解放南平,这是闽北重镇;而且山东、苏北的支前民工一直跟着部队打到福建,给我们极大支援。在这里,我以十分感激的心情,感谢山东、苏北老区人民给予我们的宝贵支援!张老提出“保证部队吃饱饭、打胜仗”的口号,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进军福建的最大困难是交通不便,武夷山、洞宫山、雁荡山、仙霞山、括苍山等高一千米以上,山峦连绵,道路崎岖,村庄分散,人烟稀少,仅有的几条公路也因多年失修,加上国民党军撤退时桥梁大部被破坏,都无法通车。河道也因水急,上石壅寨,大多不能利用,就是能利用的几条河道,船只载量也极小。

先遣队的任务是艰巨的。他们乘汽车出发,途经嘉兴、杭州、臀县到浦城。浦城以南公路被敌人破坏,改为步行,经水吉、建阳等地,于二十日左右抵达建瓯,与在福建坚持斗争的曾镜冰同志胜利会师。

在先遣队到达建瓯之后,我们收到梁灵光同志六月f一二日的电报,说:“有困难,可以克服。”六月十五日又收到先遣队的电报:“困难不少,问题不大。”梁灵光同志的电报,具体汇报了二野各部的位置和闽北游击队的情况,当时我军已控制闽北山区各小县的县城,而且闽北是我党长期坚持斗争的老区,有着长期斗争的光荣传统。

先遣队与曾镜冰等同志会师以后,六月底在建瓯县城广场召开庆祝会师大会,群情激昂,对入民群众支前情绪大大推进了一步。

曾镜冰同志是海南岛琼山县人。一九二七年加入共青团。一九三一年进入中央苏区一九三三年四月到闽北,以后在黄道同志领导下,坚持三年游击战争。新四军北上后,曾镜冰留下坚持斗争,一九三八年后任福建省委书记,以后任闽浙赣省委书记,被选为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以后解放战争时期,坚持武装斗争,任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队司令员兼政委,在福建坚持了十几年斗争。会师后,他和当地其他领导同志听了梁灵光同志的汇报后,立即进行了研究和布置:黄农禹同志配合后勤先遣组负责支前粮草工作,苏文华同志负责支前交通工作;苏华同志潜入福州收集敌情和做好接管福州的准备工作。曾镜冰同志亲自出任建瓯军管会主任。

七月二日韦国清政委和我率十兵团部队从苏州、常熟、嘉兴等地,冒暑南进。冒着炎夏向南方进军,确实艰苦,每天因中暑而非战斗减员的人数不少........

天气对于军事行动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过去说:六腊月不动兵。严寒和酷暑都是不利于军事行动的。但是,最不利的季节,出敌不意,却常常能收到意外的战果。何况这时的蒋家王朝已成丧家之犬,分别向台湾、广州、重庆逃窜,必须乘胜追击,勿使敌人喘息,为解放中国大陆而奋勇进军。

大军分两路入闽,部队从浙江嘉兴车站上火车,沿浙赣路车运西行,分别于浙江江山县和江西上饶下车。

兵团部率二十八军、三十一军在江山下车后,经浦城长驱二百五十余公里,向建阳、建瓯进发;二十九军在上饶下车后,经崇安行程二百余里,七月二十六日会合于建阳、建瓯和南平。为侦察宁海、温州方向敌军动向、保障东翼安全,另派出一个侦察营由金华下车后,经丽水、云和一线,行程三百四十公里,抵达福建寿宁、福安地区。

解放福州战役

全歼闽境残敌。策应各战场作战,当然是首歼福州地区之敌,尔后乘胜南进,解放漳(州)厦(门)。

我们从地下党和情报部门等几条渠道、搜集到驻守福州的敌军情报。福建全境的敌军,共有十五万之众其中龟缩在福州地区的有:福州绥靖公署、六兵团朱绍良、李延年所辖的二十五年、九十六军(位于城西北闽江西侧地区)、七十三军(位于福清及平潭岛)、七十四军(位于连江、馆头一线)、一O六军(防守福州市区)等五个军十四个师六万余人。蒋介石企图坚守福州、厦门,以确保台湾。他还是那个战略意图,总想拖美国下水;也有人说,他想保住台湾,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反扑。朱绍良自知兵力不足,而且都是残兵败将,士气低落,战斗力很差,主张放弃福州,力主保住海上的退路。敌方对守不守福州有争论,蒋介石严令坚守福州,朱绍良不能违抗蒋介石的命令,不能擅自撤守,但也没有派部队前出到古田。我也不占。古田成了缓冲地带。

十兵团全部到达建阳、建瓯之线集结后,决定先攻取福州。

进攻福州的作战方案有两个。一是采取大迂回,断其陆上、海上退路,向南迁回,占领福州以南的福清、宏路,截断福厦公路,分割福州朱绍良兵团和厦门方向汤恩伯兵团之联系,截断福州之敌从福厦公路南逃的退路。执行这个方案困难较大,因为向南迂回的部队,要从尤溪出发,翻越百余公里崇山峻岭,然后从永泰钻出来,攻占东张,才能夺取福清、宏路。这一路全程二百多公里,山多,山高,没有公路,没有大路,只有山地小径,不能携带大炮、山炮,只能轻装。第二个方案就是只向东迂回,攻占马尾,断敌海上退路。两个方案相比,前者不但艰苦,而且也是一着险棋。险在哪里呢?担任攻占马尾任务的部队,只有二天路程;而担任攻占福清、宏路的部队,却要走五天,武器弹药不算,每人还要自带五天粮食,翻山越岭,天气酷热,长途跋涉,确实相当艰苦疲劳,但这是着险琪,险就险在疲惫之军。插入福州、泉州之间,可能遭到敌人南北夹击。如果采取第二方案,虽然比较稳妥,但由于没有大迂回占领福清、宏路,不能断敌陆上向南退路,即使追得再快,也不能顺利通过闽江桥,渡过乌龙江,可能变成赶鸭子,不能全歼敌人,福州之敌可能由陆路沿福厦公路向南逃去。所以我与张鼎丞、韦国清同志权衡再三,决心采取第一个方案,实行大迂回,在福州外围撒下一张大网,以求全歼福州之敌。

福州战役的作战部署:以三十一军为左路军,由古田出发,担任攻占马尾、断敌海上逃路的任务,得手后即由马尾向福州攻击前进;以二十九军为右路军,由南平出发翻越抄县、永泰大山,担任攻占福清、宏路,截断福州朱绍良与厦门方向汤恩伯兵团之联系,断敌从陆上南逃之任务;以_二十八军为中路军,担任由古田向福州正面攻占之任务。左路军于八月十三日晨向丹阳守敌施行攻击,十时占丹阳;继而向连江方向攻击,十六日攻取连江城,歼敌七十四军一部、二十五军大部;继而攻下闽安、马尾,歼敌二十三师、二0一师一部,完全控制闽江北岸,以炮火封锁闽江,断敌水上逃路。并即由马尾向西向福州攻击前进。右路军,由南平出发,翻越沙县、永泰大山,攻占福清、宏路,切断敌南逃陆路,并向南构筑工事,实施警戒。中路军,十六日下午,攻取福州外围的徐家村,勇猛迫近市区,由西郊西洪门向市区攻击。我三路军,密切配合协同动作,配合得很好。

所以当我左路军由东向西攻击,中路军由西向东对福州发起总攻时,敌人即向闽江以南溃退。我右路二十九军已先敌占领阵地,迎头一兜,全歼在逃敌人。逃走的只有少数,共歼敌一个兵团部、五个军部、十四个师计五万余人,而我军伤亡不足五百人。我军于八月十七日占领福州。后来福州市大街命名为八·一七路以为纪念。

可惜,只差半个小时,朱绍良、李延年乘飞机跑掉了实战证明,我军采取第一个大迂回的方案是正确的,如果采取第二方案,即不可能全歼敌人。福州战役的胜利,我军控制了福建中部,打开了局面,然后就可乘胜南下,续歼泉州、漳州、厦门地区敌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