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戏码头”靖远:甘肃靖远秦腔剧古钟之谜,这里是秦腔沃土

 陇史荟王文元 2022-03-20

“戏码头”靖远

    3月13日,《甘肃靖远古钟,三百出秦腔剧目,有的比京剧还早,这才是京剧源头》一文刊出后,引发了全国各地戏剧朋友的关注和热议。有北京的老戏剧人,有陕西秦腔研究者,有甘肃的秦腔艺术家,有新疆秦腔爱好者……

       人们对这口“大清嘉庆拾贰年(1807年)拾月谷旦信士弟子金火匠苏可美敬献”的古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对它的最终结局表示扼腕叹息。

        这口古钟上的320出秦腔剧目,见证秦腔的发展,见证了秦腔和京剧等戏剧门类之间的关系。

        网友正义凛然饼干P 留言:京剧的许多剧目都是由秦腔来的,京剧成熟才100多年,秦剧已经几百年了。

       网友茂陵客南生桥留言:极为珍贵的文献!向录下秦腔剧目的先生致敬!

        贵州的网友导航……留言:望能将三百多秦腔剧目公佈于众,或更加详细的介绍,岂不甚好!或者是把这些剧目和京剧(评剧),梆子腔等剧种比较,更显秦腔历史悠久!

      ……

          本文作者陈岚先生认为,秦腔从诞生以来,就始终根植于广大民众的生活土壤中,活跃于广阔的城市与乡村,由此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演出场所形式,数量众多的民间戏班,以最为贴近民众的生存方式,使其能在时代的不断更替中依然绵延不绝,充满着旺盛的活力,始终拥有着民间最为广阔的演出市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剧种,西北大地的地域文化滋养造就了地方剧种生存的优势,回味无穷的乡土韵味与潜在的亲切感,才促成了传统秦腔舞台姹紫嫣红的局面。地方剧种个性的保护及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寻求多样化发展理念,彰显生存价值,激活秦腔艺术的生命力,是我们穷源溯流的永久课题。

        为不辜负,戏剧界各位人士的厚爱,为更好地弘扬秦腔文化,协力研究秦腔,推广秦腔。陈岚先生将陆续公布一些她的研究成果,以飨同好。
        今天,我们特推出《“戏码头”靖远》一文,揭秘靖远秦腔古钟的诞生之谜!



  “戏码头”靖远

靖远县历史悠久,为丝绸之路要冲。从长安沿丝路西行,至甘肃中部,过黄河入丝路东段河西道,必经靖远。自汉唐迄清,在这丝绸之路重镇上"冠盖云集,驼队络绎,商贾往来,繁华异常"。靖远,亦有"演戏码头"之说,从清初开始,秦腔演出一直很活跃。

著名秦腔须生展学昌先生

民国年间有句谚语云:靖远有三宝,鸦片、大板瓜子、羊皮祆。也是在那个“只有生死,没有对错”的土地上,由于利益的驱使,成为知名艺人、大咖、粉丝们梦往神游的地方,同时也催生了靖远秦腔的空前繁荣,据著名秦腔须生展学昌(现年82岁,五十年代在靖远县学艺,郗派第三代传人)先生说:“那时班社林立,艺人辈出,剧目丰富,演出戏台(楼)遍及各个乡村,多达二十余处,表演的程式化程度更高,演出更是一年四季不落台,白天演、夜晚演,庙会戏、丧葬戏、寿诞戏、官戏、商会戏、堂会戏,秦腔艺术似乎整年都在活动中。”

不倒的福善班

福善班是靖远城隍庙公有的戏箱,租赁给地方艺人或爱好者经营演戏。福善班同治以前就有了,光绪时的福善班,由一个好家刘定国领班子,后来由武术家张七领班子。当时唯一名的权威演员叫招财子,姓李,通渭马营人。地道的陇南派大脸胡子。由他亲自教练出许多本地演员,有唐大净、田福牛、黄二玲、小生小旦也是他一手数练,还有黄春,陈宝宝。同时陕西宝鸡演员来靖远客串,搭班演戏,陕西演员有杨争儿,教出白云贵唱小生、花旦。杨争儿唱大脸胡子兼唱老旦。如《钓金龟·背鞋》、《火焰驹·打路》、以及《八件衣》杨知县,《紫霞宫》硬红砖等等。李招财的生净戏最好,李招财在靖远演唱时间较久,因为专收了几个靖远青少年作徒弟,他的拿手戏都留在靖远。田犏牛、白云贵便是出色的弟子。招财的戏目至今为地方老好家和老艺人传诵不已的有∶敬德《访白袍》、乔老《甘露寺》、孙武子《雷炮行兵》、杨衮《马踏五营》、张飞《芦花荡》、伍员《出棠邑》、闻太师《黄河阵》,这些戏都传给田犏牛,再传给赵大净,尤其闻太师的贴金脸,田犏牛之后则成了绝调。

福善班的演出,久成定规,只演靖远古钟剧目,会演3天,照例白天两大本带3 折,早戏1本,午戏1本,午后加演3折。本戏是《黄河阵》、《锦乡图》、《五岳图》、《灭方腊》、《火焰驹》、《春秋笔》等等。午后3 折都是名角的拿手戏。夜戏则不大唱武功戏,而是有情趣雅致故事的戏,如《紫霞宫》、《玉凤簪》、《玉虎坠》、《法门寺》、《铡美案》、《八义图》、《串龙珠》、《梅降雪》、《春秋配》等等,尤其《梅降雪》、《春秋配》大本戏,唯有福善班能演,其他各地戏班则偶演一、两折而已。这不仅说明福善班管理正规严谨,而且剧目丰富,行当齐全,阵容强大,角色硬,因而质量高,颇受群众喜爱。

耀眼的明星签名墙

解放前仅有人口十多万人的靖远县,其地理环境酷似兰州,两地都是建在川道上的城市,两山夹峙,黄河流经其间。地理环境如此相似,在甘肃地区也是仅有的。

靖远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也是秦腔蓬勃发展,蔚为壮观的时期,曾被人们冠以“小北京”,“小兰州”的称号。展老先生回忆起父辈们给他讲当年的演出盛况:“城隍庙对面的戏楼上,每当各地的名角演完后,定会在戏楼的墙上大笔挥写上自己的名字,'xxx在此一演’,一来表示来过盛地,二来表示表演被观众认可;渐渐名字越来越多,有的艺人初来乍到,看到墙上的“角儿”,心生胆怯不敢演。观众的欣赏水平很高,被轰下台的演员不乏其数,所以靖远的戏很难演。

“这面签名墙上世纪五十年代展老在靖远县秦剧团工作的时候亲眼所见,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中有:著名旦角紫娃(朱怡堂)、关娃(关雪亭)、须生牛百顺、郗德育、毛金荣、花脸田德年、耿忠义、丑角苏牖民等等;他们用颜色各异的油彩,风格不同的字体,不论咖位,不加设计,签出了明星的帅气可爱,意趣风生,显得异常拙朴。遗憾的是,此戏楼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拆除。

吸引大量的秦腔、眉户、地方小戏艺人们频繁出入靖远“赶场子”,最重要的原因是受当时京剧部分名伶享有“内廷供奉”的特殊待遇的影响,觉得吸食鸦片是一种时尚,是一种潮流,并且名利双收,所以艺人们大都有吸食大烟的陋习,须生泰斗郗德育(麻子红)就是典型代表,据说,麻子红在大幕之后,不吸足大烟,过足瘾,任凭锣鼓敲得震天响,观众万般呼唤,就是不出台露面……

但是,由于明星云集,班社交错,许多新的外来的文化元素,融入到了当地文化中,从而壮大了本土文化,提升了本土文化品位,在艺术交流、推广经验、风格融汇方面尤为突出。那时候大多数的匠人、唱把式都有自己的看家戏。

民国14年(1925年),朱怡堂带领化俗社来靖远演出。演员有∶麻子红、女十二红、唐玉林、王老六、史学义、小七娃、丙燕子、张锡鹏与其他杂角。常在西关搭草台演出,新戏目《蝴蝶杯》最为新鲜且受人欢迎。这时的麻子红正当年,老和朱怡堂唱《五典坡》、《汾河湾》,和女十二红唱《三回头》、全本《伐东吴》、《状元媒》、《五雷阵》、《卖画》、《逃国》、《抱柱闯宫》、《哭秦庭》、《李白醉写》,靖远观众成了麻子红狂。

麻子红听说老艺人田编牛是甘肃戏路的生净名角,麻子红特到乔山拜访。二人都是大烟瘾客,烟盘炕上畅谈。田以他师传台步,用大烟杆子略示表演,并以行话三言两语交代清楚,尤其《五雷阵》踏罡布斗的演法,打雷碗的技巧、化装扎绑派头、特厚的高底靴等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麻子红内行,一点即破,从此麻子红唱《五雷阵》、《芦花荡》得了甘肃戏路精髓,更加名重西北。

 民国初年,白云贵到兰州,兰州八八子(八少爷)领班,请他表演,他辞以无嗓。八八子在台中给观众略作介绍∶"今天有我白师傅演一出神戏,我师傅硬不上台,我特别邀请,他没嗓子,没嗓子还特别没有,请大家看个台架子,开开眼界,他是绝技,特别说清楚,各位不要笑,一看便知他的本领。"他演碧海和尚,脸谱出众,黄脸盘画的黑贴边,脸谱是满面笑容,再加眉眼表情动作,全场不住地喝彩。他用唢呐牌念佛号,跳着十八罗汉的架子,十八洞罗汉,各具神情,巧夺天工。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孙光前(葫芦儿)陕西人,领的德胜班。这个班子清一色科班出身,生旦净丑齐备。葫芦儿本人是专工正派的胡子生,全班子演的陕西秦腔,甘肃戏路剧目他们不唱,常唱的几本戏是《富贵图》、《金台将》、《天仙帕》、《麒麟山》)。胡子生有葫芦儿、假葫芦、唐绺子;大净有瞎熊儿、麻大净、瞎大净;丑角有白玉洁(干板儿)、黄前场;青衣有福喜;花衫有王福成(又名水劳),兼唱胡子小生、没牙旦;小生有秋儿,凉州娃。

  从民国五年(1916年)一直演到民国九(1920)年,演员的的拿手戏有∶《杨侍郎》、《未央宫》、《闯宫、抱柱》、《烙碗》、《甘露寺》、《抱斗刺客》、《四郎探母》《临潼山》、《陈世美》、《出棠邑》、《诸葛撑船》、《杀驿》等等;后来在兰州出名的党雨亭,就是当年站远葫芦儿的徒弟。陕、甘驰名的旦角演员杨金风(女)也是孙光前的门生。民国七年(1918年)通渭县络络子率领的戏班是地道的陇南戏,主要唱生净戏,如《火焰驹》、《敬德访白袍》、《四郎探母》、《出棠邑》、《灭方腊》、《五岳图》等,合乎靖远观众的口味,颇受欢迎。其中旦角名尚旦,青衣花衫刀马兼备,有时踩跷(这一绝活已失传)。大脸有牛八、牛九,地道的南花脸。脸谱特别出色,尤其《五岳图》中的张奎、《花线带》中的方腊等,脸谱场场变化,多彩各异。老旦杨猴儿,演《钓金龟·背鞋》、《火焰驹·打路》,唱腔独具特色,自成一派。

秦腔发展必须要有厚实的根基,生存方式的多样化,促成了秦腔长期的繁荣。这也是“戏码头”在时代的不断更替中依然绵延不绝,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所在吧。


作者简介:

     陈岚,大学本科,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后分配到兰州市秦剧团工作。2007年调入“中国秦腔博物馆筹备办公室”工作,从秦腔博物馆筹备到隆重开馆,负责馆里的六个展厅内容陈展,文物征集,馆藏文物的登记造册,挖掘抢救秦腔剧目等日常业务工作。
     十余年来,在工作之余专心进行戏剧学研究和评论工作,在报刊杂志媒体发表多部论文。其中发表于2008年《中国戏剧》及《中国文化报》上的《藏在深山人未识——关于古老剧种“麻布戏”调查报告》一文引起国内文化界关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麻布戏因此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首次考证出秦腔传统剧目现存2335出,新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另外,对兰州曲子戏的研究亦取得有关方面的重视。并于2017年被列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被甘肃省艺术研究所特聘参与“甘肃省戏曲文献工程”的编写工作。



本文作者陈岚先生授权陇史荟平台刊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