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给产品做减法?

 豆芽悟 2022-03-20

今天来谈一个比较高阶的话题:如何给产品做减法?

什么叫给产品做减法?

我们先说一个工作中常见的现象:

项目过程中很多IT从业人员容易受需求方影响,一会往产品增加一个批量删除功能?一会又希望做一个单据复制功能?

于是,陷入了拼命对产品做加法的困局。

那么什么是减法就不言而喻了。

相比给产品做加法,给产品做减法是基于产品要实现什么目标?主要用户群是谁?产品的每个功能设计都要有明确的目的,以尽量少的功能优先满足主要用户的核心需求,拿到需求后根据价值、成本等为考虑要素,敢于决策做什么,不做什么。

为了让大家更清晰理解,这里引入一张图,看看需求是否实现的排序

(图片来自产品人玄青)

为什么要给产品做减法?

在委托外部开发的项目,甲方容易心存执念:应该让乙方多帮忙实现需求,我们的钱才花得值。

这是因为软件项目,一方面很难在合同书说明清楚具体需求的范围;另一方面乙方很想拿下项目,甲方也有意无意在合同的需求里模棱两可。事后大家真要拿出合同书来争议,也很难有明确的判断标准,最后基本靠拖、挤、谈,双方闹的都不太愉快。

我从甲方IT项目负责人的视角,说说自己对产品做减法的看法:

人的需求是无限的,但可用资源是有限的,项目管理的本质是用有限的资源做真正有价值的需求。

项目管理不只是乙方的事,更是甲方自己的事。有这个共识后,大家我们再来谈谈如何给产品做减法?

如何给产品做减法?

1.对需求做真实性判断。

最常用的做法是,要能通过【用户故事】句式来表达清楚一个需求

句式:为一个<角色>, 我想要<活动>, 以便于<实现目的>

活动:指用户想做什么,或者系统希望能做什么

目的:指用户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IT从业者要特别关注【目的】,因为这个是衡量需求是否真实的关键。而不应该把重心放到【活动】,因为用户说的活动有可能不是最优的方案

2.如何衡量需求价值。上图的作者玄青给出了6个考虑维度

  • 用户广度:该需求的受众面有多大?
  • 使用频率:该需求的使用频率是以日/周/月为周期?
  • 刚需程度:该需求对用户有多强烈需要?
  • 生态影响:该需求对其他参与方的影响。
  • 商业价值该需求对于业绩的价值是怎么样的?
  • 产品时机:该需求是否符合产品的规划,当下的环境?

如果想要做成定量的分析,那么可以给每一项做一个打分表,譬如1-5分,然后再给每一项赋予不同的权重值,最后统计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分判断需求价值。

玄青的这个方法,我在之前与三节课合作的《如何更好满足B端业务需求》也提到了这个WSJF模型。这里他提供的考虑维度更全,我建议如果有的维度如难以打分,可以简单通过高中低三档来划分。

3.作为产品负责人,最重要的一项能力是:做产品决策。有了第2点的衡量标准,让团队有共识,接着面对一个具体需求时,你还需要有敏锐的分析、判断力,最后最重要的是敢于相信自己的判断,做决策,并承担决策的后果。最后这句话是很多人所害怕的。

注意:敢于决策不是看胆量,而是决策人能预先知道决策后最大的风险。他在决策前已经做过充分的论证,并且可能将多个假设已经分开逐一验证过,所以当下的决策大概率也是最优的选择。这个注意事项才是精华所在。

补充一点:一名IT从业者想成为方案专家,一定是做过许多个产品决策,在其中经历过失败、成功的反复磨砺,锻炼出了产品sense

看过这个公众号的朋友,都知道凡复杂、玄乎的名词,我一定都会尽量增加例子,让你明白我在说什么,这里我也放上玄青的一个例子:

淘宝下订单后为什么不可以更改送货地址?

用户广度
该需求的受众面有多大?
具体数据我肯定不知道,但是应该还是蛮多人遇到过这个问题,假设为10%吧。

使用频率
该需求的使用频率是以日/周/月为周期?
频率肯定很低,大概上百次里面才会有那么一两次,从频率上来说大概一年也就一两次,这是从一般用户的角度来说,购买频次越高这个功能的使用频率也可能更大。

刚需程度
该需求对用户有多强烈需要?
用户遇到这个问题的话当然是希望能够修改地址,但是没有这个功能好像负面也不是很大,可以客服联系商家修改,或者去送达的地方取一下货,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地址不是住的地方就是公司,有的时候换住址或者公司可能出错,但是去取一下也还行。

生态影响
该需求对平台各方产生的影响是怎么样的?
对于购买用户来说其实不会因为这个问题就离开,毕竟和平台带来的便利性比较,这么一两次挫折不算什么。
对于商家来说,如果允许修改就会是个非常大的麻烦。
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如果允许用户修改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商家发货了,一种是商家没发货。
发货了就不说了,修改也没用,因为货都在路上了,不可能更改地址,快递公司也没有这样的流程。
如果没发货那么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商家还没有备货,一种是已经备货提交快递单给快递公司了。
如果没有备货还好说,如果已经提交了快递单那就很麻烦了,修改数据是简单的,问题就是你需要把这个订单对应的货品找出来然后把快递单换一下,这个找的过程是很耗费商家时间的,因为有可能商家一天发几千件货,花时间更换地址就会导致发货效率降低,如果要保持效率就需要话更多的人工成本,这对商家来说肯定是不希望的,因为钱赚少了。
如果允许修改则商家每天都要处理这个事情,不友好程度就很高了,商家不会马上走但是可能会把重心迁移到其他平台,这样整个淘宝生态就慢慢变差了,这个肯定是淘宝难以承受的。
所以从生态的角度来说这个就是负向价值非常大的一个用户需求。

商业价值:该需求对于业绩的价值是怎么样的?
基本没有商业价值,因为改了之后并不会增加业绩。

产品时机:该需求是否符合产品的规划,当下的环境?这个倒是没所谓。

所以综合起来看这个需求的价值对于淘宝就是负面的,淘宝不做这个功能。

当然后来淘宝是支持可以修改收货地址了,这应该是基于其后面做了菜鸟网络,具备解决玄青前面分析中所说的生态影响的问题。所以回到上面的话:当下的决策大概率也是最优的选择。

如对上面提到的玄青的文章感兴趣,可以访问如下链接:

https://api.woshipm.com/pmd/5199300.html?sf=mobil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