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路军中的“活吕布”:一战结果了27名日军,却因为伤病错失授衔

 烛下青史 2022-03-20

汉末三国这段历史国人非常熟悉,也因此记住了很多英雄人物,作为汉末第一猛将的吕布,更是被当做后世猛将的标杆。历史上真正的吕布到底有多强,或许人们不得而知,可在抗战时期,我党的抗战武装中,就真有很多勇猛不亚于吕布的猛将。其中有一位战斗英雄,他的事迹在后世人眼中,简直就是在拍玄幻小说,而在当时,他就被称作“军中吕布”,为抗战,解放全中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位猛将就是吕俊生。

1907年,吕俊生出生于河北邢台县前青裕,与很多革命先烈一样,吕俊生也是贫苦家庭的子弟。从小迫于生计,13岁的时候就出来做活,先后做过鞋匠,羊皮贩子,长工,还曾做过一段时间镖师。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吕俊生这样的贫苦百姓,活得也是相当艰难,可他还是坚强活了下去,为了谋生跑遍了很多省份。

河北素来是武术发展的宝地,这个地区的人往往体格,身手都相当不错,吕俊生也会一些武艺。随着他渐渐长大,他的个头长到1米9多,臂展超过了两米,在当时,这种身体素质也是非常少见的,而放在古代,吕俊生这就是猛将的好苗子。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八路军为了抗击日寇,一二九师东进太行山。吕俊生为了保家卫国,选择参加八路军,这也开始了他传奇的军旅生涯。最初加入八路军的吕俊生,虽然学过一些武术,但他没有受过什么军事训练,传统武术也并不是完美适用于近代战场的。可有些时候,少数人的天赋,真的让人不得不服气,吕俊生就是这样。

他参军后很快就迎来了一次大考,1938年7月的夏津战斗,他所在的部队与日军遭遇,双方当即展开了枪战,很快子弹就打光,双方又陷入了白刃战。当时的日军,无疑是各个时期里面最强的一批,这些日军很多都是百战老兵,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后来诸多资料也显示,那个时期的日军白刃战表现相当惊人,尤其是拼刺刀的技术,面对以传统武术为基础的中国军队,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

可对于没怎么受过专业训练,对日寇又满怀怒火的吕俊生来说,眼前没有别的路,干就完事了。他带头冲入日军队伍之中,左突右刺,刀锋所指,所向披靡,很快,就有数名日军倒在他的刀下。战友们被吕俊生的英勇鼓舞,顿时士气大振,在吕俊生的带领下,将士们终于打败了日军。恐怖的是,在战后统计中,吕俊生前后单杀了27名日军,身上三处负伤。他在战场上的初次亮相,就打出了一个美国队长般的战绩,随后吕俊生的英勇事迹也传播开,整个东进纵队都知道有这么一位超级战士。

吕俊生因为这次出色表现,被评了一等功,当人们对吕俊生创造的神迹感到惊讶的时候,吕俊生却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用行动继续去创造一个又一个神迹。在年末,吕俊生又在与日军,伪军的多次战斗中,先后击杀,击伤60多名日伪军,仅仅是在一次伏击战中,他就一次性击杀17名日军。从此,吕俊生在军中就被称为“军中吕布”,他与吕布刚好是同姓,又同样是当世之猛将,这个绰号非常适合他。

参军之后第一年里,吕俊生就获得多次一等功,全军都知道了他到底有多强。在战斗中,他总是奋勇向前,带着战士们冲锋陷阵,虽然这样的做法有些冒失,但对他这种级别的猛将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在1940年的百团大战中,吕俊生在攻打高邑的时候,率领连队正面冲击,敌人的火力相当猛,还有外围的掩护。此时,经验丰富的吕俊生就先让人炸毁外部的防御工事,可碉堡里的机枪火力仍然压制部队,吕俊生就冒着密集的弹雨,冲到了碉堡前面,硬生生把敌人连人带机枪都给拽了出来,随后将士们跟随他冲锋的脚步,顺利突破了敌人的防线。

当然,战场上光靠勇武是不行的,还要有一定的谋略。吕俊生从小没读过什么书,可他吃苦耐劳,非常好学,我党当时尽管条件艰苦,还是非常重视对于将士们的培养,不仅包括对指战员士兵拼刺刀这些技术层面的指导,还包括对于指挥,文化等方面的指导。吕俊生作为战斗英雄,自然也是培训的重点,他多次入校学习,即便自己基础几乎没有,可他还是靠着顽强的毅力,提升了自己,让自己从一个勇猛无比的兵王,变成了一个有勇有谋的指战员。

在阎家庄的战斗中,吕俊生当时已经担任连长,他的部队与敌军遭遇。吕俊生巧妙利用当地的环境,率领部队与敌人作战,这一战他们击毙了108名敌军,整个连队只有一个人受了轻伤。打出这样的战损比,在当时更为难得,可见吕俊生的指挥能力也有明显提升,这一战他的连队也被授予“英雄连”的称号,吕俊生也成为实至名归的“英雄连长”。

从参军之后,吕俊生的身上有太多神奇的光环,他本人却丝毫不在意名利。在部队中,随着自己的地位越来越高,他却始终保持着初心,行军的时候,看到哪个战友行李重背不了,他会主动过去帮忙,绝对不让一个战友掉队。在战斗中,无论什么任务派给他,他都没有二话,坚决执行上级任务。有很多人劝他不要总是冒这么大的风险,吕俊生心里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他经常说:“作为一个战士,就要随时准备牺牲生命。”

吕俊生是这么说的,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他所面临的艰苦环境,远不是文字描述能表达清楚的。在1942年的一次战斗中,当时吕俊生担任新四旅训练队的队长,他所在的部队突然遭到敌军袭击,为了掩护部队与群众突围,他选择牺牲自己,孤身闯出村子,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他在艰苦的野外利用复杂的地形,与敌人周旋了20多天,这在什么时候都是不可想象的。当时他没有食物,就只有去啃树皮,吃草,渴了就去喝污水,雨水。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吕俊生一直坚持到掩护任务完成,勇猛无比与随机应变的能力,造就了他在战场上一次又一次的奇迹。

正是有无数像吕俊生一样的爱国先烈,才让中国在极为不利的环境中,从被奴役到完成彻底解放。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也没有忘记吕俊生这样的战斗英雄,1950年,北京召开了一次特殊的会议,这次会议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武德最充沛的会议。当时有350名代表出席这次会议,他们当中,有300多名都是解放军战斗英雄,工作模范,剩下的是民兵英雄里面的代表,这些人里面,大部分都是立过1——9次一等功的超级英雄。

吕俊生作为北方军区的战斗英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他从军生涯至今,已经前后立过8次一等功,这在一众英雄里面,也是非常特殊的存在。毛主席早就听说了他的大名,在大会上特意找到吕俊生,和他握手,并笑着说道:“我知道你,你很厉害。”

如果说吕俊生的一生有什么令人遗憾的事,那就是他常年冲锋陷阵,自己经常受伤,所以在1944年之后,因为生病受伤,也错过了不少的事情。在1950年这次大会之后,很快就迎来了万众瞩目的授衔仪式,以吕俊生的功绩,他是能得到更高的职位和荣誉,不过他因为身体的缘故,再加上想要回家乡做实事,错过了这次授衔大会。当然,吕俊生这样的英雄无缘授衔大会,只能说是大会的遗憾,他本人对于这种荣誉并不在意。

吕俊生常年在外征战,他的心里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在功成名就之后,他毅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劳动,在家乡担任党支部委员,积极参加各种建设活动,后来的他也经常谈到曾经艰苦的战斗,可是老英雄始终以乐观的态度看待曾经的磨难。在1970年,当时吕俊生看了一场抗战电影,在和人们谈论的时候哈哈大笑,却不幸引发了心脏病,最终他因医治无效而去世,享年63岁。

在他去世之后,他的骨灰被安葬在华北烈士革命陵园,他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也是中国个人英雄主义的代表。在当时的中国,正是因为有很多像吕俊生一样的英雄,才能打退日寇与反动派,而在吕俊生的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出色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他从人民中来,即便荣誉光环重重加身,可他一直都没有离开过人民,而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守护他热爱的国家与人民,时至今日,吕俊生的光荣事迹读起来依旧让人热血沸腾,相信后人也更能了解,新中国今天的强大,到底是多么不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