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可以这样教育孩子

 超然书馆 2022-03-20

     

      有些家长会有这种体验,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不好管。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为什么难管?大多是因为教管孩子的方法不当,可能你犯了不是错误的错误。教育管理孩子是要符合认知逻辑的。

       当孩子提出某一不合理的要求时,家长要学会沉默、等待,甚至是拒绝。学会说“NO”,这是家长引导孩子的第一步,尤其是孩子相对较小的时候,还有就是孩子对某物或某事初感好奇的时候。这里就要求家长就某种看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取向,权衡利弊,对孩子不合理的认知要求加以拒绝,继而向积极的方向加以引导。即便孩子的认知要求合理,家长也要学会沉默,抑或延迟等待,这也似乎在告诉孩子,任何对父母的要求都不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

       当孩子对某一权利开始扩大时,家长要适时收回赋予孩子的权利。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可是大多数孩子常常是只享受权利,却不履行义务,一旦权利过了权限,义务就失去作用,危害就来了。这时家长就要在适宜的时间收回赋予孩子的权利。
        这里我以孩子使用手机为例,首先孩子使用手机,现阶段弊大于利,家长应防患于未然,敢于拒绝,即便有诸多不得已,家长也应为手机的直接操作者,当断必断。或许孩子接近手机的初衷是好的,也许家长赋予孩子权利的权限是明确的,一旦第一个环节失败,孩子手机行为成瘾,初衷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家长的权限也就如同虚设。“瘾”便带来了伤害,家长就该当机立断。这时,我们就要有矫正手机成瘾的策略。

       当孩子犯错,受挫,遭难时,家长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当今社会,家庭教育缺少的不是温度,而是清醒;孩子教育缺少的不是关爱,而是关注。当孩子遭到拒绝,犯了错误,受到挫折,家长就应该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挫折教育的前提要纠正孩子的思想认识,让孩子认识到认知和行为的错误,认识挫折对人成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积极、豁达、阳光的心态来对待困难,不怕犯错,敢于纠错。思想想通了,观念转变了,家长再对孩子的认知和行为进行协助与监管,监管的最有效的行为手段是陪伴。家长可通过行为示范方式引导孩子怎样解决疑难,对抗挫折,摆脱困境。那样就会事半而功倍,水到而渠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