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的书是乔纳森·海特的《象与骑象人》,最先吸引我的就是这本书的书名了,看到的瞬间便开始猜测谁是象?谁又是骑象人?而封面上的三句话则清晰地解释了书名中二者的指代:
大象是庞大的,不受控制的,它代表着我们的本能反应和情绪,骑象人扮演的角色则类似于顾问,是我们理性控制后的思考,它能够帮助大象做出更好的选择。骑象人的局限性在于一次只能进行一个有效控制性思考,并且它不能违背大象本来的意愿给出指令。而自动化处理(大象)则是可以多任务同时进行,并且是无意识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人类的理性其实更依赖复杂的情感,因为只有当充满情绪的大脑运作顺畅时,理性才得以运转。”而我们只有将理性与情感以适当的方式结合起来,才能表现出来聪慧的行为。 书中提到了三个令人感到不幸福的原因,情感启动效应,负面偏好和强大的遗传基因,其中第二点负面偏好表达的是人们对于坏事的反应往往要比对好事的反应强很多倍,人类的心理是会主动去搜寻并回应威胁,侵犯及挫败,所以我们没有办法从好的角度看事情。 这让我不由得联想到在现实生活中,也的确如此。当一个人过去干了很多很多件好事,只要有一次犯了错,那个错误就会被放大很多倍,以至于淹没了过去所有的好。 就像在投资中,每天有许许多多的新闻信息不断地干扰着我们的大脑,人们习惯性把这些信息全部纳入考虑因素。当人们进行主观决策时,大量信息因子中复杂而无效的因素就会成为噪声对决策产生负面影响,而我们总是在大片信息中对负面信息先一步做出反应,甚至过度反应,这种行为是我们潜意识本能地在规避所谓的风险。而在金融交易中,输钱的痛苦也远远大于赢钱的喜悦。 俄乌战争从2022年初的闪电战打成了持久战,再叠加香港地区疫情的突然爆发,人们的恐慌情绪被无限放大,对全球经济也有极大负面影响。俄乌战争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不断冲高,经济金融制裁对全球贸易产生影响。 随着战争持续时间变长,战争涉及范围更广以及新冠疫情的扩散,人们从短期担忧变得长期化。上周二市场的极度消极表现也正表明了人们对于负面新闻反应的强烈之处。当有很多人因为负面新闻导致的恐慌情绪逃离市场,就会有更多的人因为市场的极度悲观跟着逃离。 此时,我们就需要“骑象人”来帮助我们降低在极端情绪中做决策的频率,避免行为被情绪完全操控。 传奇投资大师约翰*邓普顿说过:“最悲观的时刻正是买进的最佳时机,最乐观的时刻正是卖出的最佳时机。” 然而,当大家都忙着沮丧时卖出时,很少有人能够逆潮流买进。这就是共情鸿沟。投资者应该在熊市中冷静思考,并认识到市场可能会变得更糟糕才会变得更好”。任何好的长期投资都需要耐心和坚持,相信在骑象人的引导帮助下,大象能够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