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群客家驿友,一爿客家小院,一卷《客路赣南》

 369蓝田书院 2022-03-20

图片

鹤堂下 (ID:hakka52)
——原汁原味客家风



点滴记录客家风土人情,欢迎投稿!

图片

「《客路赣南》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著名评论家古耜先生主编」

from鹤堂下

  

图片
PART1

开场:

     大家好!在这美丽的霜降时节,我们以《星火》的名义,因缘相聚大人山,从繁琐的世俗生活中跳脱出来,高山流水,声气相投,一起做饭,一起阅读,一起回归文本,一起过文艺生活,真是一件美好而奢侈的事情。得说一声感谢,谢谢大人山民宿的主人明金国先生和李玥彤先生提供的美好环境,谢谢为此次星火连片活动付出诸多心血的师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星火客家驿站设立了“点灯轮值”制度,每年一轮,自愿报名,点灯开始后每周一次,采用“语音+文字+视频+图片+链接”的形式围炉夜话。这几年,点灯内容囊括文学、音乐、书画、摄影、电影、旅行、美食、地域文化、文艺展演、生活技巧、创作体验、成长经历、奇闻轶事……在这声像媒体信息爆炸的年代,星火客家驿倡导思索、梳理知识,分享自己的知识宝库,回归纯粹的文艺生活,让驿站形成一个光亮的文艺气场。

这次的点灯,是2021年客家驿轮值的第10次点灯,主要分享简心老师的《客路赣南》。此次活动纯属民间自发组织,活动采取“线上+线下”“朗读+评论”的模式开展,有来自星火寻乌驿、信丰驿、宁都驿、兴国平川驿、于都驿、上犹驿、龙南驿、南康驿、黄金驿、客家驿、蓉江驿、章贡驿等地的驿友近100人参与。星火客家驿站发起的连片点灯活动,选择大人山的客家小院,选择分享《客路赣南》,也有着特别的意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客家与赣南
赖韵如
赣南自古就是客家文化的沃土,客家文化在赣南这方土地得到最闭封、最完整、最正宗的保留,客家文化是中原古典文化的精英代表。而简心的《客路赣南》,就是在书写赣南的客家的乡土民俗、精神脉络,就是客家的生活史,客家的百科全书。这些客家散文的社会影响力也是很强大的,比如收入这本散文集中的《一坛乡情煨酒》发表于2013年《文艺报》,先后转载于《报日人民海外版》《读者》《文苑·经典美文》《小品文选刊》等报刊、网络媒体,随后被选入人教版《语文》配套教辅书《学海风暴初中同步系列·〈语文〉八年级下册》,作为选入课本的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琦君散文《春酒》的拓展提高阅读作品,近两年《一坛乡情煨酒》接连被全国20多个省市列入中学语文试卷。下面让我们走进简心老师的散文集《客路赣南》——


图片



图片

图片

简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鲁迅文学院第27届全国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入选江西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现任江西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赣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市文艺创作中心(赣州文学院)主任、《今朝》《未来作家》两刊主编。 历获《北京文学》年度优秀散文奖、第八届冰心散文奖、中国新闻社世界奥运征文奖、江西省委宣传部“中国梦”征文奖、井冈山文学奖等十多项奖项。近两百万字作品散见于《诗刊》《山花》《北京文学》《广州文艺》等数十家国内报刊媒体;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辅导教材和北京、上海、广东等20多个省市中学生考卷以及十多种资料与选本;著有散文集《被绑架的河流》《客路赣南》、长篇传记《五弦挥红》。其中散文集《被绑架的河流》提名参评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受《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等数十家报刊媒体及国内重大文化网站评论推介。散文集《客风》入选中国作协2020年度定点深入生活项目。
图片



图片
关于《客路赣南》

图片
       日前,由10位国内一线散文女作家联手打造的“悄吟文丛”面市,这是中国言实出版社继2017年首次出版“悄吟文丛”之后的第二辑,由著名评论家古耜先生主编。其中包含《客路赣南》。古耜评论该书说:简心不仅具备一般女作家少见的比较丰厚的文化储备与文学修养,而且在创作卖践中自觉注入了对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文、生活与命运的独特观察和别样思考,从而使笔下作品呈现出难能可贵的精神深度与艺术美感,她的散文涉及赣南大地的前世今生,自然万物,方方面面,其中占据主要篇幅和构成中心内容的,则是作家对这一方土地上乡村生活的持久凝视与倾力书写、或者说是她透过家乡风物展开的与剧变中的乡土中国的一次深情对话。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嘉宾评论节选
图片

田宁

诗人欧阳江河在《从乡村出发的写作》中说,乡村是一个泛指,它和劳动,和我们的存在方式,和中国古老的农耕文明传承相关,和童年经验、底层经验、祖辈脉络相关。简心的客家系列写作,正是与劳动、存在方式、农耕文明、童年和底层经验、祖辈脉络密切相关。当然仅这样概括,肯定就消弭了简心作品的个性。简心的乡村是具体的乡村,更具体一点,是石涧鹤堂,是鹤堂的水酒、灶火、尕篓、龙灯、词语、山歌等承载了客家乡村记忆的旧物或符号,是木梓、油桐、芒萁、金银花等遍布岭头峺脑的草木花食,是惊蛰、清明、谷雨、寒露和霜降等紧贴客家农耕日常的时令,当然更是蓝嫲太婆、西风太婆、珠子奶奶、细爷、父亲等一个个鲜活具体的鹤堂人。所有这些,在简心的文本与现实中互相牵连缠绕,难分彼此,枝枝蔓蔓,层层晕染。因此简心的文本与写作对象之间,是高度同构的,而一个客家村庄的前世今生与庞杂的人情世故,则在简心互文式的表达中日渐丰腴。
      鹤堂无疑是往日的隐喻,是简心频频回望的原乡,是她当下的写作现场,是她笔下客家人情与人性的道场。赣南则是更具广度的隐喻与现场。
      因此作为一名客家人,当我从这一视角回看简心的《客路赣南》,我会为简心如此坚定固执地用客家方言细密地呈现一个僻远的客家乡村的一切抱有更诚挚的敬意。在全球化无远弗届的背景下,众多方言正在加速消亡,客家方言大约也难逃这样的宿命。我身边年轻的客家人,不说也听不懂客家方言者正呈级数增长。当有一天,后来的客家人终于忘却了自己古老的族群语言,他们也许会庆幸,一位作家的一系列作品将客家方言鲜活而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用方言写作,难免会有局限,难免诘诎聱牙。简心超越了这种局限。简心在力葆方言鲜活本色的前提下,将客家方言与书面语作了精准的对接,笔下的每一个字都散发出生活母体浓郁的气息,那些我只能说而无法写在纸上的母语,全都有了准确而生动的载体。

周 簌 
        读了简心的《客路赣南》,可以体会到她笔下亲切的赣南山水,风土人情。每一种植物:白茶花,夏枯草,艾蒿、石姜蒲,金银花,勒泡,甜橘,红柿 ,还有很多山间野果以及客家美食。以及鹤堂宗族的溯源。她所描述的乡村生活,亲切生动,使人产生一种特别浓郁客家乡土人情的感受。还有就是她所塑造的人物,很率性,朴拙,真实,有温度。她追求的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田园式的生活,是一种精神地域的深度发现与挖掘。其实它已超越和完成了精神的自我检视。我又想起海德格尔的那句话:诗人的职责就是返乡。我想,这句话应该这样说:作家的职责,就是返乡。通过这些丰厚的文字,我们真正认识了自身,真正解我们生活所在的土地与家园。

天 岩
      《客路赣南》整体来说是在牢牢地守住了我们客家人的根系,挖掘了我们客家人内心深处的源泉,弘扬了我们客家人的难能可贵又独特的精神魂魄。《客路赣南》在时间的维度和空间的维度上,都实现了一种纵深的一种突破,并且在我们的精神谱系上进行了一种深度的田野调查,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和思考的。
       作品具有客家独特的生命在场意识,融入了个人的一种深刻的记忆,有很强的带入感。所以我觉得一个作家的个人生命体验和他的地域意识呢,要非常强烈。你比如说莫言紧紧的抓住他的红高梁系列,贾平凹就是紧紧的扣住他的家乡陕西,再有陈忠实也是这样。一个作家的自己的乡情乡愁始终是最打动人心和最有感染力的。一个作家,尽量不要过多地叙写自己陌生和无法把握的事物。

代克仁
  简心的散文创作是选择性使用“母语”的书写。在现代语言快速磨损的大语境下,尤其官方普通话和网络语言稀释下,选择性地使用客家方言——这种民系语言(作家的第一语言、母语)具有高辨识度和审美异质。简心的散文创作是一种现代化多维叙事的书写。简心的创作运用了小说叙事手法。关于这一点可能少有人关注到,她的几篇作品包括收入《客路赣南》这本散文集中的《洗澡》《尕篓》等篇目,有的当初在期刊发表时,是被归入小说栏目的。这本身也足以说明。简心的散文创作是历史文化进程下,一种大视野大格局的书写。


骥亮
       简心是我这个文学新兵当时真正做到系统读完作品的第一位散文家。读她的作品,我的心里就出现了一个鹤堂,而且是一个令人无比向往的鹤堂,对很多篇章比如《寒露籽,霜降籽》《木柴上的花朵》《洗澡》《一坛乡情煨酒》《山窝里的耳朵》中描述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提到洗澡,就会想起一个小姑娘有一天突然被父亲从屋外“赶进”屋内的场景;端起米酒,就会想到一位热情好客又手巧的母亲和一位醉在酒香里几天的女婿;路遇金银花,就会想到《三色爱》;看到村里某位老人,就会想到她笔下的细爷…… 读简心的作品,无论是对客家民俗的描写,还是对父亲、母亲、邻里太婆、七姑八姨的叙说,场面都非常真实,画面感非常强,感情如溪水流淌,直入心田,久久难忘。


黎业东
       说到地域性色彩明显,当然主要是指简心生于兹长于兹的赣南客家地域,不少读过她文章的客籍读者,有一个共同的感慨,就是她的所写既有地理、风物、人情上的熟悉又写出了不一样的发现和角度。无论是《被绑架的河流》还是《赣南血型》,都是地域性明显却有着精神和文化阈值极高的文章,我认为这两篇作品可以代表她散文写作的向度和风貌。而《被绑架的河流》和《赣南血型》又是两种不同的呈现方式,前者从细微处和身边的视角,后者从宏大处和历史的视角,前者主要抒发个人的见与思,后者则高屋建瓴般地为地域画像,两者都能在读后引发更为深入的思考和反问。散文何为?作者用文本给出的回答似乎是,把视野调到历史文化的纵深,与一片熟悉的土地保持接地气的关联,既用才情也用深情借绵密而丰厚的叙述作出个性化的表达,让历史、人物、当下、地域、民风以及掠过人心的痛点和亮点在笔下长出亲近的面孔,由此而完成一次次略具女性视角的精神图谱演绎。


皖心
读完简心的散文集《客路赣南》,其实是让我又一次陷入乡愁这个古老的境域中,而不能自拔。我相信世上所有的河流,都有各自的颜色和气味,都有各自的文化和记忆。故乡,抑或家乡,对于每一个从事文学的人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说,好作家都是有原产地的。赣南,这片厚重而又亲切土地,对于作者而言,是出生地,更是精神的家园。她把属于故乡的现实生活与文学生活融合得恰到好处,哪怕只是一头水牛,一只瓢虫,一根水草,一片菜叶,一块石头,甚至是一抹斜阳,这些极其小众而又细碎的气息,呈现出作家的宽广与悲悯情怀。一个成熟的作家,恰恰都有自己的精神韧性和内涵,会自动摒弃小我的个体,而将更多的生命体验,置放到纷繁而又广阔的大背景中,使人豁然开朗,又会自动升华到另一种精神境界。

欧阳红苇

       仔细品读简心的散文集《客路赣南》,掩卷之余,如饮一杯上犹毛尖,清香甘洌而回味悠长。

        用三个关键词概而言之:一是颂歌。简心笔下大量描写了赣南客家人的勤劳朴实和风俗日常,既有个体生命的投注,又有鲜活跳跃、汁液饱满的“生活”,是对客家人物和生活真、善、美的礼赞。二是温暖。简心写了很多故乡亲人或朋友,犹如历历在目,虽未谋面,却让我觉得这些人物是如此熟悉,譬如《尕篓》等散文,读之就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回到了故乡。读她的散文,有种沉浸式的体验与感动。三是洗礼。简心的散文,文笔细微,画面感很强,同时又经常夹有议论,哲思性很强。让人在欣赏美文的时候,又得到精神的沐浴。
牧埜
       鹤堂,一个优雅的地名,是上犹县东山镇一隅,与地名相匹配的美丽山村,也是藏身赣南红土地中的一个客家小村,这里更是简心笔下四季生长着原汁原叶、浆汁饱满的客家风物文化的热土。读简心的《客路赣南》这本散文集,有如踏进了客家语系的博物馆,一路历览原生态的客家方言,感受到其中语言字字珠玑,圆润如玉,自带体温。
       我不知道简心是怎样在汉语体系中找到与客家方言如此贴切、如此无缝吻合的字词,而且让它们开花,在一个个文本中熠熠生辉。
       鹤堂是客家生活的场域,《客路赣南》一书以简朴的客家方言描摹了一帧帧朴 素、原生的生活实景,所呈现的都是低至尘埃的客家生活。它们是那么地细腻、熟实、温情、明静。我认为这些文字与《诗经·国风》一样在文学、社会等领域具有史诗般的历史贡献。例如《寒露籽·霜降籽》一文中摘木梓、说亲的场面;《鹤山咀》中嫁客女,西风太婆哭嫁的场景;《一坛乡情煨酒》中酿冬酒、正月耍龙灯、客家逢喜事做酒的场面等等,它们太有生活感、画面感、时代感了。这些于我,如在我左,如在我右,我在其中。这样的生活场面让每一个读者没有了距离感,心中涌起的是熟悉、亲切、在场。
        打开《客路赣南》,一个个普普通通,朴朴实实的客家人物跃然纸上,他们血肉丰满、形神兼备。简心用不同于小说的笔法,以散文的笔调、细腻的笔触、写意的笔墨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们生活在鹤堂村,也活跃在《客路赣南》里。


黄雯娇
        读完简心老师的《客路赣南》,掩卷之后最先浮上心头的竟然是有一种自己的思想感情有向上的感觉,不觉莞尔,这大概就是“与心有戚戚焉”吧。
       《客路赣南》这本书主要是从作者的日常琐碎生活出发,记录了赣南的乡村的各种故事,虽是琐碎小事,却又朴实动人,在一笔笔行云流水,娓娓道来之中,无不体现了简心老师坦荡的姿态、独特的见解、从容的智慧,让人受益匪浅,回味无穷。
        令我触动的是在她笔下,无论是描写一株植物、一朵花、一种生物,还是叮叮当当的雨声,那种往往于不经意间渗出人性的美好与诗意的享受,都能引发共鸣,让人切身感受到眼前生活的美好。读罢让人拿得起,放不下,久读成瘾。不禁有种感慨:“生命毕竟是可爱的,生活毕竟是美丽的。” 
       这让我忽然想起俞平伯文章中的一句话:“从现在起我们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在阅读简心老师文章的过程中,常常有一种我“过去的日子过得不仔细,甚至太马虎。” 从文字的功底便可知晓作者的阅读量很大,且与时俱进。她的叙事节奏我也是喜欢的,不慌不忙,却颇有力量。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是其思想与情感的一次集中展现。字里行间尽显作家对世界、对世情的幽微洞察,其感性的体察,理性的思考,独到而深刻。

王晶
        客家人遗传基因里那份朴实与坚韧,是以坚实的土地为基础的。赣南热土里收敛了客家人的脾性和血型,赣南土地无疑成为简心观照个人命运乃至于客家人群体命运的典型。以至于在简心的散文里,读出了一种淳朴细腻而又厚重磅礴的气韵,甚至隐遁一种客家人心神皆安的生活。少有的独特视角,尕篓、金银花、洗澡……随心所欲地延展,滴水见海,载苦载乐。鹤堂下的山水塑造了简心的价值体系。作者善于从“我”着笔,却总能挣脱小我的格局,看到了父母、看到了乡民、看到了整个赣南客家文化的体系……她的笔下不限于情感的纯粹,搜寻生命的意义,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发扬了赣南地域文化的精髓。立意的高远,内容的充实,情感的饱满深厚,文字的精雕细琢,在描写与被描写者之间,叙述与叙述者之间接壤了生命的桥梁。
        一篇《赣南血型》,文脉贯通,气韵圆转,通篇下来大开大合,上天入地,以近乎全息的角度向读者展示赣宽厚博大、雄浑苍劲的境界,她以一己的赤诚政见了赣南的历史溯源,触摸了赣南O型血的脉搏,洞见了赣南人文根脉的延续。


赖文星
       简心的散文大量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比如说,写河上的水:“掠过河滩,迟疑了一下,轻轻一绕,笑声淙淙地走了……”河水的动作就像小姑娘轻巧,性格就像小姑娘活泼可爱。这水,具有人的理想,像人一样“赶着一趟远游”;这水,具有人的情感,像人一样“装满了期待和快乐”。比如说,写河中的石头:有人的动作,“爬”在水底;有人的外貌“乌溜溜的身子”;有人的性格“安安静静”;有人的追求,会“探出头来”,像人一样“愣愣地瞅着水外的世界”。石头是最愚笨的物体,但在作者笔下,它是那样可爱,甚至像人一样“敛着气蛰伏水里,沉默一生”,有着良好的品性;像人一样“ 挣扎着露出水面”,向往着外面美好的世界。简心写水面菜叶、苇草、红袜子之类的漂浮物,因为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物写得富有情趣。比如说她写瓢虫“跌入水流里,仓皇得没了痕迹”,写红袜子“被河水悄悄叼走了……流浪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

李丽葭
      端午节是一个传统的狂欢的节日。但是它的底色是什么?在中国这个一直讲究谦和中庸,要求每个人都要克己复礼的国度,是不太可能会有划龙舟这种全民狂欢的节日的。而当我读完简心《午月首事》后,我似乎从文中获取了一鳞半爪的理解。雨水来临,伢子们只知端午就要来临,不知凶猛的雨水将瓜藤散架、果树吹断、倒了房子,甚至害了人的性命;妇娘围聚在天井边包粽子,一边互夸手艺一边唠嗑家长里短,唠着唠着就心神散了,想起自家疾苦来;香草熬暖水,也是客家鹤堂的祖上给子孙披的一件能抵御世间寒疾之衣;就连使人闻之凋颜的蜈蚣与蛇到了鹤堂,也变得呆萌可爱,因为那是鹤堂的祖先出来看他的子孙了;待读到龙舟往事时,那个一直隐藏在文本深处的小姑娘才浮现出来。她原来从端午降水开始就一直在关切着鹤堂的隐痛与疾苦。也许是从见到捞浮莲妇娘骇目的遗体开始,她就读懂了大人压在心底的悲伤。日子总是要过的,把悲伤留在心底,还不妨多听听端午划龙舟的喧阗,让热烈的沸腾暂时蒸发着捂着水汽的端午的忧伤。所以从《午月首事》中,我读出了作者对乡民的阔大悲悯。













(朗读者:严芬玲)

(朗读者:夜叶)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大眼睛的创意写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