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者的觉悟:知人性察规律,从迷惑到悟道,发乎本心而知其因果

 大智若愚wxy 2022-03-20

作者:郭朝刚

管理者,在职场学习与实践,从战略定位,到战术执行,明确做人之本,知晓做事流程,这就是一场专业精进的管理修炼。凡是修炼,就会有所觉悟。

郭老师指出:管理者的觉悟,就是从迷惑到悟道,在于知人性、察规律,发乎本心而知其因果。

什么是觉悟?

觉悟的本意指的是醒悟明白,由迷惑而觉醒,由模糊而认清,也指对道理的认识,进入到一种清醒的或有知觉的新的状态。

修行的觉悟,即开悟智慧,就是对世间种种现象、真理的透彻了解,不执着迷茫,非常自在、笃定、镇定、有方向感、开启真智。

如何实现觉悟的境界?

世人大多执着于名利,遵循着快乐的本我原则,活在自己的舒适圈中而无法超脱。

现实中的人们,执迷于金钱、美色、美食、香车、华服、别墅等物质的诱惑之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乐不思蜀。这就是遵循现实原则的自我,这是活在舒适圈,抑或是恐惧圈里而患得患失,不思进取,从而难以实现破圈升级。

郭老师认为,这是一种世俗的人生,在欲望的河流中乘舟而行,执迷不悟,无法渡河,难以上岸。

管理者,身体力行,凡事事必躬亲,率先垂范,带领大家实现团队和组织的目标。实践的过程正是一条修炼之路。一味地忙于日常事务,整日里救火应急,没有战略思维,而只知战术操作,陷入内卷之中,难以提质增效,不能实现能力升级和境界提升。郭老师认为:这就是典型的执迷不悟。只知道低头拉车,而不晓得抬头看天、看地、看人。

郭老师指出:管理者,进化为领导者,从平凡走向卓越;必然经历一番浴火涅槃,跳出纷繁复杂的事务,实现更上一层楼的能力和智慧思维的升华。自我革新者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自我进步、自我觉醒,修习渡河之法,实现平生之志。唯有修炼觉悟之法,积极践行“知人性、察规律,从迷惑到悟道,发乎本心知其困果”,如此方可实现自我觉悟。

知人性,察规律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阳光总在风雨后,鲜花开在春天里。自然界存在客观的规律:“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华秋实,前后后果”。春天是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的季节,也是人们播种的时节。此时,奋斗者心怀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去播下希望的种子,才会有秋天的收获。

人生,是活在希望的原野里。人,因梦想而伟大,因奋斗而成就。人性之美如花绽放,开在心间,追求真理,践行梦想之路。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形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顺势而为,遵道而行。

人性,向往着“真、善、美”,为理想而努力,为未来而奋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人们积极践行“真、善、美”的过程,就是与“假、恶、丑”进行斗争。探究自我发展的障碍,格除内心深处的私欲杂念,实现其心光明,就能其道光明。

从迷惑到悟道

朝思暮想,日夜牵挂,让人忧心烦恼的事情,大多是在于你太过于着急,活在焦虑之中,不舍得放下执念。执着于世间的贪欲,患得患失,活在自我的世界里而不能走出自我设限。这何偿又不是一种画地为牢呢?

大多数的初级和中级管理者,在低维度的问题与困难中徘徊、彷徨,而且时常伴有苦闷与忧愁,因无高人指点、名师指路,贵人扶持而困于执念之中,迷惑而不得其解。因为有念欲丛生而不自我照见本心,不知善恶为报、因果轮回。

著名的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自从贬谪贵州龙场之地,历生死关,在千苦万难中自强不息,福泽百姓。阳明能够从自身寻找原因,实现思想的觉醒,明确“心即理”;觉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一振聋发聩之语如漫漫长夜中的光明,自此之后,创立“阳明心学”,实现学问和事功的精进,其开挂的人生,文武事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管理者的修炼,不仅要学习阳明心学,而且要修炼强大内心:学知识、做实践、解难题、常反省,从现象,到本质,搭体系、建渠道、提方案、多培训、做分析、明得失。做人正是做事的根本,做人善于向内思考己过,做事勇于向外实践有为。

发乎本心,知其因果

渔夫打鱼,每次迎着旭日东升,乘船出海,总是满怀信心,准备各种打鱼的工具,扬帆远行。经历一番劳作,或多或少总会取得一些收获。经过多次的总结反省,渔夫总能掌握捕鱼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实践明白哪一片区域生存何种鱼,从而可以提升捕鱼的心得,领悟捕鱼之法。

善念种善因,善行修善果。管理者的学习与实践,正如渔夫之出海打鱼。唯有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从高手处求知,在书本上获得知识,并且善于自我反思,持续提升反省力与执行力,不必执着于果,而是在因上修习。如此就一定可以净化心境,精进不止,明白前因后果,提升能力和修为的境界。

从战略思维到战术执行

世人处于“忙、茫、盲”之中,因世俗欲望相伴,内心局限于预先设定的人生圈层之中,如管中窥豹,难以识得其全局。因缺乏战略思维,长时间处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画地为牢。

让你的心静下来,放下多余的杂念,践行“断、舍、离”的方法,摒弃“等、靠、要”的习惯,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从“做完了”到“做好了”,从复杂回归简单,在思想上艰苦奋斗,在实践中精益求精,做一个真正的战略思考者和战术行动者。

觉悟的本质,不是你已经想明白了,而是真正有力量去换一种更新的方式去思考或行动其中,知行合一,真知即行。人之所以杞人忧天、整日活在焦虑中,困于原地踏步而无法开悟,只因缺少内心的觉醒,不能真正寻找到初心。在明确战略方向的前提下,只要在战术的持续行动中,就会获得内心的踏实。总会在行动中获得自我的认知更新升级。

圣贤之志,山高水长。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管理者的修炼,应当兼具山水,自成体系。

管理者的觉悟,离不开自我的修炼,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地学习,从新手到高手渐修顿悟地修炼,只有当你具备了战略的思维、战术的设计策略,为人处事可以思利他积善行,得道者多助,践行“智、信、仁、勇、严”的五德修行之法,破圈升级,风生水起,就实现自我升华,进入觉悟的境界。

本文作者:郭朝刚,奇哲创始人,中管院客座教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