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救世主》是豆豆三部曲小说中,我认为思维和精神层次最高的一个故事。故事背景设定于1995~1998年,主人公丁元英,停掉了在金融市场给外资赚钱的私募基金之后,闭关隐居期间,展开的一个通过市场经济观念杀富济贫的故事。从主人公原型的精神层次来说,这部小说是背叛故事的后传,在能够很好的把握道和术的层面之后,深入到人性的根本层面进行的探索,甚至超越人性而上升到了道的层面。我个人理解,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人性的集合体,是人性的集体选择造就了一个民族的某种文化特征。 当然,我完全没有信心就这个层面发表什么个人见解,甚至对于写好这篇读书笔记都有点心虚。一方面,因为我没有达到这种境界,尚不具备达到这种境界的阅历,这点自知还是有的;另一方面,境界本身必因出离对应的界限而达到,正如你的思维能够出离了法律的界限,才能真正领悟法律的内涵并达到完美运用的境界,要真的能把人性悟明白,其思维也需要出离人的界限,在非人(即神)的层面去探索;而且在这个层面的思辩和探索,真正的求真就是张口就错,语言本身的缺陷就对这个过程形成很大的阻碍,一字一词在每个人心中的理解都是大相径庭的,一不小心就要陷入文字游戏式的狡辩,不是可以轻易解说的。 所以我也就是随便发发感想,更多的是做一些摘录,以备后续的继续领悟。真正的觉者是悟的,即使悟道,也不见得能说明白,以为能说明白的,往往是不究竟的,而且看的人听的人如果自己没有真正的悟道,也不可能看明白或听明白,反而会以为别人在故弄玄虚。 一,五台山问道 男士阅读这本书,大部分都会认为五台山问道(第二十章)是最精彩和最富思辩的部分,我也是这种感受。 什么是真经? “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道,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槃。” 不为成佛,那什么是佛教呢? “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槃。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圆满即止,即非无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 “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到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智玄大师:“大爱不爱”。 “弱势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没有竞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无弱,强焉在?一个‘强’字,弱已经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颗平常心。” 悟道休言天命, 修行勿取真经。 一悲一喜一枯荣, 哪个前生注定? 袈裟本无清净, 红尘不染性空。 悠悠古刹千年钟, 都是痴人说梦。 =========> 悟道方知天命 修行务取真经 一生一灭一枯荣 皆有因缘注定 智玄大师:“此‘天’非彼‘天’,非众生无明之天,亦非众生无明之命,此乃道天,因果不虚,故而改字‘方知’。修行不落恶果虽有信无证,却已无证有觉,已然是进步。能让迷者进步的经即是真经,真经即须务取。悲喜如是本无分别,当来则来,当去则去,皆有因缘注定,随心,随力,随缘。” 二,文化属性 “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归根到底一句话: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什么是客观规律?归根到底也是一句话: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什么是强势文化?什么是弱势文化? “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世主的文化。” “没有主,主义,主意从哪儿来?主无处不在,简单地说,支配人的价值取舍行为的那个东西就是主,就是文化属性。” “强盗的本质是破格获取,破格获取与直接获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强盗没有自信与强者在同一个规则下公平竞争,这只能说明强盗是弱者,因为弱势文化所追求的最高价值就是破格获取。所以,强盗的逻辑从本质上讲是最懦弱的生存哲学。” “神是什么?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三,其他 女士看这本书,往往要对主人公的这句话表示不满:“女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是辩证逻辑的障碍。”看懂意思的,会意识到这是骂人不带脏字的话,但是,更深层去想一想,为什么女性容易走形式逻辑,其实也来源于女性在传统文化中生来的弱势地位。事实上,容易囿于形式逻辑的,绝对不单是女性,男性也往往是这样,乃至整个社会在大部分时期都体现出囿于形式逻辑的特征,这大都可以归因于弱势文化属性的产物。同时也不意味着强势文化群体就没有形式逻辑的问题,但往往是形式逻辑的输出者,而不是被困者。强势文化群体追求辩证逻辑,但是往往将辩证逻辑的阶段产物输出给弱势文化群体,实现对弱势文化群体的优势,而任何一种产物,不管从何而来,都是一种形式逻辑的表现,本质都是不究竟的,弱势文化群体在思维上具有妄念和惰性,往往选择接受这种产物,一旦被动接受而不批判性思辩,就与辩证逻辑渐行渐远,被困于某种形式逻辑中而不自知。 “你既提到魔,我就跟你说句鬼话。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我个人理解,只有出离了自身的界限才能达到完全的自知,不出离就不可能完全自知,类似于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而出离了自身的界限的东西,肯定就不是自身了。 “既然是知道就不是,那就是不可知,无须知。” 这是一种洒脱,或者说是一种自在的状态,但觉者的不知和迷者的不知,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境界,觉着因知而不知,事实是因为知的太多了,以至于知道了不可知,迷者则是真的不知,从来不知。这有点类似于“你知道自己无知”和“你不知道自己无知”的差别。 “这世上原本就没什么神话,所谓的神话不过是常人的思维所不易理解的平常事。无论做什么,市场都不是一块无限大的蛋糕。神话的实质就是强力作用的杀富济贫,这就可能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杀富是不是破坏性开采市场资源?二是让井底的人扒着井沿看了一眼再掉下去,是不是会让他患上精神绝症?” “佛家常说‘证到’这个词,却从来不告诉你‘证到’后面是什么,因为欲说欲解都不能,因为条件的条件的条件,因为因果的因果的因果,所以就有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说过,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 “你的生存状态不是病态,用佛教的话说是自性无所挂碍,是自在。自在是什么?就是解脱。你活的是自性自在,不昧因果,通俗点说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 “你活的不是简单,是奢侈,是你首先得放下点什么,这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奢侈。从世间法上说你是病态,从出世法上说你是奢侈。当有人笑话耶稣是傻子的时候,其实谁都不傻,仅仅是两种价值观不兼容。” “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足以让你拍着胸脯说:我们有文化。但是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却不能让你挺着胸脯回答:我们有什么文化。因为有文化和有什么文化不是一个概念。衡量一种文化属性不是看它积淀的时间长短,而是看它与客观规律的距离远近。” “天是什么?天是神,是上帝,是创造万物者,是全能全知者,是遍在不可见者.......一句话,天是道,是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那么参禅悟道至天人合一的那种境界,就是天国。道法自然,不具美丑善恶的属性。有美丑善恶分别的是人,不是天。” “觉悟到天国境界的人,是没有人的贪嗔痴的人”。这句原文是说天国之女,但是,对性别又有什么差别呢,我觉得都适合。 “你的知道是自觉,现在是让你觉他。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很多,但多是呈道理和知识存在,不是自觉。道理和知识是没用的,只是有用的一个条件,用才有用。让你觉他什么?觉他的无明,觉他的道理和知识的没用。”道理和知识是不是有用?其实我认为也不是完全没用,但只是道理和知识的用,不是有用的用,道理和知识是最终有用的一个条件,但不用就无用,所以不是直接有用。 “不可思议一词不是众生道里的对神秘事物的描述,而是如是,本来,就是如此,容不得你思议。也是一种告诫,提示,是告诉你不可以思议,由不得你思议。从数学逻辑上说,一加一等于二,容得了你思议吗?不容,这就告诉你了,一加一等于二是规律,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你只能认识,遵循,不可思议。”这是解释不可思议在佛法和道法中的含义,要注意与通常所用的这个词的含义进行区分。 “人从根本上只面对两个问题:一是生存,得活下来;二是得回答生命价值的问题,让心有个安在。” “神就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律如来,容不得你思议,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这是对道法自然的通俗解释。 “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学习别人的经验,方法,都处于术的层面,你学到了,却做不到,因为知行合一是要靠道心的,你悟不到,告诉你了也白搭。而只是看到一个结果,就是典型的迷者了,就是想不劳而获别人的研究成果,连别人的方法和经验都懒的学,这是弱势文化群体的典型特征。 “不管是文化艺术,还是生存艺术,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不在那一道上,你不可能看到那一道的真相。”术就如佛法里说的智,是手段,是方法,是经验,这是可以学的,但是道是要悟的。如果你只有术,而没有悟道,永远只是小聪明,而没有真正的智慧,这大概就是有术无道止于术要表达的意思吧。 “当人一旦从危险里跳出来,他就不再去关注这个事物的危险了,他的目光就会全部落在这个事物的利益上,这就是人。”迷者,往往都是这副德行。就像说在投资股票的时候,一旦空仓,就很怕踏空,各种不自在,总怕错过了上涨能获取的潜在利益,当心态是这样的时候,你眼里却看不到可能下跌的风险。 “两败俱伤,你比他多一口气,你就是赢家。” “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Y头,不简单啊。”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被这句话弄哭了。生存和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能够以道的标准选择生和死,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杀富富不去,救贫贫不离。救主的文化唯救主可说,救主不是人,是道,得救不是破了戒的狼吞虎咽,是觉悟。”这还是说弱势文化群体,靠破格获取,永远无法成为强势文化群体,只有觉悟了,才能彻底转变。 “言说尊严,还有尊严吗?能被践踏的尊严就不是尊严,是礼貌。可以言说的尊严,是相对有尊严,毕竟不尊严。” 【作者简介】扫地僧卡尔,哈工大本硕,主修计算机,2010年毕业,华为6年技术和管理经历,后技术创业并自由职业,业余进行个人投资,具有证券/期货/基金从业资格,创建“阳克阴”交易工作室,兼营同名公众号“阳克阴”。 |
|
来自: AGamer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